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系统及其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系统及其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54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系统及其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属于粉尘净化领域。该方法为:通过建立不同采高综采工作面三维实体仿真模型,模型与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设置不同采高综采工作面、捕尘网面积、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的布置间距和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的喷雾组数;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进行仿真试验,为得到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正交试验,得出降尘效率最高的回风流粉尘净化技术参数;其中,正交试验是指将不同参数进行单一变量试验。该方法用于指导不同采高综采面应用回风流粉尘净化技术时获得最佳关键工艺参数,该方法降低了造成原料浪费和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尘净化领域,涉及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系统及其技术参数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采煤机滚筒割煤产尘一直以来都是是采煤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点之一,产尘强度大,时间长,高浓度粉尘导致工作面能见度降低,影响作业人员正常操作,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以及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2、目前针对滚筒割煤产尘的主要降尘措施主要有:采煤机引射喷雾、采煤机含尘气流控制、前后滚筒喷雾等。但是由于滚筒割煤产尘量大,扩散范围广,喷雾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喷嘴容易堵塞,供水压力不够,喷雾雾化覆盖范围不足等导致这些降尘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效果不理想,导致粉尘沿采煤方向上扩散严重,污染工作面作业环境。近年有企业研发了综采工作面回风流粉尘净化技术及装置,即通过在综采面间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套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利用定位装置实时定位采煤机前后滚筒位置,实现实时开启采煤机前后滚筒附近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采煤机附近的风速,减少粉尘的扩散。但是对于该装置在达到最佳控降尘效果同时要实现经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必须要清楚掌握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控降尘的关键匹配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系统及其技术参数确定方法,以确保在实现经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获得最佳降尘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控风捕尘装置151;

4、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包括电液控制箱1、电机2、卷轴3、箱罩4、捕尘网5、导轨6和喷嘴7;

5、所述电液控制箱1控制电机2的启动和关闭;

6、所述电机2带动所述卷轴3转动,所述卷轴3连接有所述捕尘网5,卷轴3转动时实现捕尘网5的收回和伸出;

7、所述捕尘网5两侧设有所述导轨6,所述卷轴3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6匹配的突出结构,用于限制捕尘网5收回和伸出时的位置;

8、所述卷轴3外包裹有所述箱罩4;

9、所述箱罩4上设有喷嘴7,用于连接外部水路实现喷雾降尘。

10、可选的,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安装在液压支架152上;所述液压支架152将液压支架152抬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的伸出状态的长度。

11、基于所述净化装置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所述净化系统中,控风捕尘装置151包括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22、第三控风捕尘装置33、第四控风捕尘装置4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55;

12、所述电液控制箱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和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

13、所述电机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21、第二伺服电机122、第三伺服电机123、第四伺服电机124和第五伺服电机125;

14、所述喷嘴7包括第一喷淋装置101、第二喷淋装置102、第三喷淋装置103、第四喷淋装置104和第五喷淋装置105;

15、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与第一信号接收器111信号连接,用于接收采煤机10的信号;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21的启动和关闭;

16、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与第二信号接收器112信号连接,用于接收采煤机10的信号;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控制第二伺服电机122的启动和关闭;

17、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与第三信号接收器113信号连接,用于接收采煤机10的信号;所述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控制第三伺服电机123的启动和关闭;

18、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与第四信号接收器114信号连接,用于接收采煤机10的信号;所述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控制第四伺服电机124的启动和关闭;

19、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与第五信号接收器115信号连接,用于接收采煤机10的信号;所述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控制第五伺服电机125的启动和关闭;

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1带动所述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的收回和伸出;

2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2带动所述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的收回和伸出;

2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23带动所述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的收回和伸出;

23、所述第四伺服电机124带动所述第四控风捕尘装置14的收回和伸出;

24、所述第五伺服电机125带动所述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的收回和伸出;

2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还与第一线控器141信号连接;

2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还与第二线控器142信号连接;

27、所述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还与第三线控器143信号连接;

28、所述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还与第四线控器144信号连接;

29、所述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还与第五线控器145信号连接;

30、所述第一线控器141、第二线控器142、第三线控器143、第四线控器144和第五线控器145分别与无线中继节点8信号连接;

3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和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还分别设有发射天线91,所述发射天线91与控制室的接收天线9信号连接。

32、可选的,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111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收回,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关闭,关闭第三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二喷淋装置102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33、可选的,当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112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收回,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关闭,关闭第二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四控风捕尘装置1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四喷淋装置104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34、可选的,当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113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收回,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关闭,关闭第三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二喷淋装置102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35、可选的,当所述第四信号接收器114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四控风捕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若干控风捕尘装置(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安装在液压支架(152)上;所述液压支架(152)将液压支架(152)抬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的伸出状态的长度。

3.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净化装置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中,控风捕尘装置(151)包括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22)、第三控风捕尘装置(33)、第四控风捕尘装置(4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111)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收回,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关闭,关闭第三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二喷淋装置(102)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112)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收回,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关闭,关闭第二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四控风捕尘装置(1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四喷淋装置(104)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113)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收回,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关闭,关闭第三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二喷淋装置(102)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信号接收器(114)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四控风捕尘装置(14)收回,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关闭,关闭第四喷淋装置(104);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三喷淋装置(103)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五信号接收器(115)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收回,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关闭,关闭第二喷淋装置(102);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四控风捕尘装置(1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四喷淋装置(104)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9.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净化系统的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采高分别为2.0m、2.5m、3.0m、3.5m、4.0m、4.5m、5.0m、5.5m、6.0m、6.5m、7.0m、7.5m和8.0m;

...

【技术特征摘要】

1.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若干控风捕尘装置(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安装在液压支架(152)上;所述液压支架(152)将液压支架(152)抬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控风捕尘装置(151)的伸出状态的长度。

3.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净化装置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中,控风捕尘装置(151)包括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22)、第三控风捕尘装置(33)、第四控风捕尘装置(4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111)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三控风捕尘装置(13)收回,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3)关闭,关闭第三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二喷淋装置(102)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112)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二控风捕尘装置(12)收回,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2)关闭,关闭第二喷淋装置(103);第一控风捕尘装置(11)、第四控风捕尘装置(14)和第五控风捕尘装置(15)伸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1)开启,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4)开启,第五伺服电机控制模块(135)开启,第一喷淋装置(101)开启,第四喷淋装置(104)开启,第五喷淋装置(105)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流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113)收到采煤机(10)信号时,第三控风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尚少勇莫金明马威康晓彤胥奎郝永庄学安贺涛杨桐胡云袁地镜高文利杨俊磊李鹏黎志陈芳冉川李腾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