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920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涉及模具加工领域,该抛光装置旨在解决现在的模具内腔抛光效率低且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设置于加工台上方的水平面抛光组件和竖直面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水平面抛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水平面抛光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该抛光装置采用水平面抛光组件和竖直面抛光组件之间的活动连接结构可以快速切换使用,配合移位机构,对模具内腔的底平面和纵向侧壁表面均可以实现快速且高质量的自动抛光作业,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抛光模具内腔更加高效;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各抛光组件进行移位,通过工业电脑根据相对应模具抛光后的具体内腔尺寸来调整移位参数,打磨抛光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具抛光主要是针对模具表面磨损以及毛刺的去除作业,使其表面光滑,主要分为外围抛光以及模腔内壁抛光,模具的外立面一般较为规整,可以使用常规的抛光机具打磨,但是模具的模腔内壁因为尺寸狭小,阻碍较多,很难使用抛光机具打磨,现在多使用人工加抛光砂纸进行打磨,抛光效率低且抛光效果不佳。

2、现有公告号为cn21834172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主要针对模具内腔常用人力抛光作业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模具放置板和安装块,模具放置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高频伸缩缸,高频伸缩缸输出端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为正方体结构且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打磨板和抛光板,高频伸缩缸输出端与安装块之间设置有转换机构。本技术将模具放置到模具放置板上,并且利用高频伸缩缸带动安装块进行快速伸缩,可以对模具内侧壁进行抛光处理,无需手持砂纸进行抛光操作,降低了模具内侧壁抛光作业的难度,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

3、因此,针对上述模具内腔狭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设置于所述加工台上方的水平面抛光组件和竖直面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上端左侧安装有一号横向导轨,所述一号横向导轨上端安装有一号横向线性电机,所述一号横向线性电机的外壳上端安装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右端安装有纵向线性电机,所述纵向线性电机的外壳右端安装有二号横向导轨,所述二号横向导轨下端安装有二号横向线性电机,所述二号横向线性电机下方设置有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下端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水平面抛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水平面抛光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设置于所述活动环内侧,所述平衡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设置于所述加工台上方的水平面抛光组件和竖直面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上端左侧安装有一号横向导轨,所述一号横向导轨上端安装有一号横向线性电机,所述一号横向线性电机的外壳上端安装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右端安装有纵向线性电机,所述纵向线性电机的外壳右端安装有二号横向导轨,所述二号横向导轨下端安装有二号横向线性电机,所述二号横向线性电机下方设置有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下端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水平面抛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水平面抛光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设置于所述活动环内侧,所述平衡梁左侧设置有平衡台,所述平衡台下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竖直面抛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右端固定连接有端头座,所述端头座内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设置于所述端头座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立杆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号驱动电机,所述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振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辉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