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350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旨在解决当前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体积较大且更换清洗消音层不便的技术问题,包括进气管、降噪机构及出气管,进气管及出气管相对较远一端均设置有法兰,进气管靠近出气管一端套接有第一斜齿轮;降噪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若干降噪组件及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转动设于进气管上,若干降噪组件呈环形等间距结构转动设于第一安装块上,且第一斜齿轮齿端与若干降噪组件调节端啮合连接,若干降噪组件间隙形成降噪腔,降噪腔分别与进气管及出气管相连通,第二安装块套接于出气管上,且第二安装块靠近第一安装块一侧与若干降噪组件活动端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清晰紧凑、拆卸吸音块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噪,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船舶的广泛运用,随着造船技术的快速发展,减振降噪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例如机舱内的发动机的排气口在排气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针对该问题,通过在排气口和船舷的外排气口之间安装降噪结构,但是现有的部分降噪结构起到的减噪能力不理想,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558402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新能源船机舱的降噪装置,该降噪装置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和11主机的排气管连接,出气口12和船舷外排气口连接。降噪装置包括壳体1,进气口和出气口置于壳体1的两端,出气口12设置的位置高于进气口11的位置。壳体内壁上设有由消音棉制成的消音层。壳体1内设有两个相互连通的消音室,其中第一消音室101设有和进气口11连接的第一消音管21,第二消音室内102设有和出气口12连接的第二消音管22。第一消音管101和第二消音管102呈u型状。u型状的两个消音管增长了路径,提高了降噪的效果。

2、然而在正常使用时,该装置的消音层容易积攒灰尘需要清洗,且消音层使用久了亦需要更换,然而该装置体积较大且不易拆卸,难以更换清洗消音层,造成实用性较低,因而,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且更换清洗消音层方便的船舶机降噪装置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以解决当前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体积较大且更换清洗消音层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包括进气管、降噪机构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气管相对较远一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出气管一端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降噪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若干降噪组件及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转动设于所述进气管上,所述若干降噪组件呈环形等间距结构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一斜齿轮齿端与若干所述降噪组件调节端啮合连接,若干所述降噪组件间隙形成降噪腔,所述降噪腔与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块相连通,所述降噪腔与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块相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块套接于所述出气管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块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侧与若干所述降噪组件活动端活动连接。

3、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中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进气管表面相对所述转槽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进气管表面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位置开设有第二卡接槽。

4、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头部内侧一体连接有环块,所述环块与所述转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头部内侧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所述卡接块与所述滑槽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尾部内侧开设有齿腔,所述第一斜齿轮设于所述齿腔内,所述齿腔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

5、优选地,所述降噪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外侧角部呈对称结构分别固设有连杆a及连杆b,所述连杆a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块尾端延伸至所述齿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a上固设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另一端与所述齿腔齿端啮合连接,所述连杆b上转动设有转球,连接块两端外侧角部开均设有圆弧槽,若干所述圆弧槽头尾连接形成通气孔,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的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连接块内侧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上嵌设有吸音块。

6、优选地,所述吸音块上开设有若干吸音槽,若干所述吸音槽呈线性等间距结构布置,若干所述吸音块上对应的吸音槽头尾连接形成吸音腔,所述吸音腔呈心型结构,若干所述吸音腔相连通。

7、优选地,所述吸音块外侧一端设置有呈弧形的凸起,所述吸音块外侧另一端开设有呈弧形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活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块头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吸音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头端相对所述连杆b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连杆b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转球活动连接。

9、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s1、将进气管上的法兰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发动机的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沿着进气管进入若干吸音块上对应的吸音槽头尾连接形成吸音腔并通过若干相连通的吸音腔,发动机排出的气体被吸音块吸收降噪后从出气管排出;

11、s2、当需要更换或者清洗吸音块时,转动第一安装块,卡接块与第一卡接槽脱离,弹簧缩短,同时卡接块沿着滑槽向内滑动,且卡接块表面随着第一安装块的转动沿着进气管表面转动,环块相对转槽转动,连杆a围绕第一斜齿轮做圆形轨迹转动,直至卡接块转动至第二卡接槽位置时,在弹簧弹性作用力下沿着滑槽向外滑动并与第二卡接槽卡接,于此同时,第二斜齿轮围绕第一斜齿轮转动,连杆a自转,使得连接块随之转动,在此过程中,转球沿着第二环槽转动,连杆b沿着第一环槽转动,凸起与凹槽脱离,取出若干吸音块清洗或者更换,将清洗或者更换的若干吸音块分别嵌入若干连接块内侧开设的嵌槽上,反向转动第一安装块,致使卡接块与第一卡接槽卡接,这时凸起与凹槽连接,实现复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降噪机构,降噪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若干降噪组件及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转动设于进气管上,若干降噪组件呈环形等间距结构转动设于第一安装块上,且第一斜齿轮齿端与若干降噪组件调节端啮合连接,使得转动第一安装块,若干降噪组件同步转动使得若干降噪组件可以同步转动至外侧,方便若干降噪组件吸音端的清洗或者更换,结构紧凑,解决了当前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体积较大且更换清洗消音层不便的技术问题。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块头部内侧相对第一卡接槽位置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卡接块,卡接块与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卡接块与滑槽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且,进气管表面相对转槽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进气管表面相对第一卡接槽位置开设有第二卡接槽,卡接块与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使得转动第一安装块调节卡接块角度时,卡接块与第一卡接槽脱离,弹簧缩短,同时卡接块沿着滑槽向内滑动,且卡接块表面随着第一安装块的转动沿着进气管表面转动,环块相对转槽转动,连杆a围绕第一斜齿轮做圆形轨迹转动,直至卡接块转动至第二卡接槽位置,完成调整,在卡接块与第一卡接槽或者第二卡接槽卡接时,本装置相对稳定,减少第一安装块自转的可能性,使得本装置调节时,仅需转动第一安装块,无需额外固定,调节方便,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型。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吸音块上开设有若干吸音槽,若干吸音槽呈线性等间距结构布置,若干吸音块上对应的吸音槽头尾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降噪机构(2)及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1)及所述出气管(3)相对较远一端均设置有法兰(4),所述进气管(1)靠近所述出气管(3)一端套接有第一斜齿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中部开设有转槽(11),所述进气管(1)表面相对所述转槽(11)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2),所述进气管(1)表面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12)位置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6)头部内侧一体连接有环块(61),所述环块(61)与所述转槽(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6)头部内侧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12)位置开设有滑槽(62),所述滑槽(62)内滑动设有卡接块(63),所述卡接块(63)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2)和所述第二卡接槽(13)卡接配合,所述卡接块(63)与所述滑槽(62)底部通过弹簧(66)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6)尾部内侧开设有齿腔(64),所述第一斜齿轮(5)设于所述齿腔(64)内,所述齿腔(64)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8)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65),所述第一通孔(65)与所述进气管(1)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7)包括连接块(71),所述连接块(71)两端外侧角部呈对称结构分别固设有连杆A(72)及连杆B(73),所述连杆A(72)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块(6)尾端延伸至所述齿腔(64)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块(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A(72)上固设有第二斜齿轮(74),所述第二斜齿轮(74)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74)另一端与所述齿腔(64)齿端啮合连接,所述连杆B(73)上转动设有转球(77),连接块(71)两端外侧角部开均设有圆弧槽(78),若干所述圆弧槽(78)头尾连接形成通气孔,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65)相连通,所述连接块(71)内侧开设有嵌槽(75),所述嵌槽(75)上嵌设有吸音块(7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块(76)上开设有若干吸音槽(761),若干所述吸音槽(761)呈线性等间距结构布置,若干所述吸音块(76)上对应的吸音槽(761)头尾连接形成吸音腔,所述吸音腔呈心型结构,若干所述吸音腔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块(76)外侧一端设置有呈弧形的凸起(762),所述吸音块(76)外侧另一端开设有呈弧形的凹槽(763),所述凸起(762)与所述凹槽(763)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块(8)头端开设有第二通孔(81),所述出气管(3)与所述吸音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81)相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块(8),所述第二安装块(8)头端相对所述连杆B(73)开设有第一环槽(82),所述第一环槽(82)内开设有第二环槽(83),所述第一环槽(82)与所述连杆B(7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槽(83)与所述转球(77)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降噪机构(2)及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1)及所述出气管(3)相对较远一端均设置有法兰(4),所述进气管(1)靠近所述出气管(3)一端套接有第一斜齿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中部开设有转槽(11),所述进气管(1)表面相对所述转槽(11)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2),所述进气管(1)表面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12)位置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6)头部内侧一体连接有环块(61),所述环块(61)与所述转槽(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6)头部内侧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12)位置开设有滑槽(62),所述滑槽(62)内滑动设有卡接块(63),所述卡接块(63)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2)和所述第二卡接槽(13)卡接配合,所述卡接块(63)与所述滑槽(62)底部通过弹簧(66)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6)尾部内侧开设有齿腔(64),所述第一斜齿轮(5)设于所述齿腔(64)内,所述齿腔(64)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8)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65),所述第一通孔(65)与所述进气管(1)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船舶机舱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7)包括连接块(71),所述连接块(71)两端外侧角部呈对称结构分别固设有连杆a(72)及连杆b(73),所述连杆a(72)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块(6)尾端延伸至所述齿腔(64)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块(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a(72)上固设有第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冬林卫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静谧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