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01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两块面板受压缩导向机构的约束而相对靠近或远离;两块面板之间还设有厚度复位件,该厚度复位件带动两块面板相互远离;在任一面板的外侧还设有两块拓展翼板,两块拓展翼板沿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拓展翼板分别沿垫本体的左右方向与其滑动装配,两块拓展翼板分别与导向主体连接并与其同步联动。采用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作为靠背功能使用的垫本体能在受到乘客倚靠压力时,自动压缩其厚度、并同步扩展其支撑面积,从而为用户提供极致便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童安全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增高垫。


技术介绍

1、汽车自带的安全带是针对成人的身高体型设计,由于身高原因,儿童只有在身高1.4m(约12岁左右)以上才能使用车载安全带。为此,市场匹配有group23组的儿童安全座椅,通常适用年龄3-12岁的孩子,其通过在原有的成人乘坐位上加装儿童座椅,将其转换为儿童乘坐位。儿童安全座椅的主要用处就是将儿童的乘坐位置抬高,避免安全带勒着脖子和腹腔。group23组的儿童安全座椅有多种形式,总的来说分为高背增高座椅、矮背增高垫和单底座增高垫,其中:

2、高背增高座椅除了用于抬升儿童乘坐位置的增高垫之外,还配置有头枕和侧翼,其对侧碰有更好的保护效果,产品由i-size认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但其价格较贵,且产品重量(约8-9kg)和体积较大,占用车内空间多;特别是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的拆装切换费时、费力。

3、矮背增高垫的产品比较轻便(约5kg),包括用于抬升儿童乘坐位置的增高垫和腰部支撑,因而具备一定舒适性,其体积较小,占用车内空间较少,价格也相对便宜;但其没有侧保护和i-size认证。且矮背增高垫在安装后也会占用一个成人座位,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的拆装切换也较为费时、费力。

4、单底座增高垫的产品非常轻便(2-3kg),整体来看,其主体为具有抬升儿童乘坐位置的增高垫,并与汽车座椅通过标准接口连接;单底座增高垫具有体积较小,占用车内空间较少,价格非常便宜的优点;但其也没有侧保护和i-size认证,更没有腰部支撑,舒适性较差。对于设置单底座增高垫的位置,其较高的乘坐位置抬升同样不便于成人乘坐,在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进行切换时,也需要将其拆装。

5、根据对以上3种类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分析不难看出,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均存在其占用成人乘坐位形成儿童乘坐位之后,无法在两种乘坐位之间进行快速、简便切换的技术问题;而明显的是,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是市场长久存在的实际需求。

6、对于其中的单底座增高垫来说,由于其结构在三种儿童座椅中相对简单,因而将其在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技术可行性相对更高。现有技术中有可折叠的高背增高座椅,其坐垫部位能相对于靠背翻转而折叠,从而起到方便高背增高座椅收纳的作用。坐垫部位的翻转折叠为单底座增高垫的快速切换提供了参考。

7、研究人员拟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增高垫翻转贴靠在汽车自身座椅靠背上形成成人乘坐位,此时的增高垫转换成腰托,由此将对应部位的汽车座椅形成儿童乘坐位或成人乘坐;但简单采用增高垫翻转切换方案,仍面临至少以下技术问题:

8、①、由于增高垫厚度普遍较厚,将其直接翻转切换作为成人腰托时的厚度偏大,侵占成人的背部依靠空间,因而有必要对此时的增高垫(腰托)的厚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9、②、增高垫的宽度相对较窄,将其直接翻转切换作为成人腰托时对乘客的支撑面积是固定不变的,而由于乘客的个体身材存在差异,其对背部/腰部所需的支撑面积也不同,导致其不能满足部分身材健壮乘客的依靠需求。

10、③、将增高垫翻转切换作为儿童安全座垫时,第①点中调整的厚度如何复原且保持,以使其能有效支撑儿童乘坐。

11、在进一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①、②时,此时的增高垫形式上已经形成了竖向放置的腰托(或称之为靠垫、腰垫或其他名字),如果将腰托的厚度调节和宽度调节分为两个独立的步骤进行,虽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但对简化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而言仍显不足。

12、有鉴于此,有必要将腰托的厚度调节步骤和宽度调节步骤相联动,使乘客倚靠腰托后,通过与倚靠压力响应而自动减小厚度、同时增加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厚度调接-支撑面积调节相联动的靠垫,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

3、所述压缩导向机构包括导向主体和导向活动部,所述导向主体和所述导向活动部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面板,两块所述面板受所述压缩导向机构的约束而相对靠近或远离;

4、在任一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两块拓展翼板,两块所述拓展翼板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分别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与其滑动装配;

5、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分别与所述导向主体连接并与其同步联动;

6、两块所述面板相互靠近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同步外扩;

7、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同步回收。

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效果是,乘客乘坐时倚靠面板对其施加压力,在压力与厚度复位件提供的反向恢复力共同作用下调节靠垫的厚度,一方面减小对成人乘客背部空间的侵占;另一方面能为乘客背部提供弹性支撑感。而拓展翼板与导向主体联动,以随靠垫的厚度减小而外扩,随随靠垫的厚度增大而回收,不需单独调节拓展翼板,具有极致便捷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主体(31)包括两个导向连杆(3b),所述导向活动部(32)包括两个导向滑块(3a),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分别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滑动装配于对应所述面板的内侧,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一一对应,所述导向连杆(3b)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铰接,所述导向连杆(3b)的另一端与对向的所述面板的内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之间还设有连杆同步转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还包括两个稳定连杆(34),两个所述稳定连杆(34)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所述稳定连杆(34)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连杆(3b)铰接,所述稳定连杆(34)的另一端与设有所述导向滑块(3a)的所述面板的内侧铰接,所述同步齿轮(33)固定在所述稳定连杆(34)与对应所述面板的铰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还设有厚度复位件(50),该厚度复位件(50)具有带动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滑动装配有所述导向滑块(3a)的所述面板上设有两个条形让位缺口,两个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滑块(3a)通过对应的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伸至对应的所述面板的外侧,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一一对应,所述拓展翼板(15)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的所述面板的外侧面对应两个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设有翼板容置区,所述拓展翼板(15)收回后落入对应的所述容置区,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与所述容置区一一对应,所述条形让位缺口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开设于对应的所述容置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本体内设有作用于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的厚度锁定机构(40),该厚度锁定机构(40)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的运动或停止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包括锁头(41)和锁具(42),所述锁头(41)沿滑动装配在所述垫本体内,所述锁具(42)设于所述导向活动部(32)上,所述锁头(41)朝向所述锁具(42)移动而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锁定并停止运动,所述锁头(41)远离所述锁具(42)移动而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解锁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上沿其左右方向设有水平翻转轴(11),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与所述垫本体转动装配,在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两端固定有儿童座椅标准连接件(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主体(31)包括两个导向连杆(3b),所述导向活动部(32)包括两个导向滑块(3a),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分别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滑动装配于对应所述面板的内侧,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一一对应,所述导向连杆(3b)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铰接,所述导向连杆(3b)的另一端与对向的所述面板的内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之间还设有连杆同步转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还包括两个稳定连杆(34),两个所述稳定连杆(34)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所述稳定连杆(34)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连杆(3b)铰接,所述稳定连杆(34)的另一端与设有所述导向滑块(3a)的所述面板的内侧铰接,所述同步齿轮(33)固定在所述稳定连杆(34)与对应所述面板的铰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还设有厚度复位件(50),该厚度复位件(50)具有带动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滑动装配有所述导向滑块(3a)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少军赵建伟杨盛权
申请(专利权)人:唛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