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40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包括导流体及滤网;所述导流体包括两侧导流体,两侧导流体的引流面为平面构造,相邻的所述两侧导流体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避免相邻所述导流体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用于减小载体静态时的进风阻力,所述滤网的凸楞高度不小于预设高度,滤网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平面构造的两侧导流体相比对现有技术中弧面构造的两侧导流体,解决了绕流问题,更主要的是,平面的引流面相对气流来说它是一个倾斜上扬的,对气流有很大的抬升作用,使其下一个出风口的负压增加,形成向外侧的气流,相当于在出风口加了一个向外鼓风的叶片,吸引出风口的气流顺利排出,使得主通道内进排气流顺畅,大大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工具除尘,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社会中,轨道运输工具主要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高铁、客货车车箱、轻轨、地铁等交通运输载体,它们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气,以满足内燃机的燃烧、电子、机械部件的散热,以及空调等设施的冷却等需求。随着大量空气的吸入,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沙尘、柳絮、植物叶片、纸屑、塑料等杂质进入会对内燃机等造成磨损,缩短其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杂质的进入,通常在设备的供气通道安装有除尘装置,如公开 (公告)号cn110281733a提出的运输工具用设备舱除尘通风装置;

2、现有的除尘装置利用高铁动车组运行时,在裙板进气口处产生的最便捷能源(强大的反向气流),将漂浮物与进气气流自行分离,分离后的漂浮物在主通风道气流裹挟下排回大气;同时,在导流体的导流面作用下,过滤网处气压增高,形成高压区,实现向设备舱的主动供风;

3、但是现有的除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主通风道进气气流比较顺畅,但是出气端的气流受阻,不够顺畅,甚至后几个出风口存在逆流进气的问题,这影响了主通风道的灰尘的排出,除尘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包括导流体及滤网;

4、所述导流体包括两侧导流体,两侧导流体的引流面为平面构造,相邻的所述两侧导流体之间留有5mm间隙,用于减小载体静态时的进风阻力;

5、所述滤网的凸楞高度为1.8mm,滤网采用注塑工艺成型。

6、所述导流体通过框架构造在滤网的上方,所述导流体还包括中部导流体,所述两侧导流体、中部导流体、框架一体成型。

7、所述两侧导流体、中部导流体、框架均为实心结构。

8、所述滤网整体一体注塑成型。

9、所述滤网的进气孔对插成型。

10、所述框架采用pa66-gf30的尼龙工程塑料制成。

11、所述滤网的中部及两端设置有螺栓,所述导流体及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预埋件。

12、所述滤网的两端还构造有加强筋。

13、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4、(1)平面构造的两侧导流体相比对现有技术中弧面构造的两侧导流体,解决了绕流问题,更主要的是,平面的引流面相对气流来说它是一个倾斜上扬的,对气流有很大的抬升作用,使其下一个出风口的负压增加,形成向外侧的气流,相当于在出风口加了一个向外鼓风的叶片,吸引出风口的气流顺利排出,使得主通道内进排气流顺畅,大大提高除尘效果。

15、(2)相邻的所述两侧导流体之间留有5mm间隙,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相邻导流体垂直方向叠加问题,减小了本设备静置时的进风阻力,同时使导流体和框架整体一次成型成为可能,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强度和安全可靠性。

16、(3)滤网的凸楞高度设计为1.8mm,滤网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相对于不锈钢冲压工艺,不会出现冲压回弹,使得在实际加工后,滤网的凸楞可以维持在1.8mm,使得形成理想的端角,提高除尘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体(1)及滤网(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两侧导流体(11)之间的预留间隙不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21)的预设高度为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1)通过框架(3)构造在滤网(2)的上方,所述导流体(1)还包括中部导流体(12),所述两侧导流体(11)、中部导流体(12)、框架(3)一体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导流体(11)、中部导流体(12)、框架(3)均为实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整体一体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的进气孔(22)对插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采用PA66-GF30的尼龙工程塑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的中部及两端设置有螺栓(41),所述导流体(1)及框架(3)上设置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预埋件(4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的两端还构造有加强筋(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体(1)及滤网(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两侧导流体(11)之间的预留间隙不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21)的预设高度为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1)通过框架(3)构造在滤网(2)的上方,所述导流体(1)还包括中部导流体(12),所述两侧导流体(11)、中部导流体(12)、框架(3)一体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除尘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导流体(11)、中部导流体(12)、框架(3)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沈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天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