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387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置有数个门板,相邻门板之间转动连接,还包括上轴承连接杆、下轴承连接杆以及分别安装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中的上轴承与下轴承,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一端与门板宽度方向中心区域固定连接,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将侧门设置为折叠式,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相比于开门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狭窄空间的限制,且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


技术介绍

1、货厢是厢车用于运输货物的装载空间,用于存放和保护货物,以便其能被安全地运输到目的地。

2、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装卸货物,部分厢车往往被设计为具有侧开门的形式。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货物装卸的货厢,通过采用侧开门结构,将货厢的门设计为可上下对开的形式,可以实现完全展开货厢门的功能。

3、但其还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对开门或者单开门式的侧开门结构要求较大的外部空间,在城市狭窄街道或道路等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存在打开受阻甚至无法打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以解决侧开门要求较大外部空间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置有数个门板,相邻门板之间转动连接,还包括上轴承连接杆、下轴承连接杆以及分别安装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中的上轴承与下轴承,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一端与门板宽度方向中心区域固定连接,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3、其有益效果为:在货物的装卸过程中,折叠式的侧门可以将货物从侧面直接装卸,而无需通过货厢后部或顶部的开口,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货物的装卸操作,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此外,将侧门设置为折叠式,将门板折叠至货厢侧壁上,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相比于开门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狭窄空间的限制,且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再者,折叠侧门可以根据货物的尺寸、摆放形式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折叠程度;并且,相对水平方向的设置,侧开门的形式无需考虑水平方向设置所需的限位结构、助力结构等,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开合,增加了在狭窄空间内进行装卸操作的便利性。

4、进一步地,沿上导轨长度方向、于上导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的突起方向指向上导轨宽度方向中心,其中,上轴承为v型槽轴承,安装于第一突起部中。

5、其有益效果为:当v型槽轴承受到轴向负载时,轴承将沿着v型槽的槽壁滑动,由于v型槽和v型槽轴承的形状配合提高了导向能力,因而可以保证轴承的运动方向保持稳定,减小了门板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的抖动或者偏移,提高了门板折叠过程的平滑度、降低了噪音产生,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由于v型槽轴承与v型槽的接触面为斜面,接触面积更大,优化了轴承、上导轨和下导轨的受力条件,降低了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发生破坏的概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6、进一步地,沿下导轨长度方向、于下导轨左右两侧也开设有第一突起部,下轴承为v型槽轴承,安装于第一突起部中。

7、进一步地,沿下导轨长度方向、于下导轨下侧开设有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的突起方向指向门板中心,第二突起部中安装有下轴承。

8、其有益效果为:下轴承通过第二突起部与下导轨的底部相接,可更好地传递门板、合页等上部构件的重力,避免上部构件的重力完全由轴承与第一突起部的连接区域承担,改善了受力条件,减少上导轨以及下导轨的变形和变形差异,提高货厢折叠侧门结构的几何稳定性。

9、进一步地,还包括u型折弯件,其中,下轴承内圈配置有轴芯,轴芯的轴向两端分别与u型折弯件竖直两端转动连接,u型折弯件水平部位与下轴承连接杆靠近下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

10、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引入u型折弯件与下轴承的配合,对受力条件作了进一步优化,使负荷的传递更为合理,可以减少下轴承的应力集中和疲劳损伤,从而延长货厢折叠侧门结构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地,相邻门板之间通过合页实现转动连接。

12、其有益效果为:采用合页连接的门板在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拆卸和安装合页,节省时间和劳力;并且合页的隐藏性较好,提高了门板的美观性。

13、进一步地,合页交错布置于门板前表面和门板后表面。

14、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合页分布安装于门板前表面和门板后表面,可以提高各合页受力的均匀性,避免发生受力均集中于门板前侧或门板后侧的情况,提高货厢折叠侧门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15、进一步地,合页的开合程度为0°至180°。

16、其有益效果为:合页的开合角度调整可以使折叠门的开闭更加灵活,当合页的开合角度较小时,门板之间的连接比较紧密,折叠门在收起时占据的空间较小,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货物装卸,增大货厢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当合页的开合角度较大时,实现货物与外界环境的隔离,保证货物运输的顺利完成。

1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将货厢侧门设置为折叠式,无需占用额外的外部空间,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可应用于狭窄空间,且调节灵活,对异形尺寸或多种尺寸货物的堆叠情况也有很好的适应性;2、通过v型槽轴承与导轨中v型槽的配合,对门板的运动提供更优导向作用的同时,由于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应力更为分散、受力条件更好,保证了结构整体的可靠性;3、引入u型折弯件与下轴承配合,优化了符合的传递,减小了构件发生应力集中或疲劳损伤的概率,从而延长货厢折叠侧门结构的使用寿命;4、通过将合页分布安装于门板前表面和门板后表面,提高了各合页受力的均匀性,进而保证了货厢折叠侧门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置有数个门板,其特征在于:相邻门板之间转动连接,还包括上轴承连接杆、下轴承连接杆以及分别安装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中的上轴承与下轴承,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一端与门板宽度方向中心区域固定连接,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上导轨长度方向、于上导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的突起方向指向上导轨宽度方向中心,其中,上轴承为V型槽轴承,安装于第一突起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下导轨长度方向、于下导轨左右两侧也开设有第一突起部,下轴承为V型槽轴承,安装于第一突起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下导轨长度方向、于下导轨下侧开设有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的突起方向指向门板中心,第二突起部中安装有下轴承,下轴承为V型槽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折弯件,其中,下轴承内圈配置有轴芯,轴芯的轴向两端分别与U型折弯件竖直两端转动连接,U型折弯件水平部位与下轴承连接杆靠近下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门板之间通过合页实现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合页交错布置于门板前表面和门板后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合页的开合程度为0°至1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置有数个门板,其特征在于:相邻门板之间转动连接,还包括上轴承连接杆、下轴承连接杆以及分别安装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中的上轴承与下轴承,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一端与门板宽度方向中心区域固定连接,上轴承连接杆和下轴承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上导轨长度方向、于上导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的突起方向指向上导轨宽度方向中心,其中,上轴承为v型槽轴承,安装于第一突起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厢折叠侧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下导轨长度方向、于下导轨左右两侧也开设有第一突起部,下轴承为v型槽轴承,安装于第一突起部中。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鸣熊坤冉龙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跨越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