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及玫瑰红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及玫瑰红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93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及玫瑰红茶,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取;S2预处理,将S1步骤中采取的花瓣通过高压静电场进行预处理;S3萎凋,将经过S2步骤预处理后的花瓣薄摊于萎凋设备上,进行加温萎凋;S4揉捻,将经过加温萎凋后的花瓣进行摊放回潮,回潮后,对花瓣进行至少两次揉捻;S5变温发酵,将经过揉捻的花瓣先进行高温发酵,再进行低温发酵;S6后处理,将经过变温发酵的花瓣通过干燥、精制和提香后,得到玫瑰红茶。其目的在于,使玫瑰红茶能够降低其内酸、涩味物质的含量,并形成多种风味物质,在保留特有浓郁玫瑰花香的同时,又获得了甘醇、鲜爽、顺滑、有厚度的独特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制品,尤其涉及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及玫瑰红茶


技术介绍

1、茶在世界上广泛流行并消费了数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物质,是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绿色、健康理念的饮品。

2、我国玫瑰市场主要是玫瑰花初加工的低端市场,而深加工的高端产品占市场份额较少,玫瑰红茶的开发利用是玫瑰花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落叶丛生灌木,是食药兼用的花卉,是常用的茶叶拼和材料,也是常用的红茶原料。据现代药理分析,玫瑰鲜花中富含蛋白质、脂质、淀粉、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还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玫瑰花含有挥发油、酯类、苯乙醇、橙花醇、有机酸、红色素、黄色素、蜡质、胡萝卜素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利尿、调经止痛和软化心脑血管等功效。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日用化学等领域。

3、目前市场上的玫瑰红茶主要是直接烘干的花蕾茶和花冠茶,口感较为单一,虽香气中有浓郁的玫瑰花香,但滋味单薄,受众面小,需要有一款产品打破玫瑰红茶只能用烘干工艺的固有印象,丰富玫瑰红茶的产品类型,提高玫瑰的附加值,促进玫瑰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及玫瑰红茶,使玫瑰红茶能够降低其内酸、涩味物质的含量,并形成多种风味物质,在保留特有浓郁玫瑰花香的同时,又获得了甘甜、鲜爽、顺滑、有厚度的独特口感。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采取,选取3-5月份花期的重瓣红玫瑰,重瓣红玫瑰处于成熟期,将花瓣从花冠上取下;

5、s2预处理,将s1步骤中采取的花瓣通过高压静电场进行预处理;

6、s3萎凋,将经过s2步骤预处理后的花瓣薄摊于萎凋设备上,进行加温萎凋;

7、s4揉捻,将经过加温萎凋后的花瓣进行摊放回潮,回潮后,对花瓣进行至少两次揉捻;

8、s5变温发酵,将经过揉捻的花瓣先进行高温发酵,再进行低温发酵;

9、s6后处理,将经过变温发酵的花瓣通过干燥、精制和提香后,得到玫瑰红茶。

10、在本方案中,重瓣红玫瑰选用平阴重瓣红玫瑰,品种选用丰花,成熟标准为半开伞状呈现的鲜花冠,其以浓香型玫瑰著称,精油出油率高,其花瓣含有多种酸、涩味物质。

11、通过上述加工方法,使玫瑰红茶内的酸、涩物质的含量能够有效降低,并形成多种风味物质,在保留特有浓郁玫瑰花香的同时,又获得了甘甜、鲜爽、顺滑、有厚度的独特口感。

12、作为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在进行高压静电场处理时,将花瓣摊放于高压静电场装置中,于电场强度为100-500kv/m的条件下,间歇处理至少两次。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花瓣在高压静电装置中摊放厚度为3-5cm,电场强度为200-250kv/m的条件下,处理30min,第一次处理后,间隔2h,再次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处理;在间隔期间,将花瓣翻转一次,并摊薄至1-2cm。

14、由于玫瑰花瓣表面有较厚蜡质性疏水膜,传统萎凋失水速率较慢(20h以上),通过对花瓣进行高压静电处理,使花瓣表面的蜡质性疏水膜被初步破坏,使花瓣表面的膜的通透性提高,促进花瓣内水分的散失和内质成分的转化,一方面,能够加速萎凋过程,另一方面,有助于花瓣内多种物质形成多种风味。

15、作为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加温萎凋时,先将花瓣摊放,摊放厚度为1-4cm,设置萎凋环境温度为35℃-45℃,萎凋2-6h,萎凋后花瓣的含水量为55-65%。

16、进一步优选的,摊放厚度为2-3cm,萎凋时间为3h,萎凋后的花瓣含水量为60%±2%。

17、通过加温萎凋,能够进一步控制花瓣内的含水量,进一步促进花瓣内质成分的转化。

18、作为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揉捻时,压力按照轻重轻的原则,第一次揉捻时,先空揉10-15min,加压轻揉5-10min,加重压20-30min,加重压时交替加压,最后不加压空揉5-10min;第一次揉捻完后,解块筛分;第二次揉捻时,先空揉5-10min,重压揉15-20min,再空揉10-15min,第二揉捻完成后,解块筛分。

19、进一步优选的,在揉捻前,进行摊放回潮的过程中,将萎凋后的花瓣进行打堆回潮,打堆高度为30-40cm,回潮时间30-50min,使花瓣回潮变软,利于揉捻、减少揉捻过程中的断碎,提高制率。

20、本方案中,选用两次揉捻,通过两次揉捻,能够有助于花瓣细胞充分破碎,条索更加紧细,为后续的发酵步骤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奠定基础,使成品茶外形更优美,香气更馥郁,滋味更甘醇。

21、作为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高温发酵时,环境温度为40℃-45℃,时间为1-1.5h;低温发酵时,环境温度为30℃-35℃,时间为1.5-2h;所述变温发酵过程中,环境湿度为90%以上,且每隔0.5h进行翻动1次。

22、通过先高温发酵,再进行低温发酵,能够使花瓣中风味物质的形成更充分。

23、作为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后处理还包括毛火步骤和真空脉动湿闷黄步骤,所述毛火步骤和真空脉动湿闷黄步骤依次进行,且在干燥之前进行。

24、作为优选的,毛火步骤具体步骤包括:将变温发酵完成后花瓣,进行高温快速毛火,毛火温度100℃-120℃,时间持续5-10min;烘至有明显的刺手感,含水量20-25%。

25、作为优选的,所述真空脉动湿闷黄步骤具体包括:将毛火步骤后的花瓣,堆状置于脉动式真空干燥机内,进行湿闷黄处理,所述湿闷黄处理条件为:干燥机箱内温度为40-45℃,真空度为80-95kpa,每次脉动的真空保持时间5-10min,湿闷黄时间为1.5-2h。

26、通过毛火步骤和真空脉动湿闷黄,能够使花瓣中的风味物质保存在花瓣中,并进一步降低花瓣中的酸、涩物质,使滋味更加甘醇、有厚度,同时使花瓣保存浓郁的玫瑰花香味。

27、作为优选的,所述s6后处理步骤中,干燥过程包括初烘步骤和足火步骤,所述初烘步骤包括条形玫瑰红茶初烘步骤和卷曲形玫瑰红茶滚炒步骤;

28、所述足火步骤具体包括:将经过初烘步骤的玫瑰红茶放凉回潮20-30min后,再进行足干干燥,足干温度75-80℃,时间40-60min。

29、进一步优选的,条形玫瑰红茶初烘步骤具体包括:将玫瑰花瓣置于温度100℃-120℃的烘干机内;烘烤5-10min,烘至含水量10-15%。

30、进一步优选的,卷曲形玫瑰红茶滚炒步骤具体包括:将玫瑰花瓣置于温度150-180℃的炒锅内,持续时间3-5min,循环滚炒做卷曲形,炒至含水量10-15%。

31、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玫瑰红茶进行初烘,初烘后在进行足干,能够使不同类型的玫瑰红茶具有良好的甘醇、鲜爽、顺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在进行高压静电场处理时,将花瓣摊放于高压静电场装置中,于电场强度为100-500kV/m的条件下,间歇处理至少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瓣在高压静电装置中摊放厚度为3-5cm,在电场强度为200-250kV/m的条件下,处理30min,第一次处理后,间隔2h,再次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处理;在间隔期间,将花瓣翻转一次,并摊薄至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加温萎凋时,先将花瓣摊放,摊放厚度为1-5cm,设置萎凋环境温度为35℃-45℃,萎凋2-6h,萎凋后花瓣的含水量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揉捻时,压力按照轻重轻的原则,第一次揉捻时,先空揉10-15min,加压轻揉5-10min,加重压20-30min,加重压时交替加压,最后不加压空揉5-10min;第一次揉捻完后,解块筛分;第二次揉捻时,先空揉5-10min,重压揉15-20min,再空揉10-15min,第二揉捻完成后,解块筛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高温发酵时,环境温度为40℃-45℃,时间为1-1.5h;低温发酵时,环境温度为30℃-35℃,时间为1.5-2h;所述变温发酵过程中,环境湿度为90%以上,且每隔0.5h进行翻动1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后处理还包括毛火步骤和真空脉动湿闷黄步骤,所述毛火步骤和真空脉动湿闷黄步骤依次进行,且在干燥之前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脉动湿闷黄步骤具体包括:将毛火步骤后的花瓣,堆状置于脉动式真空干燥机内,进行湿闷黄处理,所述湿闷黄处理条件为:干燥机箱内温度为40-45℃,真空度为80-95Kpa,每次脉动的真空保持时间5-10min,湿闷黄时间为1.5-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后处理步骤中,干燥过程包括初烘步骤和足火步骤,所述初烘步骤包括条形玫瑰红茶初烘步骤和卷曲形玫瑰红茶滚炒步骤;

10.一种玫瑰红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在进行高压静电场处理时,将花瓣摊放于高压静电场装置中,于电场强度为100-500kv/m的条件下,间歇处理至少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瓣在高压静电装置中摊放厚度为3-5cm,在电场强度为200-250kv/m的条件下,处理30min,第一次处理后,间隔2h,再次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处理;在间隔期间,将花瓣翻转一次,并摊薄至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加温萎凋时,先将花瓣摊放,摊放厚度为1-5cm,设置萎凋环境温度为35℃-45℃,萎凋2-6h,萎凋后花瓣的含水量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揉捻时,压力按照轻重轻的原则,第一次揉捻时,先空揉10-15min,加压轻揉5-10min,加重压20-30min,加重压时交替加压,最后不加压空揉5-10min;第一次揉捻完后,解块筛分;第二次揉捻时,先空揉5-10min,重压揉15-20min,再空揉1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旺唐华李益张杏民张凡安祁丹丹贾厚振陆敏石亚丽岳林宋鲁彬赵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