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92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包括竖向安装在建筑上下层梁之间且沿横向分布的多根钢柱,在部分相邻钢柱之间设有预留窗洞,在相邻钢柱之间的其他区域安装有多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本技术结合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等相关要求和实际建筑情况,首先将洞口尺寸标准化,综合考虑外围护条板和主体的钢柱的安装和受力情况,将条板横竖结合安装,将外围护条板之间的缝隙的处理完善;解决了条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条板与窗口的连接、条板之间漏水的问题,和外围护条板会存在开槽开洞情形对安全的影响、现场标准化、快速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围护板材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围护结构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因此,目前的一部分建筑使用了条板结构,常见的条板有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等,其宽度通常为600mm,长度为3000mm,厚度为100mm或150mm或200mm等。目前,在外围护系统安装中需要将条板用机械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结构梁或柱上,条板的安装一般包括横向或竖向安装,常见的做法为将条板竖向安装,安装时需要将条板立起,条板板缝有约3.0米高,即使在板缝处设计有料浆处理,现场也不好控制,造成条板的缝隙不密实,经常出现漏水情形;同时外围护结构移交后,外围护条板会存在开槽开洞情形,容易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在遇见有窗洞口时,竖向条板极难安装,且存在条板沿着高度方向进行切割情形,此处若切割到钢筋,容易对条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条板安装不方便、条板密封处理难、外围护条板会存在开槽开洞情形容易影响安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包括竖向安装在建筑上下层梁之间且沿横向分布的多根钢柱,在部分相邻钢柱之间设有预留窗洞,用于安装窗户,并在预留窗洞的上边线处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与钢柱连接,并在横梁上侧安装有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砌块;在相邻钢柱之间的其他区域安装有多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每一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至少与两根钢柱连接;其中,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的边缘与预留窗洞的下边线或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具有间距,在该间距内砌筑有砌块,且横向外围护条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相邻,竖向外围护条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相邻。

4、作为优化,不同位置的预留窗洞具有相同的高度,并在横向上对齐。

5、作为优化,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和竖向外围护条板均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或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的条板。

6、作为优化,靠近预留窗洞的钢柱与预留窗洞的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的距离为0.5m-1m。

7、作为优化,相邻外围护条板之间具有缝隙,并在该缝隙内设有多个垫块,且在该缝隙中填充有砂浆或密封胶。

8、作为优化,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的边缘与预留窗洞的下边线或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的间距宽度为100mm-300mm。

9、作为优化,所述横梁采用l形角钢,其一支板与预留窗洞的上边线平齐。

10、作为优化,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安装在钢柱的外侧,并在钢柱的里侧设有内墙板,在内墙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之间设有保温层。

11、作为优化,当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越过钢柱时,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外侧立面;当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的接缝正对于钢柱,或时,该接缝两侧的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通过连接螺栓和角钢连接件固定在钢柱的横向两侧立面。

12、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结合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等相关要求和实际建筑情况,首先将洞口尺寸标准化,综合考虑外围护条板和主体的钢柱的安装和受力情况,将条板横竖结合安装,将外围护条板之间的缝隙的处理完善;解决了条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条板与窗口的连接、条板之间漏水的问题,和外围护条板会存在开槽开洞情形对安全的影响、现场标准化、快速施工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安装在建筑上下层梁之间且沿横向分布的多根钢柱,在部分相邻钢柱之间设有预留窗洞,用于安装窗户,并在预留窗洞的上边线处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与钢柱连接,并在横梁上侧安装有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砌块;在相邻钢柱之间的其他区域安装有多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每一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至少与两根钢柱连接;其中,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的边缘与预留窗洞的下边线或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具有间距,在该间距内砌筑有砌块,且横向外围护条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相邻,竖向外围护条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不同位置的预留窗洞具有相同的高度,并在横向上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和竖向外围护条板均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或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预留窗洞的钢柱与预留窗洞的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的距离为0.5m-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外围护条板之间具有缝隙,并在该缝隙内设有多个垫块,且在该缝隙中填充有砂浆或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的边缘与预留窗洞的下边线或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的间距宽度为100mm-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采用L形角钢,其一支板与预留窗洞的上边线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安装在钢柱的外侧,并在钢柱的里侧设有内墙板,在内墙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之间设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越过钢柱时,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外侧立面;当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的接缝正对于钢柱时,该接缝两侧的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通过连接螺栓和角钢连接件固定在钢柱的横向两侧立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安装在建筑上下层梁之间且沿横向分布的多根钢柱,在部分相邻钢柱之间设有预留窗洞,用于安装窗户,并在预留窗洞的上边线处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与钢柱连接,并在横梁上侧安装有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砌块;在相邻钢柱之间的其他区域安装有多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每一块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至少与两根钢柱连接;其中,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的边缘与预留窗洞的下边线或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具有间距,在该间距内砌筑有砌块,且横向外围护条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或竖向外围护条板相邻,竖向外围护条板与横向外围护条板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不同位置的预留窗洞具有相同的高度,并在横向上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围护条板和竖向外围护条板均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或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条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预留窗洞的钢柱与预留窗洞的左边线或右边线之间的距离为0.5m-1m。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张振勇邓良福
申请(专利权)人:渝建建筑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