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037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施工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标警入口区域雷达预警的不全面,很容易导致车辆对器物进行碰撞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于作业区外部行驶的车辆,通过锁定对应车辆的所属分类,根据根据车辆分类,确定对应侧区的监测雷达,节约本系统的算力,同时进行全面覆盖,保障数据的准度,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视野盲区进行确认,确定对应的终止区,随后再对行驶的车辆进行雷达监测,若行驶的车辆进入对应的控制区,则进行初步预警,若交涉时间过长,则进行中度预警,若存在碰撞风险,则进行重度预警,及时告知驾驶人员以及外部人员,及时预警,其安全覆盖全面性高,出错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施工安全,具体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1、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

2、专利公开号为cn112235712a的申请公开一种车辆行驶预警方法、系统、装置及器物,本申请通过服务端获取防控点信息;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防控点信息生成电子围栏区域,所述电子围栏区域至少包括一个防控点;客户端采集当前车辆的位置信息、航向角信息和实时速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位置信息、航向角信息和实时速度信息判断所述当前车辆是否经过所述电子围栏区域;若是,所述服务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闯入预警提示指令;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闯入预警提示指令对用户进行行驶预警,可以实现对将驶入危险区域的车辆进行行驶预警。

3、在一些高速作业区域,会存在对应车辆行走的行车区以及内部的作业区,为了保障作业区内部的高速施工安全,需在作业区入口处设定对应的预警器物,警示外部车辆不予靠近,但此种警示方式,并不全面,某些车辆不顾警示信号,继续深入,因作业区内部器物摆放的不标准,会在入口处造成阻碍,若刚好位于车辆的视野盲区且警示的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车辆对器物进行碰撞,从而造成器物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解决了标警入口区域雷达预警的不全面,很容易导致车辆对器物进行碰撞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包括:

3、监测雷达,设置于行车区周边,用于对行车区内部的行动车辆的车辆数据进行监测,并将所监测的数据传输至车辆位置确认端内,同时对周边区域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参数传输至危险区确认端内;

4、车辆位置确认端,通过监测雷达所监测的车辆数据,识别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根据行车区的具体边线占比,将车辆标定为左分区车和右分区车,具体方式为:

5、从所监测的车辆数据内,确定对应左侧监测雷达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值,并确定此监测雷达的对位右侧雷达,其中行车区两侧均设置有监测雷达,且两侧的监测雷达均设置有左右标记,且左右两侧监测雷达均为对立设置,将左侧监测雷达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值标定为jl1,将右侧对立监测雷达与本车辆之间的距离值标定为jl2;

6、当jl1>jl2时,将此车辆标定为右分区车;

7、当jl1<jl2时,将此车辆标定为左分区车,其中行车区的左右分区与左右两侧监测雷达相对应;

8、当jl1=jl2时,不进行任何处理;

9、危险区确认端,根据不同监测雷达所扫描周边区域的扫描参数,确定对应监测雷达的控制区,并识别此控制区内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则确定终止区,具体方式为:

10、根据监测雷达的具体位置,将监测雷达周边x1m范围内的区域标定为此监测雷达的控制区,其中x1为预设值;

11、从扫描参数内,确定此控制区内是否存在其他障碍物:

12、若存在障碍物,通过监测雷达,获取此障碍物的外部模型,将此外部模型以及本监测雷达的具体位置,通过阴影区确定模型,锁定来往车辆的视野盲区,并进行阴影标定,其中阴影区确定模型为预设模型,再判定障碍物的展示平面,其展示平面与行车区相对立,判定展示平面是否完全位于视野盲区内:

13、若位于,则确定此障碍物离视野盲区外部区域最近的点位,将其标定为障碍点,确定障碍点与监测雷达视野盲区初始点的障碍线,再确定监测雷达与障碍物的最近点位,确定最近连线,并将障碍线与最近连线内部的视野盲区标定为终止区,将存在终止区的控制区传输至标记端内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控制区传输至主监测中心内;

14、若不位于,不进行任何处理;

15、若不存在障碍物,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则直接将对应监测雷达的控制区传输至主监测中心内;

16、主监测中心,根据车辆位置确认端所标定的左分区车或右分区车,确定对应分区监测雷达内部控制区是否存在终止区,若存在对应终止区,则进行数据再分析,判断此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具体方式为:

17、若所标定的车辆为左分区车,判定左侧监测雷达若干个控制区内是否带有标记,若存在标记,当车辆进入此控制区时,直接控制警示端进行中度预警,若不存在标记,当车辆进入此控制区时,直接控制警示端进行轻度预警;

18、若所标定的车辆为右分区车,判定右侧监测雷达若干个控制区内是否带有标记,存在标记,当车辆进入此控制区时,直接控制警示端进行中度预警,若不存在标记,当车辆进入此控制区时,直接控制警示端进行轻度预警;

19、当车辆进入带有标记的控制区的时长超过x2时,其中x2为预设值,通过监测雷达,确定此车辆的行驶方向,根据行驶方向确定车辆前方的待行驶区,判定待行驶区是否与终止区交叉,若交叉,则确定此待行驶区与终止区的交叉面积,并将其拟定为mji,其中i代表不同的车辆,确定对应终止区的面积参数,将其标定为zm,采用zbi=mji÷zm确定交叉面积的占比值zbi;

20、判定占比值zbi是否满足:zbi>y1,其中y1为预设值,若满足,则控制警示端进行高度预警;若不满足zbi>y1,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雷达对此分区的具体部署进行排布,并锁定对应的作业区,并通过对应的监测雷达,确定监测参数,再锁定对应车辆的所属分类,根据根据车辆分类,确定对应侧区的监测雷达,节约本系统的算力,降低系统负载,同时进行全面覆盖,保障数据的准度;

23、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视野盲区进行确认,再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对应的终止区,随后再对行驶的车辆进行雷达监测,若行驶的车辆进入对应的控制区,则进行初步预警,若交涉时间过长,则进行中度预警,若存在碰撞风险,则进行重度预警,及时告知驾驶人员以及外部人员,避免车辆碰撞作业区内部器物,保障器物的安全,及时预警,其安全覆盖全面性高,出错率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位置确认端,将车辆标定为右分区车的具体方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位置确认端,将车辆标定为左分区车的具体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区确认端,确定终止区的具体方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区确认端,判定展示平面是否完全位于视野盲区的处理方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区确认端,判定展示平面是否完全位于视野盲区的处理方式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监测中心,判断此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的具体方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监测中心,判断此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的具体方式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若不满足ZBi>Y1,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位置确认端,将车辆标定为右分区车的具体方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位置确认端,将车辆标定为左分区车的具体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区确认端,确定终止区的具体方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闯入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区确认端,判定展示平面是否完全位于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翔刘永彭杰黄勇彭荣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高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