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187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包括前框架和后框架,且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设有折叠延伸架,前框架、后框架和折叠延伸架之间形成车体;所述折叠延伸架、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铺设有透风遮阳布,且所述前框架以及后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弹簧减震座,且所述弹簧减震座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且所述前框架上设有伸缩拉手,且所述前框架以及后框架上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覆盖在车体上方的遮雨布;本技术起到了减震的作用,而便于在野外高低不平的地面进行行驶,其中在前框架以及后框架上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覆盖在车体上方的遮雨布,起到了遮阳避雨的作用,这样小朋友在里面也不会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户外推车相关,具体为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


技术介绍

1、当人们去海滩或露营时会携带很多物品,例如冰块、饮料、衣物、冲浪板、帐篷、儿童用品、家庭用毛巾和食物等,在车辆抵达露营位置时,需要将所需的物品从车上运送到露营地点,而一般的推车由于缺乏减震装置,载物之后在粗糙或不平坦的表面行走容易产生颠簸感,并且没有遮阳棚,小盆友坐里面,不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挡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一般的推车由于缺乏减震装置,载物之后在粗糙或不平坦的表面行走容易产生颠簸感,并且没有遮阳棚,小盆友坐里面,不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挡雨的作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包括前框架和后框架,且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设有折叠延伸架,前框架、后框架和折叠延伸架之间形成车体;所述折叠延伸架、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铺设有透风遮阳布,且所述前框架以及后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弹簧减震座,且所述弹簧减震座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且所述前框架上设有伸缩拉手,且所述前框架以及后框架上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覆盖在车体上方的遮雨布。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叠延伸架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且所述第一折叠杆由两个端部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所述第二折叠杆由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一端与前框架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另一端与后框架铰接,且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一端与前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另一端与后框架铰接;且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有定位顶框,且所述定位顶框上设有供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铰接处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铰接处插入的限位腔。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经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设置在第一连杆上,且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供铰接轴的轴端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铰接轴的端部穿过通孔且安装有锁紧块,且所述铰接轴的端部设有防脱块。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还安装有底部托架,前框架和后框架上设有供底部托架插入的插口,且所述底部托架经螺栓分别与前框架和后框架相固定。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设置在前框上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内设有沿定位筒伸缩移动的移动杆,且所述定位筒的外壁上用于对移动杆进行固定的手动定位螺栓。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雨布的四角固定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供伸缩杆的顶端插入的插腔。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体的内腔底部放置有多个托板,且托板之间螺栓相固定。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种户外折叠小推车中前框架、后框架和折叠延伸架之间形成车体,其中在折叠延伸架的折叠作用下,可将前框架、后框架和折叠延伸架合拢在一起,这样有效降低了整体体积,这样方便进行携带;其中在前框架以及后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弹簧减震座,起到了减震的作用,而便于在野外高低不平的地面进行行驶,其中在前框架以及后框架上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覆盖在车体上方的遮雨布,起到了遮阳避雨的作用,这样小朋友在里面也不会闷。

13、1、该种户外折叠小推车中的折叠延伸架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其中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是分离铰接在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的,则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其中车体的顶部固定有定位顶框,且所述定位顶框上设有供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铰接处进行限位的限位块,这样便于对第二折叠杆的折叠拉伸状态进行限位,从而方便将折叠小推车打开,然后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锁紧块锁定在铰接轴上即可,这样从而实现对车体的固定工作,在折叠是时将锁紧块松开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1)和后框架(2),且所述前框架(1)和后框架(2)之间设有折叠延伸架(3),前框架(1)、后框架(2)和折叠延伸架(3)之间形成车体(4);所述折叠延伸架(3)、前框架(1)和后框架(2)之间铺设有透风遮阳布(5),且所述前框架(1)以及后框架(2)的底部均设有弹簧减震座(6),且所述弹簧减震座(6)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7),且所述前框架(1)上设有伸缩拉手(8),且所述前框架(1)以及后框架(2)上设有多个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覆盖在车体(4)上方的遮雨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延伸架(3)包括第一折叠杆(11)和第二折叠杆(12),且所述第一折叠杆(11)由两个端部铰接的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构成,所述第二折叠杆(12)由第三连杆(26)以及第四连杆(27)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11)的一端与前框架(1)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杆(11)的另一端与后框架(2)铰接,且所述第二折叠杆(12)的一端与前框架(1)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杆(12)的另一端与后框架(2)铰接;且所述车体(4)的顶部固定有定位顶框(29),且所述定位顶框(29)上设有供第三连杆(26)以及第四连杆(27)的铰接处进行限位的限位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上设有供第三连杆(26)以及第四连杆(27)的铰接处插入的限位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经铰接轴(17)铰接,且铰接轴(17)设置在第一连杆(13)上,且所述第二连杆(14)上设有与供铰接轴(17)的轴端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铰接轴(17)的端部穿过通孔且安装有锁紧块(19),且所述铰接轴(17)的端部设有防脱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1)和后框架(2)还安装有底部托架(20),前框架(1)和后框架(2)上设有供底部托架(20)插入的插口,且所述底部托架经螺栓分别与前框架(1)和后框架(2)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9)包括设置在前框上的定位筒(21),所述定位筒(21)内设有沿定位筒(21)伸缩移动的移动杆(22),且所述定位筒(21)的外壁上用于对移动杆(22)进行固定的手动定位螺栓(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布(10)的四角固定有连接块(24),且所述连接块(24)内设有供伸缩杆(9)的顶端插入的插腔(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的内腔底部放置有多个托板(28),且托板之间螺栓相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1)和后框架(2),且所述前框架(1)和后框架(2)之间设有折叠延伸架(3),前框架(1)、后框架(2)和折叠延伸架(3)之间形成车体(4);所述折叠延伸架(3)、前框架(1)和后框架(2)之间铺设有透风遮阳布(5),且所述前框架(1)以及后框架(2)的底部均设有弹簧减震座(6),且所述弹簧减震座(6)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7),且所述前框架(1)上设有伸缩拉手(8),且所述前框架(1)以及后框架(2)上设有多个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覆盖在车体(4)上方的遮雨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延伸架(3)包括第一折叠杆(11)和第二折叠杆(12),且所述第一折叠杆(11)由两个端部铰接的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构成,所述第二折叠杆(12)由第三连杆(26)以及第四连杆(27)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11)的一端与前框架(1)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杆(11)的另一端与后框架(2)铰接,且所述第二折叠杆(12)的一端与前框架(1)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杆(12)的另一端与后框架(2)铰接;且所述车体(4)的顶部固定有定位顶框(29),且所述定位顶框(29)上设有供第三连杆(26)以及第四连杆(27)的铰接处进行限位的限位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莆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