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现有的水下航行器将陆上传统的履带技术用于水下行走,这种水下航行器底盘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履带,履带与爬行表面接触,借助电机提供动力实现前进,后退,转向。借助重力或控制沉浮的推进器实现贴附。
2、专利号为cn202222338517.4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激光器用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和主动轮(200),所述本体(100)的顶部中间贯穿转动连接有安装柱(110),所述本体(100)的内腔顶部中间后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0),所述本体(10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左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0),所述本体(100)前后侧壁左右两侧下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40),所述传动轴(140)的外端与所述主动轮(200)固定连接,前后两侧两个所述主动轮(200)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平衡杆(210),前后两侧两个所述主动轮(200)外侧壁均啮合有履带(220)。
3、履带式的行走机构可以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包括机架、前桥和后桥,其特征在于,前桥包括两个驱动半桥,后桥包括两个从动半桥;机架包括纵梁,两个驱动半桥布置在纵梁前部的两侧,两个从动半桥布置在纵梁后部的两侧;驱动半桥包括驱动轮,两个驱动半桥驱动轮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平面与纵梁轴线的夹角为45°~75°,两个驱动轮轴线的夹角小于180°,两个驱动轮轴线的夹角开口朝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轮包括外轮和内轮,内轮的直径小于外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与纵梁轴线的夹角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包括机架、前桥和后桥,其特征在于,前桥包括两个驱动半桥,后桥包括两个从动半桥;机架包括纵梁,两个驱动半桥布置在纵梁前部的两侧,两个从动半桥布置在纵梁后部的两侧;驱动半桥包括驱动轮,两个驱动半桥驱动轮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平面与纵梁轴线的夹角为45°~75°,两个驱动轮轴线的夹角小于180°,两个驱动轮轴线的夹角开口朝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轮包括外轮和内轮,内轮的直径小于外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与纵梁轴线的夹角为47°~55°,两个驱动轮轴线的夹角为85°~95°;两个驱动半桥对称地布置在纵梁前部的两侧,驱动轮为胶质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半桥包括支架、伺服电机、齿形带驱动装置、驱动轴和两个轴承,齿形带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齿形带,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架上,第一带轮固定在伺服电机轴上,第二带轮固定在驱动轴的中部;两个轴承的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布置在第二带轮的两侧;支架的上部固定在纵梁上,支架的下部包括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两个轴承座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伟杰,黄润光,陈宏,张博,郭婷,泽欣,周海逸,周泽杰,陶佳明,郑泽庭,张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