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844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特殊钢冶炼领域,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精炼深脱氧;步骤二:LF避免稀土氧化;步骤三:稀土加入;步骤四:连铸无氧化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升效率,(2)降低成本,(3)提高质量,(4)降低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殊钢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稀土元素能够对不锈钢中的夹杂物进行变性,从而提高钢的抗蠕变强度和高温持久性。其次,让稀土占据晶界有效空间,阻止其他杂质的进入,减少有害元素在晶界的偏析。同时稀土还能细化晶粒、控制钢中组织的晶界纯净度。以上特性使其在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但由于稀土ce等元素极易氧化,连铸过程常发生浸入式水口和中包上水口的结瘤,无法实现连续浇铸,增加了钢种生产成本。同时结瘤引发浇铸过程拉速和结晶器液面波动等问题,无法使用自动液控装置且连铸过程需要更换中包下水口,生产操作复杂难度大,同时引起结晶器卷渣、铸坯接痕等质量问题。

3、稀土不锈钢连铸过程结瘤严重,浇注过程只能手动控流,结晶器液面波动大,铸坯卷渣、接痕问题多发,导致轧后夹杂、开裂隐患;结瘤继续恶化,钢流通道过小无法保持液位,浇注过程需更换水口,带来浇注漏钢事故隐患;原工艺只能单浇生产,导致连铸中包耐材浪费、钢水收得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含ce≥0.03%以上的稀土不锈钢连铸结瘤,实现多连浇的方法。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控流,大幅提高结晶器液面稳定性,避免了卷渣、接痕等问题;浇注过程不用换水口,消除了事故隐患;实现了多炉连浇,降低了炼钢生产成本;板坯生产过程稳定,表面及内部质量良好,显著提高稀土不锈钢铸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精炼深脱氧:aod采取还原扒渣后依次加入al丸、低碳石灰和萤石、al粉和ca-si粉,具体步骤为:扒掉90%一次还原过氧渣,先加入al丸,al丸加入量按每吨钢水加5-6kg计算;之后加入低碳石灰和萤石二次造渣,低碳石灰加入量按每吨钢水加10-23kg计算,萤石加入量按每吨钢水加5-12kg计算;再在渣面散加al粉、ca-si粉,al粉加入量按每吨钢水加入0.5-1kg计算,ca-si粉加入量按每吨钢水加入0.3-0.6kg计算;使包中钢水al含量保持在0.10%-0.13%水平,达到钢中o含量≤30ppm;步骤二:lf避免稀土氧化:检验lf入站成分,如果al含量<0.10%,喂入al线2-4m/t进行补充,如果al含量≥0.10%,则不再喂al线;使包中钢水al含量保持在0.10%-0.13%水平;步骤三:稀土加入:采用喂ce线方法进行稀土合金化,喂ce线温度1585-1590℃,喂线速度150m/min,ce线喂入量20-22m/t,之后进行底吹氩气搅拌,均匀钢水成分与温度,强搅拌吹ar流量150-300l/min,时间13-19min,弱搅拌吹ar流量60-140l/min,时间10-20min;步骤四:连铸无氧化保护:中包盖和包沿接触部位用耐火泥全部密封,中包盖塞棒孔、测温孔、加渣孔和注流孔全部用陶瓷纤维板密封,用流量为80-100l/min的氩气进行排空3-5min,连铸过程开浇中包温度范围1500-1510℃,恒拉速过程中包温度范围1485-1500℃。

3、本方法涉及的稀土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为0.03-0.10%;si为1.40-2.00%;mn≤0.80%;p≤0.04%;s≤0.03%;cr为20.00-22.00%;n为0.14-0.20%;ni为10.00-12.20%;稀土ce为0.03-0.0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升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之前,只能组织单浇生产,板坯连铸机合格铸坯产量仅25t/hour,实施本专利技术之后,实现了多连浇生产,板坯连铸机合格铸坯产量42t/hour。(2)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之前,铸坯修磨率在5%以上,实施本专利技术之后,由于表面质量的改善,铸坯修磨率降低至4%。由于实现了连浇生产,耐材成本降低约24元/t。(3)提高质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之前,因更换水口和结晶液面波动造成铸坯卷渣、接痕等缺陷,现废和轧后废品率为6%,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现废和轧废率降低到2%以下。(4)降低风险:本专利技术实施之前,液面波动、卷渣等问题,以及结瘤引起的换水口作业,极易导致漏钢事故,给现场作业人员带来安全风险,同时极大影响生产组织。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全程投用自动液控,大幅提高液面稳定性,有效改善了现场作业条件,消除了作业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涉及的稀土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为0.03-0.10%;Si为1.40-2.00%;Mn≤0.80%;P≤0.04%;S≤0.03%;Cr为20.00-22.00%;N为0.14-0.20%;Ni为10.00-12.20%;稀土Ce为0.03-0.0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ce稀土不锈钢控制连铸结瘤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涉及的稀土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为0.03-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谭建兴段鹏飞李靖宇兰广泽张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