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18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改善了目前的人机交互设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人机交互设备在安装过后使用人员不便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人员使用需求的问题,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本体、支撑板以及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支撑壳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口,所述支撑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人机交互设备本体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本技术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对人机交互设备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需求,使得人机交互设备能够更好地为使用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机交互,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


技术介绍

1、人机交互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其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列车上的仪表板或是发电厂的控制室,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包含用户对系统的理解,那是为了系统的可用性或者用户友好性,目前的人机交互设备通常会安装在支架上,以便于人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使用。

2、现有的人机交互设备支架,能够对人机交互设备进行支撑以及固定,从而提高人机交互设备的使用的安全性,如现有中国技术(申请号:cn201521018275.4)公开的一种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支架,该方案包括底座、支撑柱和用于安装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的安装框架,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安装框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支架中,可以实现对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的固定,避免了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在桌面上掉落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的支撑,因此避免了因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的压力导致其出线线缆被压坏,提高了使用列车人机交互显示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人机交互显示设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主要通过卡箍以及安装框架对人机交互设备进行固定安装,这就导致人机交互设备在安装过后使用人员不便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需求,因此,现在提出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目前的人机交互设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人机交互设备在安装过后使用人员不便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人员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

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本体、支撑板以及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支撑壳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口,所述支撑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人机交互设备本体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

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螺杆、移动块以及安装固定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撑壳的内部,所述螺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一端穿过通口并与安装固定板相固定,所述人机交互设备本体设置于安装固定板的一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支架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对人机交互设备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需求,使得人机交互设备能够更好地为使用人员提供技术服务,还能够根据现场使用情况便于使用人员对支架的摆放位置进行移动调整

6、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阻尼器、液压缸以及万向轮,所述阻尼器固定在支撑柱的内部,所述的阻尼器的一端与安装板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液压缸与安装板的底部相固定,所述万向轮与液压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支架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时,可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带动万向轮向下移动,使其伸展出支撑柱的外侧并与地面相接触,通过伸展出的万向轮,能够提高支架的整体机动性,使其更加灵活便捷,能够根据现场使用情况便于使用人员对支架的摆放位置进行移动调整,同时支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阻尼器能够对其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大大提高其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8、可选地,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一侧与安装固定板相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板的设置,能够使移动块与安装固定板连接得更加稳固性,从而提高人机交互设备本体安装后的稳固性。

10、可选地,所述支撑壳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支撑壳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检修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修口和检修板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壳内部的调整组件进行检修维护,以确保其使用效果。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能够对安装板进行支撑和导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4、可选地,所述移动块的宽度与通口的槽宽相同,所述移动块与通口的内壁滑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块的宽度与通口的槽宽相同,能够对移动块进行限位,使其只能够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以确保在对人机交互设备本体进行高度调节过程中的平稳性。

16、可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垫的设置,能够支撑柱底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支架在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对人机交互设备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需求,使得人机交互设备能够更好地为使用人员提供技术服务,且采用机械调节的方式,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为使用人员带来了操作上的便利;

20、2.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其整体机动性,使其更加灵活便捷,能够根据现场使用情况便于使用人员对支架的摆放位置进行移动调整,同时还能够对其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大大提高其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本体(1)、支撑板(2)以及支撑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3)固定在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支撑壳(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口(4),所述支撑壳(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人机交互设备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5),所述支撑板(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安装板(71)、阻尼器(72)、液压缸(73)以及万向轮(74),所述阻尼器(72)固定在支撑柱(6)的内部,所述的阻尼器(72)的一端与安装板(71)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液压缸(73)与安装板(71)的底部相固定,所述万向轮(74)与液压缸(73)的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53)的两侧均固定有加固板(8),所述加固板(8)的一侧与安装固定板(54)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检修口(9),所述支撑壳(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检修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安装板(71)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滑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53)的宽度与通口(4)的槽宽相同,所述移动块(53)与通口(4)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垫(13),且防滑垫(13)为橡胶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本体(1)、支撑板(2)以及支撑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3)固定在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支撑壳(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口(4),所述支撑壳(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人机交互设备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5),所述支撑板(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安装板(71)、阻尼器(72)、液压缸(73)以及万向轮(74),所述阻尼器(72)固定在支撑柱(6)的内部,所述的阻尼器(72)的一端与安装板(71)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液压缸(73)与安装板(71)的底部相固定,所述万向轮(74)与液压缸(73)的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技术服务的人机交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军王艳明刘嘉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启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