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54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19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手柄,旋转式手柄包括握持主体、转动部和止转部;握持主体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转动部设置于握持主体,转动部包括齿轮和转轴,齿轮设置于握持主体,且齿轮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轮齿,且相邻两个轮齿之间形成齿槽,转轴依次穿设握持主体和齿轮,且转轴能够带动齿轮围绕转轴相对于握持主体转动;止转部设置于握持主体,止转部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分别活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能够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移动,使得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收容于齿槽,以此来限制转轴带动齿轮转动;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还能够同时脱离于齿槽和轮齿,以使得转轴能够带动齿轮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手柄


技术介绍

1、在使用拍摄设备进行拍摄时,用户可以将拍摄设备安装于手柄上,此时手柄可以通过转轴来带动拍摄设备沿转轴周向转动,使得拍摄设备能够在多角度进行拍摄,且在拍摄设备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用户再将转轴锁止,以防止拍摄设备出现晃动而干扰用户的拍摄活动。

2、一般的锁止结构采用插舌,即插舌在既定的滑槽内滑动,当需要锁定时将插舌沿着滑槽滑动并插入齿轮的齿槽中,对齿轮进行卡死,实现转轴的锁止。但在实践中发现,即便对转轴锁止之后,转轴仍然会出现小幅度偏转,造成拍摄设备晃动而干扰用户的拍摄活动。研究发现转轴锁止后的小幅度偏转原因如下:

3、由于插舌需要在滑槽内滑动,滑槽需留出插舌的滑动余量,因此即便是插舌的头部可以卡死在齿轮的齿槽内,但插舌与滑槽侧壁始终与一定的余量,导致齿轮和转轴存在小幅度偏转的问题,而干扰用户的拍摄活动,造成用户的使用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手柄,以解决在传统的手柄中,在对转轴锁止之后,转轴仍然会出现小幅度偏转,造成拍摄设备晃动而干扰用户的拍摄活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旋转式手柄,包括:

4、握持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5、转动部,设置于所述握持主体,所述转动部包括齿轮和转轴,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握持主体内部,且所述齿轮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轮齿,且相邻两个所述轮齿之间形成齿槽,所述转轴依次穿设所述握持主体和所述齿轮,且所述转轴能够带动所述齿轮围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握持主体转动;

6、止转部,设置于所述握持主体内,所述止转部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的头部能够滑出并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齿槽并与所述齿槽侧壁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倾斜并卡死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以此来限制所述齿轮的转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的头部抵接对应的所述齿槽侧壁后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一卡件的长度延伸倾斜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使所述第二卡件长度延伸倾斜于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插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齿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具有第一卡接端,所述第一卡接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卡接端的第一弧形凸面,所述第二卡件具有第二卡接端,所述第二卡接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卡接端的第二弧形凸面;所述第一卡接端和所述第二卡接端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弧形凸面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面抵接于同一个所述轮齿的相对两侧并沿同一所述轮齿的两侧移动而进入相邻两个所述齿槽。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手柄还包括驱动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持主体,且所述驱动件穿设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握持主体之间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和所述握持主体之间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释放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移动以插入所述齿槽,且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的移动又带动所述驱动件朝所述握持主体外侧移动;所述驱动件还能够朝所述握持主体内侧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反向移动以脱离于所述齿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设置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的法线和所述第四斜面的法线皆倾斜于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且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在垂直于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上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卡件设置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五斜面的法线倾斜于所述第一卡件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卡件设置有第六斜面,所述第六斜面的法线倾斜于所述第二卡件的移动方向,且所述第六斜面在所述第二卡件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五斜面相互错位;在所述驱动件朝所述握持主体内侧移动时,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五斜面和所述第六斜面并分别沿所述第五斜面和所述第六斜面移动,使得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来脱离于所述齿槽。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手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止转部之间;所述驱动件能够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力来朝所述握持主体内侧移动,所述第三弹性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三弹性件还能够释放弹性力来带动所述驱动件朝握持主体外侧移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手柄包括波形垫片,所述波形垫片设置于所述转轴和所述握持主体之间,且所述波形垫片能够控制所述转轴与所述握持主体之间相互转动的阻尼。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手柄包括阻止件,所述阻止件端部被限制在相邻两个所述轮齿之间;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轮齿抵接于所述阻止件并克服与所述阻止件之间的阻力来使得所述阻止件脱离于相邻两个所述轮齿,以使得所述齿轮能够继续转动,且在所述齿轮转动之后,所述阻止件又被限制在连续的另两个所述轮齿之间以限制所述齿轮继续转动;其中所述阻止件靠近所述齿轮的端部设置有向外凸的曲面。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手柄包括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连接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齿轮的端部,且所述卡接结构用于夹持拍摄设备;

16、其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体、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卡体与所述转轴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卡体相对两端并限定出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安装所述拍摄设备以将所述拍摄设备限制在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之间。

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8、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手柄,由于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头部能够滑出并插入至对应的齿槽,使得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倾斜并卡死在对应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此来限制齿轮的转动,且还由于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分别倾斜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此来避免第一卡件和第一滑槽之间存在滑动间隙以及第一卡件和第二滑槽之间存在滑动间隙,使得齿轮被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卡死,转轴不能够带动齿轮发生小幅度偏转,转轴被限制得更加牢固而避免了拍摄设备出现晃动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的头部抵接对应的所述齿槽(204)侧壁后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一卡件(301)的长度延伸倾斜于所述第一滑槽(106)的长度方向,使所述第二卡件(302)长度延伸倾斜于所述第二滑槽(107)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插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齿槽(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具有第一卡接端(303),所述第二卡件(302)具有第二卡接端(304),所述第一卡接端(303)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卡接端(304)的第一弧形凸面(305),所述第二卡接端(304)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卡接端(303)的第二弧形凸面(306);所述第一卡接端(303)和所述第二卡接端(304)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弧形凸面(305)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面(306)抵接于同一个所述轮齿(203)的相对两侧并沿同一所述轮齿(203)的两侧移动而进入相邻两个所述齿槽(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手柄还包括驱动件(40)、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所述驱动件(40)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持主体(10),且所述驱动件(40)穿设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所述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06),且所述第一弹性件(50)位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握持主体(10)之间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107),且所述第二弹性件(60)位于所述第二卡件(302)和所述握持主体(10)之间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能够释放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一滑槽(106)和所述第二滑槽(106)移动以插入所述齿槽(204),且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的移动又带动所述驱动件(40)朝所述握持主体(10)外侧移动;所述驱动件(40)还能够朝所述握持主体(10)内侧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反向移动以脱离于所述齿槽(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0)设置有第三斜面(401)和第四斜面(402),所述第三斜面(401)的法线和所述第四斜面(402)的法线皆倾斜于所述驱动件(40)的运动方向,且所述第三斜面(401)和所述第四斜面(402)在垂直于所述驱动件(40)的运动方向上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卡件(301)设置有第五斜面(309),所述第五斜面(309)的法线倾斜于所述第一卡件(301)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卡件(302)设置有第六斜面(310),所述第六斜面(310)的法线倾斜于所述第二卡件(302)的移动方向,且所述第六斜面(310)在所述第二卡件(302)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五斜面(309)相互错位;在所述驱动件(40)朝所述握持主体(10)内侧移动时,所述第三斜面(401)和所述第四斜面(402)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五斜面(309)和所述第六斜面(310)并分别沿所述第五斜面(309)和所述第六斜面(310)移动,使得所述驱动件(4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的弹性力来脱离于所述齿槽(2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手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70),所述第三弹性件(70)位于所述驱动件(40)和所述止转部(30)之间;所述驱动件(40)能够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70)的弹性力来朝所述握持主体(10)内侧移动,所述第三弹性件(70)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三弹性件(70)还能够释放弹性力来带动所述驱动件(40)朝握持主体(10)外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手柄包括波形垫片(80),所述波形垫片(80)设置于所述转轴(202)和所述握持主体(10)之间,且所述波形垫片(80)能够控制所述转轴(202)与所述握持主体(10)之间相互转动的阻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手柄包括阻止件(90),所述阻止件(90)端部被限制在相邻两个所述轮齿(203)之间;在所述转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的头部抵接对应的所述齿槽(204)侧壁后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一卡件(301)的长度延伸倾斜于所述第一滑槽(106)的长度方向,使所述第二卡件(302)长度延伸倾斜于所述第二滑槽(107)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插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齿槽(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具有第一卡接端(303),所述第二卡件(302)具有第二卡接端(304),所述第一卡接端(303)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卡接端(304)的第一弧形凸面(305),所述第二卡接端(304)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卡接端(303)的第二弧形凸面(306);所述第一卡接端(303)和所述第二卡接端(304)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弧形凸面(305)和所述第二弧形凸面(306)抵接于同一个所述轮齿(203)的相对两侧并沿同一所述轮齿(203)的两侧移动而进入相邻两个所述齿槽(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手柄还包括驱动件(40)、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所述驱动件(40)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持主体(10),且所述驱动件(40)穿设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所述第一弹性件(5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06),且所述第一弹性件(50)位于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握持主体(10)之间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107),且所述第二弹性件(60)位于所述第二卡件(302)和所述握持主体(10)之间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能够释放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一滑槽(106)和所述第二滑槽(106)移动以插入所述齿槽(204),且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的移动又带动所述驱动件(40)朝所述握持主体(10)外侧移动;所述驱动件(40)还能够朝所述握持主体(10)内侧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卡件(301)和所述第二卡件(302)反向移动以脱离于所述齿槽(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0)设置有第三斜面(401)和第四斜面(402),所述第三斜面(401)的法线和所述第四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青青朱国栋吴晓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篮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