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177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9
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方法,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将角透镜成像到磷酸钛氧钾(KTP)晶体,携带待识别轨道角动量的红外涡旋光射入该KTP晶体;在二次谐波产生的同时,角透镜将不同轨道角动量模式聚焦到不同角位置,即用非线性光学和角透镜实现将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红外涡旋转化为聚焦在不同方位坐标上的可见光。实验证明,该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方法的可行性,技术新颖,装置简洁、结构紧凑。通过非线性频率上转换将待探测红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后用CCD探测,避免红外光探测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有望用于特殊分子光谱学、生物成像和红外监测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复振幅表达式中具有的螺旋相位项的涡旋光,平均每个光子携带的轨道角动量,其中代表方位角,l是轨道角动量的本征值,可以为任意整数(allen l,beijersbergen m w,spreeuw r j c,et al.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f light andthe transformation of laguerre-gaussian laser modes[j].physical review a,1992,45(11):8185.)。由于涡旋光螺旋相位波前中心位置的相位具有不确定性,其光场表现为中心强度为零的环形分布。涡旋光束具有的螺旋相位、中空光场和无限维的带宽,使其在光学遥感(courtial j,dholakia k,robertson d a,et al.measurement of therotational frequency shift imparted to a rotating light bea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激光器、望远镜系统、空间光调制器、双凸透镜、反射镜、分束立方、光阑、半波片、偏振分束立方、KTP晶体、滤波片、CCD相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KTP为所述分束立方的反射路中插入快轴方向与水平成45°夹角的半波片,半波片用于将竖直线偏振光转换为水平线偏振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红外涡旋光通过螺旋相位板、超表面方式产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激光器、望远镜系统、空间光调制器、双凸透镜、反射镜、分束立方、光阑、半波片、偏振分束立方、ktp晶体、滤波片、ccd相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线性光学及角透镜的红外轨道角动量模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ktp为所述分束立方的反射路中插入快轴方向与水平成45°夹角的半波片,半波片用于将竖直线偏振光转换为水平线偏振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薇倩邱晓东陈理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