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挡渣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挡渣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503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渣装置及应用,所述挡渣装置包括挡渣罩组件和挡渣罩转移组件,所述挡渣罩组件包括挡渣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挡渣罩主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挡渣罩主体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破渣部,所述破渣部为倒锥形或倒锥台,所述圆形开口上设置有锯齿,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挡渣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箍;挡渣罩转移组件包括旋转中心和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转动以将待使用的挡渣罩从待用位转移至工作位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所述旋转中心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性卡箍可拆卸连接的卡接件。本申请中的挡渣装置能够在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的同时,方便操作,便于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渣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在钢铁冶金行业,rh真空炉是重要的二次精炼设备,但其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钢包顶升阶段,容易使钢渣通过浸渍管进入rh真空室内,一方面增加了真空室内结氧化性冷钢渣的几率、加剧了耐材的侵蚀,另一方面钢渣和钢水反应,易产生宏观夹杂物,降低钢水质量。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内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现有减少或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内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底吹破渣撇渣法,如笔者已授权专利“一种减少rh炉及热弯管结冷钢渣的方法”,但此方法有可能使钢水裸露氧化,产生新的夹杂物;二是:顶部破渣撇渣法,如专利cn202116591u-一种挡渣装置,此类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随着处理炉数的增多,上升浸渍管和下降浸渍管间的间距(初始间距约5cm)会被钢渣烧结粘附在一起,导致没有间距,而现有技术挡渣罩均需将浸渍管外径包裹后才能正常使用,因此浸渍管使用几次后就不适用了;2、随着浸渍管外壁不断使用喷补料喷补及所粘附的钢渣越来越多,其外径会越来越大,这进一步说明包裹浸渍管外径型挡渣罩的弊端;3、随着智能化的提高、rh站人员的精简,一般rh站仅有3个人操作(电脑操作、钢包顶升、测温取样),若使用上述装置,每炉钢水均需2个挡渣罩,且需2个人同时操作,这样加上操作室内电脑操作、钢包顶升共2个人,就不得不在rh站设置4个人,造成人员浪费;4、上述挡渣罩需要人工每炉手动手持操作,而手持的方式很难对中,可能影响挡渣效果;同时,劳动人员受高温辐射/对流烘烤,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弱。

3、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挡渣装置及应用,其能够在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的同时,方便操作。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渣装置,包括挡渣罩组件和挡渣罩转移组件,所述挡渣罩组件包括挡渣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挡渣罩主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挡渣罩主体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破渣部,所述破渣部为倒锥形或倒锥台,所述圆形开口上设置有锯齿,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挡渣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箍;

4、挡渣罩转移组件包括旋转中心和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转动以将待使用的挡渣罩从待用位转移至工作位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所述旋转中心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性卡箍可拆卸连接的卡接件。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卡箍包括沿轴向具有一定长度的卡环,所述卡环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卡环环壁的卡口,所述卡口两侧沿卡口设置有导引板,两个所述导引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卡口的方向距离逐渐减小至与卡口的宽度相同;所述卡接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卡口的宽度且所述卡接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旋转臂一侧的所述导引板中部设置有避免卡接件和卡环之间发生轴向位移的限位缺口;和/或,所述卡接件两端均具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箍卡接的卡接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渣罩固定,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卡箍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两侧。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用位上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下方设置有磁力吸罩,所述磁力吸罩用于吸附挡渣罩以实现对挡渣罩的固定。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用位上还设置有用于行驶移动小车的轨道。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臂靠近所述卡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撞击部。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渣罩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破渣部同轴设置的柱形部,所述圆形开口设置在所述柱形部上;

12、和/或,所述挡渣罩组件包括两个通过固定件固定的挡渣罩主体,所述支撑件固定在一个挡渣罩远离另一个挡渣罩的一侧,所述两个挡渣罩之间的距离与所适用的rh真空炉的两个浸渍管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渣罩组件满足:浸渍管使用寿命期内的最大内径≤挡渣罩主体最大处的宽度≤浸渍管初始外径;所述柱形部的高度≤破渣部的高度≤钢包车开至处理位时钢包口平面与浸渍管底端的竖直距离;挡渣罩主体高度+第二连接件高度≥钢包净空高度;钢包车开至处理位时,所述挡渣罩组件在钢水液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钢包内;

14、优选地,所述挡渣罩主体最大处的宽度为600~1200mm,挡渣罩主体高度≤600mm,支撑件的高度≤600mm。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挡渣装置以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待使用的挡渣罩放置在指定的待用位处,驱动转动臂沿旋转中心转动使得弹性卡箍转动至卡接件所在位置并与所述卡接件卡接;

17、继续驱动所述转动臂带动所述挡渣罩转动至工作位,所述工作位位于rh真空炉对应浸渍管的正下方且当挡渣罩位于工作位时破渣部的尖端朝下;

18、将所述钢包车开至处理位并对钢包进行顶升,直至浸渍管插入钢包指定深度处;钢包上升过程中顶部撞到所述转动臂后继续转动,使得所述弹性卡箍与所述卡接件脱扣。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0、本申请中的挡渣装置能够在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的同时,方便操作,便于工业应用。

21、本申请中挡渣罩上的锯齿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钢渣进入浸渍管的量,尤其是在浸渍管运行周期的后期,浸渍管底部凹凸不平的,锯齿结构更能够减少在使用过程中钢渣的进入量,提高其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渣罩组件和挡渣罩转移组件,所述挡渣罩组件包括挡渣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挡渣罩主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挡渣罩主体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破渣部,所述破渣部为倒锥形或倒锥台,所述圆形开口上设置有锯齿,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挡渣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箍包括沿轴向具有一定长度的卡环,所述卡环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卡环环壁的卡口,所述卡口两侧沿卡口设置有导引板,两个所述导引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卡口的方向距离逐渐减小至与卡口的宽度相同;所述卡接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卡口的宽度且所述卡接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旋转臂一侧的所述导引板中部设置有避免卡接件和卡环之间发生轴向位移的限位缺口;和/或,所述卡接件两端均具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箍卡接的卡接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渣罩固定,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卡箍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用位上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下方设置有磁力吸罩,所述磁力吸罩用于吸附挡渣罩以实现对挡渣罩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用位上还设置有用于行驶移动小车的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靠近所述卡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撞击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罩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破渣部同轴设置的柱形部,所述圆形开口设置在所述柱形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罩组件满足:浸渍管使用寿命期内的最大内径≤挡渣罩主体最大处的宽度≤浸渍管初始外径;所述柱形部的高度≤破渣部的高度≤钢包车开至处理位时钢包口平面与浸渍管底端的竖直距离;挡渣罩主体高度+第二连接件高度≥钢包净空高度;钢包车开至处理位时,所述挡渣罩组件在钢水液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钢包内;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挡渣装置以避免钢渣进入RH真空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渣罩组件和挡渣罩转移组件,所述挡渣罩组件包括挡渣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挡渣罩主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挡渣罩主体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破渣部,所述破渣部为倒锥形或倒锥台,所述圆形开口上设置有锯齿,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挡渣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箍包括沿轴向具有一定长度的卡环,所述卡环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卡环环壁的卡口,所述卡口两侧沿卡口设置有导引板,两个所述导引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卡口的方向距离逐渐减小至与卡口的宽度相同;所述卡接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卡口的宽度且所述卡接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旋转臂一侧的所述导引板中部设置有避免卡接件和卡环之间发生轴向位移的限位缺口;和/或,所述卡接件两端均具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箍卡接的卡接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环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渣罩固定,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含哲曾令宇寻忠忠覃小峰余大华刘志龙鲁金龙黄回亮胡现锋黎莉任世岗张小龙徐忠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