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71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5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体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锁体,包括锁壳、主锁舌组件、驱动组件、传动轮和连杆;主锁舌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锁壳内;驱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锁壳内;传动轮可转动地连接在锁壳内,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传动轮上凸出设有转动连接部;连杆的一端与主锁舌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其中,驱动组件驱动传动轮转动,连杆在转动连接部的带动下移动,并带动主锁舌组件的一端伸出或缩回锁壳。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体,摩擦阻力小,相同负载情况下开锁力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体,具体涉及智能锁体。


技术介绍

1、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为具有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

2、智能锁体通常包括锁壳、主锁舌组件、锁头拨轮和摆杆等结构,锁头拨轮可在机械钥匙或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带动摆杆转动,摆杆与设置在主锁舌组件的锁板上的滑槽结构配合,进而驱动主锁舌组件伸出锁壳或缩回锁壳。其中,滑槽结构需要倾斜设置,才能在摆杆转动时产生分力并驱动主锁舌组件移动,因此,摩擦阻力较大,转动角度相对较小,相同负载情况下开锁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锁体,以解决摩擦阻力大,转动角度小,相同负载情况下开锁力大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锁体,包括锁壳、主锁舌组件、驱动组件、传动轮和连杆;主锁舌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内;驱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锁壳内;传动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轮上凸出设有转动连接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锁舌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所述连杆在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带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主锁舌组件的一端伸出或缩回所述锁壳。

3、有益效果:驱动组件在机械钥匙或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轮转动,通过传动轮的转动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的移动由传动轮的转动带动,连杆的另一端绕传动轮的转轴转动的同时,可拉动连杆的一端跟随移动,连杆的一端与主锁舌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可在连杆的一端移动时带动主锁舌组件的一端伸出或缩回锁壳,达到锁定和开锁的目的。在连杆和传动轮的配合下,无需通过倾斜设置的滑槽结构来驱动主锁舌组件移动,摩擦阻力较小;且由于连杆和传动轮的配合,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摆杆而言,减少了连杆的力臂,增大了转动角度,使得相同负载情况下开锁力减小。具体地,主锁舌组件的一端伸出锁壳时为智能锁体的锁定状态,主锁舌组件的一端缩回锁壳时为智能锁体的解锁状态。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锁舌组件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滑槽。所述传动轮包括传动轴和轮本体;传动轴滑动穿设在所述限位滑槽处,且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壳的两侧面连接;轮本体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且所述轮本体的外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轮本体的端面上靠近外周的位置凸出设有所述转动连接部。

5、有益效果:传动轴既可以转动连接轮本体,保证轮本体的转动固定;又可以与限位滑槽配合,以对主锁舌组件在锁壳上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主锁舌沿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防止主锁舌组件在连杆转动时受连杆的一端施加的侧向分力影响而发生移动歪斜。转动连接部设置在轮本体的端面,可避免连杆与驱动组件发生干涉或摩擦。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与所述主锁舌组件的连接轴的轴心位于所述限位滑槽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7、有益效果:连杆的一端对主锁舌组件施加的作用力包括在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分力,以及与第一分力垂直的第二分力,当轴心位于限位滑槽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时,第一分力可与限位滑槽的中心线重合,保证主锁舌组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小的摩擦力,施加较小的第一分力即可轻松移动主锁舌组件。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连接部设置在靠近所述轮本体的外周的位置。

9、有益效果:轮本体旋转一个角度时,转动连接部即可移动该角度对应弧长的距离,转动连接部离传动轴越远,弧长越长;因此,转动连接部靠近轮本体的外周设置时,可在轮本体旋转较小的角度时,移动较长的距离,使得相同负载情况下开锁力较小。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呈v型。

11、呈v型的连杆既可以增加连杆的强度,又可在连杆的另一端跟随轮本体转动时不会与轮本体上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或摩擦。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锁头拨轮和联动轮;锁头拨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锁壳内,适于在机械钥匙或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联动轮沿所述锁头拨轮的周向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锁头拨轮的外周,并适于在所述锁头拨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联动轮的外周与所述轮本体的外周传动连接。

13、有益效果:锁头拨轮可在机械钥匙或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可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联动轮转动,联动轮转动时可驱动与其传动连接的轮本体转动,轮本体转动时,靠近其外周设置的转动连接部绕传动轴转动,并带动连杆绕传动轴转动,进而拉动主锁舌组件移动。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轮的外周设有第一齿轮部,所述轮本体的外周设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头拨轮的外周凸出设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适于与所述联动轮的端部抵接,并驱动所述联动轮转动。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锁壳上,并沿所述锁头拨轮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锁头拨轮的一端的外周,所述限位部上设有弧形滑道,所述联动轮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滑道内,所述拨动部与所述限位部相互错开设置。

17、有益效果:限位部可通过弧形滑道对联动轮的转动进行限位,防止联动轮歪斜或脱离锁头拨轮,且弧形滑道可对联动轮的行程进行限位。拨动部与限位部相互错开,防止限位部与拨动部发生干涉或摩擦,保证拨动部可与联动轮的端部抵接。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斜舌组件、斜舌拨片和斜舌联动片;斜舌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斜舌拨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内,一端与所述斜舌组件连接;斜舌联动片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锁壳可转动连接地;另一端为拨动端,所述拨动端适于拨动所述斜舌拨片的另一端移动;所述斜舌联动片上靠近所述转动端的位置凸出设有受力端,所述受力端与所述拨动部配合,适于在所述拨动部的驱动下绕所述转动端转动,并带动所述拨动端拨动所述斜舌拨片,以控制所述斜舌组件的一端缩回至所述锁壳内。

19、有益效果:受力端在拨动部的驱动下移动,斜舌联动片绕转动地转动,拨动端跟随移动,并拨动斜舌拨片的一端,斜舌拨片旋转,斜舌拨片的另一端向斜舌组件施加压力,驱动斜舌组件的一端缩回至锁壳内。通过斜舌拨片和斜舌联动片的设置,可在驱动组件的锁头拨轮受机械钥匙或电机的驱动时,带动斜舌组件的一端缩回锁壳以开锁。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舌联动片弯折为弧形,所述受力端凸出设置在背离所述斜舌联动片的中心的一侧,所述传动轴设置在靠近所述斜舌联动片的中心的一侧,且所述转动端靠近所述传动轴设置。

21、有益效果:弧形设置的斜舌联动片可对传动轴进行避让,防止斜舌联动片受力转动时与传动轴发生干涉或摩擦。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舌联动片和所述传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锁舌组件的两侧。合理布局,避免发生干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组件(2)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滑槽(23),所述传动轮(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与所述主锁舌组件(2)的连接轴(51)的轴心位于所述限位滑槽(23)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呈V型。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轮(32)的外周设有第一齿轮部(321),所述轮本体(42)的外周设有第二齿轮部(421),所述第一齿轮部(321)适于与所述第二齿轮部(42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拨轮(31)的外周凸出设有拨动部(311),所述拨动部(311)适于与所述联动轮(32)的端部抵接,并驱动所述联动轮(3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限位部(33),所述限位部(33)固定连接在所述锁壳(1)上,并沿所述锁头拨轮(3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锁头拨轮(31)的一端的外周,所述限位部(33)上设有弧形滑道(331),所述联动轮(32)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滑道(331)内,所述拨动部(311)与所述限位部(33)相互错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联动片(8)弯折为弧形,所述受力端(83)凸出设置在背离所述斜舌联动片(8)的中心的一侧,所述传动轴(41)设置在靠近所述斜舌联动片(8)的中心的一侧,且所述转动端(81)靠近所述传动轴(41)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组件(2)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滑槽(23),所述传动轮(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与所述主锁舌组件(2)的连接轴(51)的轴心位于所述限位滑槽(23)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呈v型。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轮(32)的外周设有第一齿轮部(321),所述轮本体(42)的外周设有第二齿轮部(421),所述第一齿轮部(321)适于与所述第二齿轮部(42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拨轮(31)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主余开军张纪伟应李攀席娟俞长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