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47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包括支撑台、下凹模和上凸模。该汽车内饰件用模具,该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在使用时,当上凸模上升一定高度后,能够对两侧限位杆抵触,使得限位杆带动一侧限位齿条一同步上升移动,之后配合齿轮柱、限位齿条二和固定杆的安装配合,从而使得两侧的安装架和毛刷辊同步居中靠拢,之后随着电磁铁的断电,从而使得底端的铁板复位,同时使得底端的汽车内饰件自动掉落至底端两侧的毛刷辊上,之后配合毛刷辊的转动,从而能够自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出,无需人工手动取出,防止人工取出时汽车内饰件的锋利边角造成刮伤的情况,使得整体能够自动进行脱模以及输送操作,整体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用模具,具体为汽车内饰件用模具


技术介绍

1、汽车内饰件,是一种汽车的辅助性零配件,主要起到减震、隔热、吸音、遮光等功能,对于汽车的使用舒适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内饰件对于汽车的运行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汽车的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汽车内饰件的质量要求较高,汽车内饰件的种类繁多,一般多采用模具成型,能够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冲压成形的精准性。

2、公开号为cn108188274b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通过上凸模上移时,支撑块上移,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靠近,第一磁铁吸引第二磁铁,使得连通块下移,通过支撑块上移、连通块下移,使得导电针与导电片相对移动,从而加快导电针与导电片的接触。当导电针和导电片接触后,电磁铁与电源连通,产生磁场,磁场吸引铁块,使得铁块上移,带动成型的汽车内饰件上移,实现对汽车内饰件的脱模。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其通过电磁铁与电源连通,产生磁场,吸引铁块,实现汽车内饰件的上移脱模,但是汽车内饰件上移脱离下凹模后,依旧需要人工将汽车内饰件取下之后放置在一侧进行摆放堆积,然后再进行另一块汽车内饰件的放置冲压,整体不能够进行自动脱模同步输送操作,便捷性较差,同时由于冲压后的汽车内饰件边角较为锋利,人工取出时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刮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内饰件用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汽车内饰件上移脱离下凹模后,依旧需要人工将汽车内饰件取下之后放置在一侧进行摆放堆积,然后再进行另一块汽车内饰件的放置冲压,整体不能够进行自动脱模同步输送操作,便捷性较差,同时由于冲压后的汽车内饰件边角较为锋利,人工取出时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刮伤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包括支撑台、下凹模和上凸模,所述支撑台内部贯穿固定有下凹模,所述下凹模的顶端设置有上凸模,所述支撑台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纵向固定有伸缩缸,并且伸缩缸的输出端与上凸模顶端安装固定;托举机构,所述托举机构设于所述上凸模的底端一侧内部;所述托举机构包括电磁铁、放置槽、限位铁板和固定架,所述电磁铁嵌入式安装在上凸模的底端一侧内部,所述下凹模顶端内部成型槽的底端内壁上嵌入式预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铁板,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下凹模的底端一侧外部;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一侧外部。

3、优选的,所述托举机构还包括引导槽、引导杆、复位弹簧和辅助滚珠,所述放置槽的底壁与下凹模的底端外部之间等间距贯穿设置有引导槽,所述限位铁板靠近引导槽的底端一侧外部均固定有引导杆;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使得铁板在复位时通过引导杆的引导使得其能够精准落位至下凹模底端内壁的放置槽中。

5、优选的,所述引导杆的底端外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均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架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引导槽的内壁上等角度环绕嵌入式转动安装有辅助滚珠,且辅助滚珠的一侧外表面均与引导杆的一侧外表面贴合;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同时通过在引导槽内部嵌入式环绕转动设置多个辅助滚珠,使得引导杆在复位时能够更加顺畅,保证使用效果。

7、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齿条一、压缩弹簧、齿轮柱、安装架、毛刷辊、驱动电机、固定杆、限位滑槽和限位齿条二,所述限位杆对称纵向贯穿滑动安装在支撑架的两侧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底端朝向所述上凸模的顶端一侧边缘处,所述上凸模上移挤压带动所述限位杆移动,所述限位杆底端与支撑架之间均套设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一侧边缘处均纵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一,且限位齿条一的顶端贯穿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一侧外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当上凸模上升一定高度后,能够对两侧限位杆抵触,使得限位杆带动一侧限位齿条一同步上升移动,同时上凸模下降时配合压缩弹簧的回弹,使得限位齿条一和限位杆能够自动复位,便于后续再次进行抵触移动,保证使用效果。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靠近限位齿条一的一侧顶端外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齿轮柱,且齿轮柱的一侧边缘处与限位齿条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台位于下凹模的顶端两侧外部均滑动卡合安装有安装架,所述限位齿条一移动带动所述齿轮柱转动同步带动所述限位齿条二移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使得限位齿条一移动带动齿轮柱转动从而带动限位齿条二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部均纵向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架靠近固定杆的顶端均贯穿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贯穿限位滑槽的顶端横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二,所述限位齿条二的一侧与齿轮柱的另一侧边缘处啮合,所述限位齿条二移动带动所述固定杆和安装架同时移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当上凸模上升一定高度后,能够对两侧限位杆抵触,使得限位杆带动一侧限位齿条一同步上升移动,之后配合齿轮柱、限位齿条二和固定杆的安装配合,从而使得两侧的安装架和毛刷辊同步居中靠拢,之后随着电磁铁的断电,从而使得底端的铁板复位,同时使得底端的汽车内饰件自动掉落至底端两侧的毛刷辊上,之后配合毛刷辊的转动,从而能够自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出,无需人工手动取出,防止人工取出时汽车内饰件的锋利边角造成刮伤的情况,使得整体能够自动进行脱模以及输送操作,整体使用效果好。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下凹模的一侧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毛刷辊,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部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毛刷辊的一端安装固定,若干个所述毛刷辊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台靠近安装架的顶端一侧倾斜固定安装有导出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当汽车内饰件掉落至两侧毛刷辊上,毛刷辊在转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走的过程中,此时由于毛刷辊与汽车内饰件底壁的贴合,从而能够将汽车内饰件底壁上可能粘附的杂质或者冲压金属碎屑进行转动清扫,保证汽车内饰件底壁的洁净度,降低后续清理的工作压力。

1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端一侧均设置有清刷机构,所述清刷机构包括收集盒、抵触板、刮板、伸缩杆和抵触弹簧,所述收集盒固定在安装架靠近所述毛刷辊的底端一侧外部,所述毛刷辊的底端一侧均设置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的一侧均固定有刮板,且刮板的一侧与毛刷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包括支撑台(1)、下凹模(2)和上凸模(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内部贯穿固定有下凹模(2),所述下凹模(2)的顶端设置有上凸模(5),所述支撑台(1)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且支撑架(3)的顶端纵向固定有伸缩缸(4),并且伸缩缸(4)的输出端与上凸模(5)顶端安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6)还包括引导槽(603)、引导杆(604)、复位弹簧(606)和辅助滚珠(607),所述放置槽(601)的底壁与下凹模(2)的底端外部之间等间距贯穿设置有引导槽(603),所述限位铁板(602)靠近引导槽(603)的底端一侧外部均固定有引导杆(6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604)的底端外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606),所述复位弹簧(606)的底端均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架(605)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引导槽(603)的内壁上等角度环绕嵌入式转动安装有辅助滚珠(607),且辅助滚珠(607)的一侧外表面均与引导杆(604)的一侧外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7)包括限位杆(701)、限位齿条一(702)、压缩弹簧(703)、齿轮柱(704)、安装架(705)、毛刷辊(706)、驱动电机(707)、固定杆(708)、限位滑槽(709)和限位齿条二(7010),所述限位杆(701)对称纵向贯穿滑动安装在支撑架(3)的两侧内部,所述限位杆(701)的底端朝向所述上凸模(5)的顶端一侧边缘处,所述上凸模(5)上移挤压带动所述限位杆(701)移动,所述限位杆(701)底端与支撑架(3)之间均套设安装有压缩弹簧(703),所述限位杆(701)的底端一侧边缘处均纵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一(702),且限位齿条一(702)的顶端贯穿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一侧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靠近限位齿条一(702)的一侧顶端外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齿轮柱(704),且齿轮柱(704)的一侧边缘处与限位齿条一(702)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台(1)位于下凹模(2)的顶端两侧外部均滑动卡合安装有安装架(705),所述限位齿条一(702)移动带动所述齿轮柱(704)转动同步带动所述限位齿条二(701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05)的一侧外部均纵向固定有固定杆(708),所述支撑架(3)靠近固定杆(708)的顶端均贯穿设置有限位滑槽(709),所述固定杆(708)的顶端贯穿限位滑槽(709)的顶端横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二(7010),所述限位齿条二(7010)的一侧与齿轮柱(704)的另一侧边缘处啮合,所述限位齿条二(7010)移动带动所述固定杆(708)和安装架(705)同时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05)靠近所述下凹模(2)的一侧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毛刷辊(706),所述安装架(705)的一侧外部固定有驱动电机(707),且驱动电机(707)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毛刷辊(706)的一端安装固定,若干个所述毛刷辊(706)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台(1)靠近安装架(705)的顶端一侧倾斜固定安装有导出板(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05)的底端一侧均设置有清刷机构(8),所述清刷机构(8)包括收集盒(801)、抵触板(802)、刮板(803)、伸缩杆(804)和抵触弹簧(805),所述收集盒(801)固定在安装架(705)靠近所述毛刷辊(706)的底端一侧外部,所述毛刷辊(706)的底端一侧均设置有抵触板(802),所述抵触板(802)的一侧均固定有刮板(803),且刮板(803)的一侧与毛刷辊(706)的底端一侧接触,并且刮板(803)与毛刷辊(706)底端接触侧为锯齿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802)的底端均等间距固定有伸缩杆(804),且伸缩杆(804)的一端均固定在收集盒(801)的底端一侧内壁上,所述伸缩杆(804)的外部均套设有抵触弹簧(805),且抵触弹簧(805)的两端分别嵌入式安装在抵触板(802)的底端一侧和收集盒(801)的底端一侧内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包括支撑台(1)、下凹模(2)和上凸模(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内部贯穿固定有下凹模(2),所述下凹模(2)的顶端设置有上凸模(5),所述支撑台(1)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且支撑架(3)的顶端纵向固定有伸缩缸(4),并且伸缩缸(4)的输出端与上凸模(5)顶端安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6)还包括引导槽(603)、引导杆(604)、复位弹簧(606)和辅助滚珠(607),所述放置槽(601)的底壁与下凹模(2)的底端外部之间等间距贯穿设置有引导槽(603),所述限位铁板(602)靠近引导槽(603)的底端一侧外部均固定有引导杆(6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604)的底端外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606),所述复位弹簧(606)的底端均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架(605)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引导槽(603)的内壁上等角度环绕嵌入式转动安装有辅助滚珠(607),且辅助滚珠(607)的一侧外表面均与引导杆(604)的一侧外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7)包括限位杆(701)、限位齿条一(702)、压缩弹簧(703)、齿轮柱(704)、安装架(705)、毛刷辊(706)、驱动电机(707)、固定杆(708)、限位滑槽(709)和限位齿条二(7010),所述限位杆(701)对称纵向贯穿滑动安装在支撑架(3)的两侧内部,所述限位杆(701)的底端朝向所述上凸模(5)的顶端一侧边缘处,所述上凸模(5)上移挤压带动所述限位杆(701)移动,所述限位杆(701)底端与支撑架(3)之间均套设安装有压缩弹簧(703),所述限位杆(701)的底端一侧边缘处均纵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一(702),且限位齿条一(702)的顶端贯穿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一侧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靠近限位齿条一(702)的一侧顶端外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齿轮柱(704),且齿轮柱(704)的一侧边缘处与限位齿条一(702)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志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跃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