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弧结构、接触单元和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42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技术提供一种隔弧结构、接触单元和继电器,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隔弧结构包括第一隔弧件,第一隔弧件安装于动簧片上,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第一隔弧件用于阻碍电弧转移。由于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片之间分离容易产生电弧,将第一隔弧件安装于动簧片的外部,更靠近起弧点,更好的阻碍电弧的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电力,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弧结构、接触单元和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继电器是一种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的电子控制器件,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作为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簧片直动式结构,即利用两个静触头与一个动簧片的配合,起到接通和分断负载的功能。

2、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分断负载的原理是通过设置永磁体产生定向磁吹磁场,当动静触点分离产生电弧时,电弧受磁吹磁场作用快速拉长,直至电弧断开,电弧断开也就实现了负载的分断。其中,最严苛的分断称为“极限分断”,极限分断的负载是额定负载的几倍,如果电弧在动静触头处不够稳定,电弧在动静触点表面转移,将会导致电弧无法主要沿着磁吹拉弧路径灭弧,最终导致无法分断电弧,产品会因为过载过热而产生爆炸烧毁。

3、另外,为了满足抗短路要求,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都在内部动静触点附近设置软磁体即抗短路环,以便于在短路电流通过时产生电磁吸力用于抵抗电动斥力。但由于软磁体在通电导体附近会被磁化,从而对电弧会有吸引的作用。

4、由于软磁体即抗短路环的设置,继电器在极限分断时,电弧不仅受磁吹磁场作用,还会受到磁化后软磁体的作用,导致电弧混乱,使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极限分断”能力下降。同时,还会造成短路环烧坏,影响抗短路效果,如果在短路环上方设辅助触点,电弧还会烧坏辅助触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弧结构、接触单元和继电器,提升电弧分断的可靠性,安全性好。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弧结构,包括:

3、第一隔弧件,安装于动簧片上,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件套设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外部。

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第一隔弧件和所述动簧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台阶,用于阻碍电弧转移;和/或,在所述第一隔弧件和所述动簧片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用于阻碍电弧转移。

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互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台阶和/或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内边缘之间。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顶面,使所述立柱的顶部和所述动簧片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台阶。

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隙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设置。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隙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端,所述第一间隙背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为封闭端。

1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立柱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安装槽之间。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所述立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

1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通,所述立柱卡接于所述固定部,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的固定。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通,所述立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在所述立柱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缝隙,所述第一导向缝隙用于所述立柱的导向。

1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动簧片的一侧并能够抵接于所述动簧片,用于所述立柱的限位。

1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件还包括隔弧环,所述隔弧环包裹于所述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端部和所述动簧片的至少部分侧壁。

1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底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隔弧环的两端,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连接部。

1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接触单元,包括动簧片、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上述的隔弧结构,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动簧片的外部,所述隔弧结构用于阻碍电弧转移。

1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为所述动簧片的顶面,所述动簧片的顶面设置有隔弧部,所述隔弧部用于阻碍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的方向的移动。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弧部为第一隔弧槽;和/或,

20、所述隔弧部为隔弧筋。

2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互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隔弧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内边缘之间。

2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抗短路组件,所述抗短路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吸力,用于抵抗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电动斥力。

23、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的接触单元。

2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弧结构,由于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片之间分离容易产生电弧,将第一隔弧件安装于动簧片上,更靠近起弧点,更好的阻碍电弧的转移。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单元及继电器,动簧片的外部设置有隔弧结构,隔弧结构能够阻碍电弧转移,从而减少电弧对动簧片烧蚀的风险,实现对动簧片的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套设于所述动簧片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弧件和所述动簧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台阶,用于阻碍电弧转移;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互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台阶和/或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内边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顶面凸出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顶面,使所述立柱的顶面和所述动簧片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立柱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安装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端,所述第一间隙背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为封闭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所述立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通,所述立柱卡接于所述固定部,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的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通,所述立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在所述立柱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缝隙,所述第一导向缝隙用于所述立柱的导向。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动簧片的一侧并能够抵接于所述动簧片,用于所述立柱的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还包括隔弧环,所述隔弧环包裹于所述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端部和所述动簧片的至少部分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底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隔弧环的两端,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连接部。

15.一种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簧片、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隔弧结构,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动簧片的外部,所述隔弧结构用于阻碍电弧转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为所述动簧片的顶面,所述动簧片的顶面设置有隔弧部,所述隔弧部用于阻碍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部为第一隔弧槽;和/或,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互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隔弧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内边缘之间。

19.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短路组件,所述抗短路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吸力,用于抵抗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电动斥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套设于所述动簧片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弧件和所述动簧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台阶,用于阻碍电弧转移;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互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台阶和/或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内边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顶面凸出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端的顶面,使所述立柱的顶面和所述动簧片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立柱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安装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端,所述第一间隙背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为封闭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所述立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通,所述立柱卡接于所述固定部,用于所述第一隔弧件的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谢丰柱王萌陈松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