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1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涉及管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部分预埋在墙体内的防水套管,和穿过防水套管的管道,防水套管内壁固定有环形封堵环,管道外壁固定有抵接环,当管道穿过防水套管时,封堵环与抵接环相抵接。本申请具有改善地下室外墙管道穿墙处容易发生渗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管道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


技术介绍

1、地下建筑防水是建筑防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下管道穿墙处是地下建筑外墙防水施工的薄弱点处。

2、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套管做法节点图,按照图1中的做法节点进行施工,首先在地下室墙体浇筑阶段于墙体内预埋防水套管,墙体浇筑完成后,进行管道安装,将管道从防水套管内穿出墙体,并在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的缝隙处依次设置白水泥油麻丝、泡沫条、防水油膏等堵水填料,以封闭防水套管和管道之间的缝隙,堵水填料的形式可以多样。

3、在建筑物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堵水填料易失效,致使堵水效果变差,从而使得穿墙管道处容易发生渗水、漏水的情况。但由于建筑物施工建成后,地下室外墙体外的肥槽会回填密实,使得维修人员在穿墙管道处发生渗漏时,仅能够从地下室内部对穿墙管道处的缝隙利用堵水填料进行封堵,在地下水的冲击下,长此以往,堵水填料容易再次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地下室外墙管道穿墙处容易发生渗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

2、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包括部分预埋在墙体内的防水套管,和穿过防水套管的管道,所述防水套管内壁固定有环形封堵环,所述管道外壁固定有抵接环,当所述管道穿过防水套管时,所述封堵环与所述抵接环相抵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穿墙管道时,管道上的抵接环与防水套管上的封堵环相抵接,能够实现穿墙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缝隙的封堵,减少地下水通过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的缝隙渗流进室内的可能;且抵接环与管道一体制作成型,封堵环与管道一体制作成型,使得抵接环和封堵环不易脱离致使堵水失效,使用寿命更长。

5、可选的,所述防水套管靠近墙体外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扩大环,所述扩大环与墙体固定;

6、所述扩大环与所述管道之间固定有堵水件,所述堵水件与所述抵接环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止水材料。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堵水件能够初步拦截地下水进入防水套管和管道之间的间隙;在扩大环和堵水件之间填充止水材料能够实现堵水,减少地下水从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的间隙渗入室内。

8、可选的,所述扩大环靠近墙体外的侧壁上开设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管道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靠近墙体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9、所述堵水件为设置在墙体外侧的阻隔环,所述阻隔环的外边沿与内边沿分别插接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环与管道一体制作成型,使得安装环与管道连接稳固,连接处不易断裂,利用阻隔件作为堵水件,能够实现堵水件的可拆卸安装,且阻隔环插接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待地下室外肥槽回填完成后,回填土会给予阻隔环靠近墙体的侧压力,从而使得阻隔环与扩大环、安装环贴合更加紧密,堵水效果更好。

11、可选的,所述堵水件为内环和外环分别焊接于扩大环和管道上的钢环片。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堵水环设置为钢环片,堵水片能够实现就地取材,且在不同工况下,便于切割制成与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缝隙相匹配的钢环片,施工更加便捷。

13、可选的,所述抵接环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填充孔,所述抵接环上还固定有多根填充管,多根所述填充管分别一一对应与多个填充孔连通,所述填充管穿过墙体并延伸至墙体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地下水突破堵水件并渗流至止水材料内,使得止水材料局部失效,施工人员能够从地下室内通过填充管向堵水件和抵接环之间注射止水材料,从而修补堵水屏障,且修补方式简单、快捷,无需拆除其他堵水结构。

15、可选的,所述管道与所述防水套管之间的空隙,在所述抵接环远离封堵环的一侧填充有防水油膏。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油膏能够进一步实现地下水的封堵,减少地下水通过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的缝隙渗流进地下室内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抵接环和封堵环相对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堵水橡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水橡胶能够提高抵接环和封堵环相抵接时的密封性,使得地下水更加难以从抵接环和封堵环相抵接处的缝隙朝地下室内部渗流。

19、可选的,所述堵水橡胶设置有从防水套管到管道方向的斜度,且所述抵接环和封堵环上封堵橡胶的倾斜面相匹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倾斜面能够增强堵水橡胶相抵接时的贴合度,使得两块封堵橡胶之间的黏合性更好,以产生更好的堵水效果。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本申请在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设置抵接环和封堵环,能够阻挡地下水进入地下室内的可能性,且不易封堵失效,使用寿命更长,防水效果更好;

23、2.本申请还设置有填充管,当止水材料失效时,施工人员能够从地下室向管道与防水套管之间填充增补止水材料,使得本申请防水构造便于修补,便于维护;

24、3.设置堵水件能够成为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的第一道堵水屏障,通过回填土对堵水件的侧向压力,能够辅助堵水件更好的封堵管道与防水套管之间的缝隙,减少地下水进入地下室的可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包括部分预埋在墙体(7)内的防水套管(2),和穿过防水套管(2)的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2)内壁固定有环形封堵环(21),所述管道(1)外壁固定有抵接环(11),当所述管道(1)穿过防水套管(2)时,所述封堵环(21)与所述抵接环(11)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2)靠近墙体(7)外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扩大环(22),所述扩大环(22)与墙体(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环(22)靠近墙体(7)外的侧壁上开设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221),所述管道(1)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环(12),所述安装环(12)靠近墙体(7)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件为内环和外环分别焊接于扩大环(22)和管道(1)上的钢环片(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环(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填充孔(111),所述抵接环(11)上还固定有多根填充管(13),多根所述填充管(13)分别一一对应与多个填充孔(111)连通,所述填充管(13)穿过墙体(7)并延伸至墙体(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与所述防水套管(2)之间的空隙,在所述抵接环(11)远离封堵环(21)的一侧填充有防水油膏(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环(11)和封堵环(21)相对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堵水橡胶(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橡胶(112)设置有从防水套管(2)到管道(1)方向的斜度,且所述抵接环(11)和封堵环(21)上封堵橡胶的倾斜面相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包括部分预埋在墙体(7)内的防水套管(2),和穿过防水套管(2)的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2)内壁固定有环形封堵环(21),所述管道(1)外壁固定有抵接环(11),当所述管道(1)穿过防水套管(2)时,所述封堵环(21)与所述抵接环(11)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2)靠近墙体(7)外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扩大环(22),所述扩大环(22)与墙体(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环(22)靠近墙体(7)外的侧壁上开设有圆环状的第一凹槽(221),所述管道(1)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环(12),所述安装环(12)靠近墙体(7)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管道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件为内环和外环分别焊接于扩大环(22)和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鑫李阳廖兵王波姚琪许乐思蔡慧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