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26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欧美山杨杂种的外植体消毒后接种在启动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无菌试管苗;(2)将步骤(1)所得到试管苗截段,插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3)将步骤(2)所得到幼苗截段,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4)将生根后的幼苗截段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5)炼苗、移栽,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幼苗健壮,叶色嫩绿,不易玻璃化,生产成本低、可工厂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欧美山杨杂种的快速繁殖方法,尤其涉及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快 速繁殖方法,属于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领域。
技术介绍
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XP. tremuloides)是欧洲山杨和北美山杨的杂 交种,具有生长快、耐寒、耐贫瘠、树形高大、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温寒带山地造林的优良树 种。同时该杂种材质较软,细密,洁白,树干端直,是造纸、胶合板、刨花板等工业的优质原 料。研究表明在芬兰,欧美山杨杂种适于山地造林,平原造林长势更好,而且其轮伐 期和生长速度都快于一般的山地针阔叶造林树种。而我国北方很多地区的气候环境要好于 芬兰,土壤肥沃,温度高,日照长,生长期也长,直接采用弓丨进优良山杨杂种无性系造林,其 生长量更加显著。因此,该树种适于在我国黑龙江南部、吉林、辽宁以及华北地区种植。目 前作为优良用材树种被许多国家广泛引进。但在欧美山杨杂种组织培养的技术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培养基成本高、组培苗易 玻璃化和褐化、商品苗出苗时间长等问题,在欧美山杨组织培养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中,以 组培苗易出现玻璃化和褐化的问题最为严重,导致成苗率低,增加成本,这些问题严重限制 了欧美山杨的繁殖系数,并影响了欧美山杨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为此,去除欧美山杨组培苗 玻璃化和黄化以及缩短育苗时间的技术革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欧美山杨杂种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培 养基成本高、组培苗易玻璃化和褐化、商品苗出苗时间长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欧美山杨杂 种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幼苗生长速度快、幼苗健壮,不易玻璃化,成活率 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欧美山杨杂种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欧美山杨杂种 的外植体消毒后接种在启动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无菌试管苗;(2)将步骤(1)所得到幼苗截 段,插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3)将步骤(2)所得到幼苗截段,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 培养;(4)将生根后的幼苗截段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5)炼苗、移栽,即得。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欧美山杨杂种的外植体可以是欧美山杨杂种的嫩茎或新 叶;所述的消毒方式可以是在接种前用清水冲洗5min,无菌水冲洗3 4遍,再用75%酒 精浸泡30s,边浸泡边摇动。然后用0. 升汞灭菌2min,再用灭菌的蒸馏水洗4遍;所述 的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优选为WPM+6-BA 1.0mg/L+2%绵白糖步骤(2)中所述的分化培养基的组成及配制方法包括其组成成分去除肌醇的 WPM+6-BA1. Omg/L+KT 0. 5mg/L+2%绵白糖;其配制方法是采用自来水配制后并消毒。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步骤(2)中所述的苗木截段优选按照以下方法进行2cm以 下的幼苗切去生理下端叶片,直接插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2cm以上的幼苗分割成1. 5-2cm 的截段,切去截段的生理下端叶片,分别得到尖端截段和中部截段(见图3);步骤(3)或步骤(4)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方法包括(1)培养基的 组成去除肌醇的1/2WPM+IBA 0. 5mg/L+2%绵白糖;⑵配制方法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配 制培养基;用卡拉胶代替琼脂配制培养基;配制后高温高压灭菌。步骤(3)或步骤(4)中所述的幼苗截段优选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将幼苗从培养基 中取出,切取单棵幼苗;2cm以下的幼苗切去生理下端叶片;2cm以上的幼苗分割成1. 5-2cm 的截段,将截段生理下端叶片切去,分别得到尖端截段和中部截段(见图4);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生产成本低、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方法使用廉价的替代品配制培养基 (以普通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以绵白糖代替分析用蔗糖,卡拉胶代替琼脂配制培养基);去 除肌醇;降低大量元素用量;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生产成本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显著降低,可实现 工业化生产。2.幼苗生长速度快采用本专利技术组织培养方法,欧美山杨杂种生长20-30天即可 成苗,与常规的组织培养方法(分化培养)相比,生长时间缩短了一半。3.组培苗及移栽苗成活率高。组培苗从幼苗尖端截段转接生根培养基,成活率 高达98%以上;中、下端截段成活率也可达70%以上。移栽苗幼苗尖端截段,生根移栽成 活率50%以上;中、下端截段粗壮,生根移栽成活率60% -75%。4.幼苗健壮,叶色嫩绿,不易玻璃化。本专利技术使用生根继代培养来代替传统的无根继代培养技术采用生根培养后幼苗 截段,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可以用于继代培养或直接成苗后移栽,从而克服欧美山杨杂种 多次继代后植株黄化、繁殖系数低、组培苗成活率低等的缺点。现有的组织培养方法多是分化培养后接着进行继代培养(图2),分化培养后幼苗 细弱,多次继代培养后,幼苗易出现玻璃化、黄叶、落叶等现象,连续继代后需复壮幼苗;本 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生根培养后再进行继代培养可避免这类现象省去复壮过程。生根继代培养虽 不及分化培养产生幼苗数量多,但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苗势健壮。因此,选用生根培养转 接生根继代培养的培养方法,可以防止由于长期继代后的幼苗玻璃化现象的出现。总之,本专利技术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成活 率高,幼苗健壮,叶色嫩绿,不易玻璃化,生产成本低、可工厂化生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生根继代)的流程图。图2常规欧美山杨杂种组培(无根继代)的技术流程图。图3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分化培养的幼苗(箭头所指部分是需要切取 的截段)。图4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生根培养的幼苗(箭头所指部分是需要切取 的截段)。图5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的有根继代植株(生根培养需要20天左图6常规欧美山杨杂种组培的无根继代植株(分化培养45天)。图7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的幼苗尖端截段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图8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4天的生根状态(幼 苗尖端截段)。图9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的生根状态(幼 苗尖端截段)。图10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1天的生根状态(幼 苗中部截段)。图11本专利技术欧美山杨杂种的组织培养的幼苗中部截段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图12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的生根状态(幼苗中部截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 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 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WPM培养基的具体组成成分如下1)大量元素1. KNO32. NH4NO33. MgSO4 · 7H204. KH2PO42)微量元素1. MnSO4 · H2O2. ZnSO4 · 7H203. CuSO4 · 5H204. H3BO35. Na2MoO4 · 2H206. KI7. CoCl2 · 6H203)钙盐1. CaCl2 · 2H204)铁盐:1. FeSO4 · 7H202. Na2-EDTA5)维生素1.烟酸(mg/L)1900 1650 370 17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欧美山杨杂种的外植体消毒后接种在启动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无菌试管苗;(2)将步骤(1)所得到无菌试管苗截段,插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3)将步骤(2)所得到幼苗截段,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4)将生根后的幼苗截段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5)炼苗、移栽,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平魏志刚闫绍鹏孟凡娟王秋玉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