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基强夯施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路基强夯作为一种常用的加固土壤和提高路基承载力的方广泛应用于各类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路基工程中。它通过利用大型夯锤对路基进行高频、高能量的冲击,使路基土壤颗粒重新排列,提高其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路基强夯已经逐渐实现了机械化施工。传统的人工夯实方式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的强夯机械所取代,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机械化施工还能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
2、路基强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方施工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方面,由于超高填方的固有特性,其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超高填方路基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填筑土方量大,由于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密实,可能导致路基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加大了沉降控制的难度。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夯击能量较大,容易引发土壤颗粒飞溅、尘埃飞扬等现象,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大型夯锤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均配置用于测量施工数据的测量组;所述强夯机配备的夯锤为圆形,所述夯锤直径D为2~3m,其底面对称设置多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250~300mm;所述夯坑内夯锤倾斜差≤D/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点间距为4~6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均配置用于测量施工数据的测量组;所述强夯机配备的夯锤为圆形,所述夯锤直径d为2~3m,其底面对称设置多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250~300mm;所述夯坑内夯锤倾斜差≤d/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点间距为4~6m,呈正方形布置,分别设为第一夯点(71)及第二夯点(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打法依次对所述第一夯点(71)夯击后,再依次对所述第二夯点(72)进行夯击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深度通过瑞利波试验进行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仕跃,段久旭,刘立员,望鎏浩,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