高支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31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支模体系,包括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包括多根支撑立杆、支撑横杆和连接件,三者相互配合形成钢管脚手架。连接件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设置有转子,转子通过自转轴可被驱动的转动配合设置于安装架内,自转轴的轴向与支撑立杆的轴向重合。在搭建高支模的支撑体系时,将连接件连接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根支撑立杆上,转动转子,转子转动产生的角动量驱使支撑立杆保持垂直度,有效防止支撑立杆倾斜,提高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支模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支模体系


技术介绍

1、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8m时的支模作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2、目前,高支模支撑体系,采用满堂脚手架搭建,钢管之间通过扣件进行固定,而高支模支撑架立杆作为高支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支撑架立杆可能发生倾斜,破坏支撑架的稳定性,诱发支撑架坍塌等安全事故。目前,对高支模支撑架立杆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后期的监测设备进行监测,比如,采用经纬仪或电子倾角仪监测立杆倾斜变形,但是不管采用何种类型的监测设备都是对立杆发生倾斜后的监测,不能及时对立杆发生倾斜进行补救,一旦出现大面积立杆倾斜,即使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主框架、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转子转动配合设置于内框架,所述内框架转动配合设置于内框架内,所述外框架转动配合设置于主框架内,所述转子转动稳定时的轴向与支撑立杆的轴向重合,所述主框架与支撑立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转动配合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转子转动配合设置于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转子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自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主框架、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转子转动配合设置于内框架,所述内框架转动配合设置于内框架内,所述外框架转动配合设置于主框架内,所述转子转动稳定时的轴向与支撑立杆的轴向重合,所述主框架与支撑立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转动配合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转子转动配合设置于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转子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自转轴伸出外框架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连接套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斐陈兴唐尧卿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