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961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4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压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固定面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第一顶板,第一顶板上设有压合头组,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储盒和第二储盒。通过设置的升降旋转式结构,并设置真空吸合结构,实现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处于第三储盒中的中层内芯板体进行真空吸合移动至压合槽中,避免了由于棕化处理后的中层内芯板体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人工拿持会造成手部腐蚀的情况,通过横向导向滑动磁吸定位结构,实现对操作员进行内嵌防护住,避免了操作员站在工作台的外侧受到外围走动或者移动小车的碰撞而影响操作员正常进行压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压合,具体为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线路板又称pcb板,其板体主要采用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增强材料组成的绝缘板体。

2、线路板在制作时,其板体分为上板体、下板体以及中层内芯板体,其中,中层内芯板体的上下端面具有铜面,由于铜面表面比较平整光滑,压合粘接时,会降低粘接结合力,因此,在压合粘接前,会对中层内芯板体的上下端铜面进行棕化处理。

3、棕化处理就是通过一定浓度的硫酸、双氧水、棕化液与铜面进行化学反应,将铜面进行微蚀,棕化后的铜面会具有一层均匀的绒毛面,可以提高中层内芯板体与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的粘接压合结合力。

4、目前,在进行板体之间粘接压合前,上板体、下板体以及中层内芯板体制成的成品都会分别放置在压合装置旁边匹配的储存箱中,在压合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依次将涂覆有粘接胶的下板体、中层内芯板体、上板体放置在压合台上,由于棕化处理后的中层内芯板体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人工拿持会造成手部腐蚀的情况,降低了安全性,另外,操作员一般是站在工作台的外侧,容易受到外围走动或者移动小车的碰撞,影响操作员正常进行压合工作。

5、上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棕化处理后的中层内芯板体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人工拿持会造成手部腐蚀的情况、操作员一般是站在工作台的外侧容易受到外围走动或者移动小车的碰撞而影响操作员正常进行压合工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固定面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上设有压合头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储盒和第二储盒。

3、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三储盒,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压合槽,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顶端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上连接有吸盘头。

4、优选的,所述压合槽的横向中轴线和电机的电机轴的横向中轴线对齐。

5、优选的,所述吸盘头的俯视截面尺寸不大于第三储盒的俯视截面内盒尺寸。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设有导滑座,所述导滑座内滑接有防护板。

7、优选的,所述内凹槽的左端内侧壁设有金属层,所述防护板的左端设有磁吸块。

8、优选的,所述内凹槽为前端开口式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旋转式结构,并设置真空吸合结构,实现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处于第三储盒中的中层内芯板体进行真空吸合移动至压合槽中,避免了由于棕化处理后的中层内芯板体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人工拿持会造成手部腐蚀的情况。

11、2.本技术通过横向导向滑动磁吸定位结构,实现对操作员进行内嵌防护住,避免了操作员站在工作台的外侧受到外围走动或者移动小车的碰撞而影响操作员正常进行压合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第三储盒(13),所述工作台(2)上开设有压合槽(21),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第二气缸(4),所述第二气缸(4)的伸缩杆上设有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二顶板(42),所述第二顶板(42)的顶端设有真空泵(5),所述真空泵(5)上连接有吸盘头(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槽(21)的横向中轴线和电机(41)的电机轴的横向中轴线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头(51)的俯视截面尺寸不大于第三储盒(13)的俯视截面内盒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前端开设有内凹槽(22),所述工作台(2)的前端设有导滑座(6),所述导滑座(6)内滑接有防护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22)的左端内侧壁设有金属层(23),所述防护板(7)的左端设有磁吸块(7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22)为前端开口式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第三储盒(13),所述工作台(2)上开设有压合槽(21),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第二气缸(4),所述第二气缸(4)的伸缩杆上设有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二顶板(42),所述第二顶板(42)的顶端设有真空泵(5),所述真空泵(5)上连接有吸盘头(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槽(21)的横向中轴线和电机(41)的电机轴的横向中轴线对齐。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柯龙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