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盲连接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盲连接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8775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之间形成盲连接的方法,其中,由于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的特定几何形状,引起主第二连接器的位移并且获得与主第一连接器的粗略同轴对准。该方法允许校正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大的未对准,因为在两个连接器的接近期间已经引导了主第二连接器的位移和对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在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之间形成盲连接的方法,其中两个连接器的位置可以自动调节,以使它们彼此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后涉及相应的盲连接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电连接的,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许多电连接器系统包括公电连接器和母电连接器,每个电连接器包括介电壳体和牢固地安装在其中的至少一个电端子。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可以有利地通过自动化机器组装。

2、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当母连接器和/或公连接器容纳在预定容器中并且被那些容器的部分部分地隐藏时,可能需要实现盲连接,盲连接是不需要人类操作者的任何辅助并且可以自动补偿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显著未对准的连接。此外,例如当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彼此不完全平行时,可能需要自动补偿沿插入方向的未对准。

3、盲连接系统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在专利申请ep 0 702 429和de 10201 9 211 563中描述。然而,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盲连接系统不允许克服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大的未对准,例如±4mm的未对准。此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盲连接系统也不允许克服沿着插入方向的未对准。

4、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和一种盲连接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基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的构思,其中由于两个连接器的结构,主第二连接器的位置被自动调节,以便使其沿着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与主第一连接器同轴对准。此外,本专利技术基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的构思,其中主第二连接器的位置通过多个弹性器件自动调节,以便沿着插入方向对准两个连接器,所述多个弹性器件被配置为在主第二连接器上施加补偿力。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盲连接系统,该盲连接系统包括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其中盲连接系统被设计成使得主第二连接器沿着垂直于插入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位移,以便以自动方式同轴地对准它们。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盲连接系统,其包括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其中,多个弹性器件与两个连接器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在主第二连接器上施加补偿力,以使它们对准并使它们彼此平行。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提供主第一连接器,所述主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具有第一倾斜表面;

4、b)提供主第二连接器,所述主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末端,所述第二末端具有第二倾斜表面;

5、c)为所述主第一连接器提供一个或多个销,并且为所述主第二连接器提供一个或多个孔;

6、d)将所述主第二连接器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7、e)沿着插入方向将所述主第二连接器插入所述主第一连接器中,由此在所述主第二连接器上产生第一力,所述第一力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至少一个位移方向的分量,以便使所述主第二连接器沿着所述位移方向位移并引起与所述主第一连接器的粗略同轴对准;

8、f)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销插入所述一个或多个孔中,由此在所述孔上产生第二力,所述第二力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至少一个位移方向的分量,以便使所述孔位移沿着所述位移方向并引起与所述销的精细同轴对准。

9、这种配置的优点在于,它允许克服沿着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的大的未对准。此外,本方法可以在自动过程中进行,所述自动过程中不能通过人工反馈来弥补对准间隙。

10、在本公开中,应当理解,主第一连接器可以是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即它可以包括公电端子或母电端子;取决于主第一连接器的类型,主第二连接器可以是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使得成对的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形成一对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以类似的方式,在本公开中,应当理解,每个辅助第一连接器可以是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即,其可以包括公电端子或母电端子;每个辅助第二连接器可以是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这取决于对应的辅助第一连接器的类型,使得每对辅助第一连接器和辅助第二连接器形成一对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

11、在本公开中,沿着垂直于插入方向的位移方向的同轴对准表示连接器的主轴线在预定范围内沿着这些方向对准,以便确保两个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在粗略同轴对准期间,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的主轴线对准,以便确保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的电触头之间的牢固且稳定的电连接。在精细同轴对准期间,销的主轴线和对应的孔在第二预定范围内对准,以便确保形成在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上的其他电气部件的电触点之间的牢固且稳定的电连接。换句话说,在粗略同轴对准期间,在主第一连接器的主轴线和主第二连接器的主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对于两个连接器的初始位置减小,以便确保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的电触头之间的牢固且稳定的电连接。在精细同轴对准期间,在每个销的主轴线和每个对应孔的主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对于初始配置减小,以便确保在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上形成的其他电气部件的电触点之间的牢固且稳定的电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被设计成在其末端处具有倾斜表面,例如具有倒角,以便在插入步骤期间引起主第二连接器的位移,并且在配合对应的电触头之前对准两个连接器。

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盲连接包括一个接一个地执行的两个步骤:

14、-粗略同轴对准的第一步骤,其通过在主第二连接器的倾斜表面接触主第一连接器的对应倾斜表面时使主第二连接器位移来获得;

15、-精细对准的第二步骤,其在将销插入相应的孔中时通过引起孔的位移来获得。

16、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在主第二连接器位移期间,主第一连接器是固定的。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孔位移期间,一个或多个销是固定的。例如,销可以是主第一连接器的整体部分。

17、根据优选配置,用于精细对准的孔和销可以是仅用于对准目的而提供的孔和销,其不具有任何电连接功能。在使主第一连接器的倾斜表面与主第二连接器的倾斜表面接触之后,由于施加用于将主第二连接器插入到主第一连接器中以便获得电接触的插入力,产生作用在主第二连接器上的第一力。以类似的方式,由于施加用于将销插入到相应的孔中的插入力而产生作用在孔上的第二力。

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主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倾斜表面和主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倾斜表面具有相同的斜率,并且步骤e)通过将主第二连接器滑动到主第一连接器中来执行。

19、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具有相同斜率的事实是有利的,因为它有利于将主第二连接器插入主第一连接器中并有助于产生引起对准的第一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沿着位移方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移包括在0mm与8mm之间,优选地在2mm与6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等于4mm。

20、这种配置的优点在于,它允许自动补偿主第一连接器和主第二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主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111)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所述第二倾斜表面(211)具有相同的斜率,并且所述步骤e)通过将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滑动到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中来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位移方向(x,y)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位移包括在0mm和8mm之间,优选地在2mm和6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等于4mm。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三倾斜表面的第三末端,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四倾斜表面的第四末端,使得所述步骤f)通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滑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上来执行。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相对于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一体式支撑元件(202)发生位移。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8.一种用于实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主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通过联接元件(301、302)连接,并且所述弹性器件(310)布置在所述联接元件(301、30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插入方向(z)的所述位移包括在0mm和8mm之间,优选地在2mm和6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等于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3.一种盲连接系统(1000),包括以下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111)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所述第二倾斜表面(211)具有相同的斜率,以便有利于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滑动到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一连接器(160A、160B),并且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还设置有机械地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的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一连接器(160A、160B)配置为与所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配合;以及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三倾斜表面的第三末端,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四倾斜表面的第四末端,以便有利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滑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能够沿着形成在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一体式支撑元件(202)上的引导器件(261A、261B)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202)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还包括放置在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补偿框架(300),其中所述补偿框架(300)包括多个弹性器件(310),所述多个弹性器件(310)配置为产生补偿力(F3)并引起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插入方向(z)的位移,以便补偿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任何不平行性。

19.一种盲连接系统(1000’),包括以下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1000’),其中,所述补偿框架(300)包括前部件(301)和后部件(302),并且所述弹性器件(310)位于所述前部件(301)和所述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主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111)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所述第二倾斜表面(211)具有相同的斜率,并且所述步骤e)通过将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滑动到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中来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位移方向(x,y)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位移包括在0mm和8mm之间,优选地在2mm和6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等于4mm。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三倾斜表面的第三末端,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四倾斜表面的第四末端,使得所述步骤f)通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滑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上来执行。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相对于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一体式支撑元件(202)发生位移。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8.一种用于实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主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盲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通过联接元件(301、302)连接,并且所述弹性器件(310)布置在所述联接元件(301、30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插入方向(z)的所述位移包括在0mm和8mm之间,优选地在2mm和6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等于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实现盲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3.一种盲连接系统(1000),包括以下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111)和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所述第二倾斜表面(211)具有相同的斜率,以便有利于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滑动到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主第一连接器(100)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一连接器(160a、160b),并且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还设置有机械地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的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一连接器(160a、160b)配置为与所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配合;以及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三倾斜表面的第三末端,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第四倾斜表面的第四末端,以便有利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50)滑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25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盲连接系统(10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第二连接器(260a、260b)能够沿着形成在所述主第二连接器(200)的一体式支撑元件(202)上的引导器件(261a、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斯平西奇F·阿梅里奥A·根塔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意大利经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