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6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吲哚菁绿和PLGA,吲哚菁绿负载于PLGA中,形成可注射复合微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示踪定位和光热化疗功能,其在胃癌综合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实现对区域淋巴结进行定位,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同时对残存转移淋巴结和残存癌灶进行治疗,提高对原发肿瘤的根治程度,有效控制术后残存转移淋巴结及残存癌灶,达到有效抑制肿瘤复发以及提高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尤其涉及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热疗是将目标组织暴露在热的环境中,直接杀死目标组织,或者让目标组织在热效应作用下对其他治疗方式更加敏感(如对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纳米热疗可以使到达肿瘤内部的纳米材料在外部物理刺激下产生热效应,从而使热能聚焦到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热疗包括光热疗和磁感应热疗。

2、纳米光热疗是利用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光(nir)的激发下产生热效应,在肿瘤部位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近红外激光能够精确控制照射目标区域,可以在术中辅以光热疗手段,利用光热疗高效率和局部治疗的特点,有效清除手术后极微小的微观残余灶,亦可清除隐藏在瘤床附近正常组织中没有被发现的小灶。纳米光热材料的种类颇多,包括纳米金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石墨烯颗粒等。

3、其中,吲哚菁绿(icg)是一种经fda认证的近红外荧光染料,被广泛用于肿瘤光热疗。有文献表明,负载icg的纳米材料对icg分子的成像及光热治疗效应具有增强及放大作用,可以对残存转移淋巴结以及残存癌灶进行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打开植入剂制药机电源后,设置4段温度为65℃,85℃,85℃,70℃,开启加热,打开制冷机开关和冷水泵开关,设置冷却水温度为20℃,预热1h后将混料加至料斗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加料方法为在挤出过程中使用药勺分多次缓缓加入料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植入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打开植入剂制药机电源后,设置4段温度为65℃,85℃,85℃,70℃,开启加热,打开制冷机开关和冷水泵开关,设置冷却水温度为20℃,预热1h后将混料加至料斗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加料方法为在挤出过程中使用药勺分多次缓缓加入料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植入剂制药机挤出螺杆转速r初始设置为8rpm,开始出料后至稳定挤出时设置为4~5rpm,挤出快结束时可逐步加速至20~25r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plga为载体的吲哚菁绿微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粒子和小块在不锈钢试管中的高度不超过管高度的1/3,冰柜预冻温度为-20℃。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井泉陈铭哲曹坤张彦志张俊伟黄克祥焦斌琪梁月祥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