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15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5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包括:终端设备本体、表带、按键本体、活动销和驱动部,所述表带上设置有限位块与限位柱,所述按键本体、所述活动销和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内部,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限位块卡接,以用于固定所述表带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所述活动销与所述限位柱卡接,并用于固定所述按键本体,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销锁紧和/或解锁所述按键本体,本申请通过按键本体以及活动销对表带实现了二级锁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表带与终端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表带长时间使用后由终端设备本体上脱落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终端,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终端。


技术介绍

1、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广义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变化,智能穿戴设备在穿戴至手腕上时,需配合有表带进行穿戴,但现有的表带与智能穿戴设备在连接时,通常使用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智能穿戴设备对表带之间不具备其他锁紧装置,因此上述的连接方式会导致表带与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稳定性下降,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表带与智能穿戴设备之间发生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终端,用于提升表带与智能穿戴设备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出现表带与智能穿戴设备之间脱落的现象。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包括:终端设备本体、表带、按键本体、活动销和驱动部;

4、所述表带上设置有限位块与限位柱,所述按键本体、所述活动销和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内部,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限位块卡接,以用于固定所述表带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所述活动销与所述限位柱卡接,并用于固定所述按键本体,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销锁紧和/或解锁所述按键本体。

5、本申请在表带与终端设备本体之间增加设置有用于使两者连接的按键本体、活动销和驱动部,表带在安装至终端设备本体上时,其中的按键本体用于与对表带上的限位块进行卡接,进而按键本体实现对表带的初步锁紧,在此基础上,表带上还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与活动销卡接,且活动销在于限位柱卡接的同时,活动销也会将按键本体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从而使得按键本体在活动销与限位柱未解除锁定时,按键本体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即,表带无法由终端设备本体上进行拆卸,进而的,本申请通过按键本体以及活动销对表带实现了二级锁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表带与终端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表带长时间使用后由终端设备本体上脱落现象的发生。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块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按键本体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所述限位柱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限位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销为u型结构,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活动销的侧壁相接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终端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插销,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始终对所述按键本体施加朝向所述限位孔的作用力,以驱动所述插销始终位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活动销上,并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对所述活动销施加朝向所述限位柱的作用力。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块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限位块一一对应,且所述终端设备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柱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与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本体还包括按压部,所述终端设备本体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按压部的避让槽,且所述按压部用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所述插销与所述限位孔、所述活动销与所述限位柱之间相向运动,以用于解除所述按键本体对所述表带之间的锁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铁,所述活动销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侧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性件之间配合,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本体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柱的避让孔,当所述表带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处于锁紧工位时,所述限位柱依次贯穿所述容纳孔、所述避让孔,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活动销配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按键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片的安装槽,所述弹片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销的外侧周面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本体、表带、按键本体、活动销和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块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按键本体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所述限位柱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销为U型结构,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活动销的侧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终端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插销,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始终对所述按键本体施加朝向所述限位孔的作用力,以驱动所述插销始终位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活动销上,并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对所述活动销施加朝向所述限位柱的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块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限位块一一对应,且所述终端设备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柱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与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还包括按压部,所述终端设备本体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按压部的避让槽,且所述按压部用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所述插销与所述限位孔、所述活动销与所述限位柱之间相向运动,以用于解除所述按键本体对所述表带之间的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铁,所述活动销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侧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性件之间配合,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柱的避让孔,当所述表带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处于锁紧工位时,所述限位柱依次贯穿所述容纳孔、所述避让孔,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活动销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按键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片的安装槽,所述弹片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销的外侧周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本体、表带、按键本体、活动销和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块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按键本体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所述限位柱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活动销配合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销为u型结构,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活动销的侧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终端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插销,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始终对所述按键本体施加朝向所述限位孔的作用力,以驱动所述插销始终位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活动销上,并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对所述活动销施加朝向所述限位柱的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印波刘皓侯爱银牛晨宋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