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18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卧板、第二卧板和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卧板和第二卧板的倾角,第一卧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约束带,第一卧板通过定位轴与底座的两侧板转动连接,第二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销,所述定位轴和连接销之间转动套设有摆臂连板,第二卧板远离第一卧板的一侧与底座内框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动座。该体位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卧板和第二卧板,利用两者的倾斜使患者能够保持斜坡卧位,以便进行插管操作,第一卧板和第二卧板的交错位置托住患者臀部,再利用约束带的辅助捆绑,可有效防止斜躺易下滑的问题,在插管手术过程使用更加省心、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具体为一种体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气管插管手术中,有很多种头、颈部位置可以改善喉镜置入时看到声带的视野,包括嗅花位、中立“线性”位、斜坡卧位、沙滩椅位,一般需要使用体位固定装置,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5019243u,公开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单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底单的上端面,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固定患儿四肢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用于固定患儿头部的第二固定部。该体位固定装置能够有效的固定患儿的四肢和头部,使患儿处于头正中平卧位,以使其能够有效暴露操作部位,并避免消毒区域被污染的情况发生,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手术,且使x线拍片定位更加的准确。

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方案不适用气管插管,特别是当患者为新生儿的情况,常采用斜坡卧位插管,新生儿睡在斜坡的病床上,老是往下滑,新生儿不像大人或大小孩那样,体型较大,能够自己控制下滑,基于此,现有的体位固定装置不能很好的解决下滑的问题,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位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卧板、第二卧板和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卧板和第二卧板的倾角,第一卧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约束带。

3、第一卧板通过定位轴与底座的两侧板转动连接,第二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销,所述定位轴和连接销之间转动套设有摆臂连板,第二卧板远离第一卧板的一侧与底座内框滑动连接。

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螺纹安装在底座的内部,调节螺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两个滑动座,两个滑动座的上表面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两个滑动座上分别螺纹安装有锁紧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锁紧旋钮,第一调节块与第一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斜撑板,第二调节块和所述连接销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斜撑板。

5、优选的,所述第二卧板靠近第一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托座,托座为柱型结构,托座的外轮廓高于第二卧板的上表面。

6、优选的,所述约束带为两个,两个约束带的一端均与第一卧板固定连接,两者的另一端对接在一起,并固定安装在托座的上表面。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卧板远离第一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第一滑槽的内壁滚动。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槽,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块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t型槽内。

10、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体位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卧板和第二卧板,利用两者的倾斜使患者能够保持斜坡卧位,以便进行插管操作,第一卧板和第二卧板的交错位置托住患者臀部,再利用约束带的辅助捆绑,可有效防止斜躺易下滑的问题,在插管手术过程使用更加省心、便捷。

13、2.该体位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滑动座,以及在滑动座上滑动安装有可调节的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通过调整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位置,可调整第一卧板、第二卧板的初始倾斜角度,利用摇转调节螺杆,能够调节第一卧板、第二卧板保持平卧位或斜坡卧位,达到方便调节的效果,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卧板(2)、第二卧板(3)和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卧板(2)和第二卧板(3)的倾角,第一卧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约束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卧板(3)靠近第一卧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托座(13),托座(13)为柱型结构,托座(13)的外轮廓高于第二卧板(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4)为两个,两个约束带(4)的一端均与第一卧板(2)固定连接,两者的另一端对接在一起,并固定安装在托座(13)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4),第二卧板(3)远离第一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第一滑槽(14)的内壁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一调节块(9)和第二调节块(10)均与所述第二滑槽(1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8)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槽(16),第一调节块(9)和第二调节块(10)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T型块(17),所述T型块(17)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调节块(9)和第二调节块(10)的T型槽(16)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卧板(2)、第二卧板(3)和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卧板(2)和第二卧板(3)的倾角,第一卧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约束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卧板(3)靠近第一卧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托座(13),托座(13)为柱型结构,托座(13)的外轮廓高于第二卧板(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4)为两个,两个约束带(4)的一端均与第一卧板(2)固定连接,两者的另一端对接在一起,并固定安装在托座(13)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王玲珍罗亚凤赵晓娴曾玉桂吉初灵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