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异二聚体抗体和其抗原结合片段制造技术_技高网

异二聚体抗体和其抗原结合片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38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0
本公开提供了可用于增强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分子中的正确轻链配对的新型多肽复合物。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包括编码所述多肽复合物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包括所述核酸的载体、包括所述核酸或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包含所述多肽复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多肽复合物在治疗或预防疾病、病状或症状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蛋白质工程化领域,具体地涉及工程化抗体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被工程化成在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的同源配对中具有高选择性的双特异性抗体。


技术介绍

1、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ig),是存在于脊椎动物血浆或其它体液中的大蛋白质,由浆细胞(即,分化的b细胞)产生,并且被免疫系统用来结合和中和侵入宿主的外来物(例如病原菌、病毒、寄生虫等)。主要由于抗体能够以高度特异性的方式识别各种靶分子(即,抗原)并与其结合,所述抗体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以及重要的疾病筛查和诊断工具,并且最近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剂,用于控制或治疗各种人类疾病,包括某些自身免疫性/炎性病症,如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以及尤其是癌症(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2、天然抗体通常在其免疫球蛋白单元中包括两条相同的重(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l)链,因此尽管存在两个抗原结合位点,但此类天然存在的抗体仅特异性靶向一种单一抗原。尽管此类单一抗原靶向(即,单特异性)抗体药物在治疗相当多的人类疾病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它们在治疗通常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如癌症等许多复杂疾病方面未取得显著功效。

3、因此,非常需要设计出可以在一个单一治疗分子中同时与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抗原结合的多特异性抗体药物,从而产生优于单个单特异性抗体作用的附加、互补或协同作用。此类多特异性抗体可以用于例如使所述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抗原紧密靠近,从而促进它们的相互作用。例如,通过使免疫细胞靠近肿瘤相关抗原或病原体抗原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或病原体细胞的识别或消除。又例如,多特异性抗体可以与一个单一抗原的不同(并且优选地不重叠)表位结合,这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靶抗原的识别或结合,特别是对突变敏感的抗原(例如,病毒抗原)。

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已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来设计新形式的免疫球蛋白,所述免疫球蛋白表现出多特异性,尤其是双特异性,以同时与多于一个表位结合。关于作为多特异性抗体的主要类型的双特异性抗体,已经设计了各种双特异性形式,所述双特异性形式可以分为igg样双特异性抗体和非igg样双特异性抗体(例如,dvd-ig、crossmab、bite等)(spiess等人,《分子免疫学(molecular immunology)》,67(2),第95-106页(2015))。然而,这些形式通常在特异性、稳定性、溶解度、产量、短半衰期和免疫原性方面存在局限性。

5、在这些双特异性抗体形式中,igg样双特异性抗体基本上是具有一个fc区和两个fab臂的单克隆抗体,其分别特异性靶向两种不同的抗原或单一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并与其结合。为了促进下游开发,期望此类双特异性分子可以像正常igg一样方便地产生,即,从单一宿主细胞(例如四杂交瘤)产生,具有高表达水平和纯度。然而,由于同源轻重链的配对以及两种不同半抗体的组装通常无法自动控制,因此这种传统方法很可能错配,导致显著的产品异质性,因此效率相当低并且质量差。

6、已经设计了若干种用于减少轻链错配的策略。在罗氏公司(roche)开发的crossmab平台中,ch1和cl区域的结构域基本上被交换(schaefer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108(27),第11187–11192页(2011))。在医学免疫公司(medimmune)开发的另一策略中,在ch1和cl区中引入替代性二硫键(mazor等人,《mab》,7(2),第377–389页(2015);美国专利第9527927号;和美国公开第20180022807a1号)。在安进公司(amgen)开发的又另一种策略中,在ch1-cl区中引入了新的静电学(liu等人,《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biological chemistry)》,290(12),第7535–7562页(2015);和美国公开第20140154254a1号)。在礼来公司(lilly)(lewis等人,《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32(2),第191–198页(2014))和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dillon等人,《mab》,9(2),第213–230页(2017))开发的又另一种策略中,在可变结构域和恒定结构域中引入了突变。然而,这些现有的解决方案各有其缺点,因此仍然非常需要用于减少轻链错配的更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可用于增强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分子中的正确轻链配对的新型多肽复合物。

2、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肽复合物,其包括第一靶结合结构域,所述第一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恒定部分的第一靶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恒定部分包括与第一轻链恒定区(cl)缔合的第一重链恒定区1(ch1),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包括在eu位置n1处的第一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包括在eu位置n2处的第二氨基酸残基,其中n1:n2位置对选自由128:118和173:160组成的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二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3处的第三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4处的第四氨基酸残基,其中n3:n4位置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183:176、141:116、126:121和218:122,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四氨基酸残基形成非共价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3处的第三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4处的第四氨基酸残基,其中n3:n4位置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183:176、141:116、126:121和218:122,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四氨基酸残基带相反电荷。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靶结合结构域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结构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靶结合部分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部分。

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提供的多肽复合物进一步包括第二靶结合结构域,所述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恒定部分的第二靶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恒定部分包括与第二cl区缔合的第二ch1区,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基本上不与所述第二cl区结合,并且所述第二ch1区基本上不与所述第一cl区结合。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结构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靶结合部分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部分。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ch1区包括在eu位置n1'处的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包括在eu位置n2'处的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其中n1':n2'位置对与所述n1:n2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肽复合物,其包括第一靶结合结构域,所述第一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恒定部分的第一靶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恒定部分包括与第一轻链恒定区(CL)缔合的第一重链恒定区1(CH1),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3处的所述第三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4处的所述第四氨基酸残基带相反电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进一步包括第二靶结合结构域,所述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恒定部分的第二靶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恒定部分包括与第二CL区缔合的第二CH1区,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基本上不与所述第二CL区结合,并且所述第二CH1区基本上不与所述第一CL区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靶结合结构域或所述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结构域,和/或所述第一靶结合部分或所述第二靶结合部分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包括在EU位置n1'处的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包括在EU位置n2'处的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其中n1':n2'位置对与所述n1:n2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和/或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不形成共价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3'处的第三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4'处的第四对应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n3':n4'位置对与所述n3:n4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3'处的所述第三对应氨基酸残基和/或在EU位置n4'处的所述第四对应氨基酸残基不带电荷。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5'处的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6'处的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其中所述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其中n5':n6'位置对与所述n1:n2位置对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n5':n6'位置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220:214(对于IgG1)或131:214(对于IgG2和IgG4)、128:118和173:16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n5':n6'位置对是220:214(对于IgG1)或131:214(对于IgG2和IgG4)。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n5':n6'位置对是128:118,并且所述n1:n2位置对是173:160;或者所述n5':n6'位置对是173:160,并且所述n1:n2位置对是128:11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在EU位置220(对于IgG1)或131(对于IgG2和IgG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在EU位置21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在EU位置220(对于IgG1)或131(对于IgG2和IgG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在EU位置21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5处的第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6处的第六氨基酸残基,并且其中n5:n6位置对与所述n5':n6'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和/或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氨基酸残基不形成共价键。

18.根据权利要求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多肽复合物,其包括第一靶结合结构域,所述第一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恒定部分的第一靶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恒定部分包括与第一轻链恒定区(cl)缔合的第一重链恒定区1(ch1),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3处的所述第三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4处的所述第四氨基酸残基带相反电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进一步包括第二靶结合结构域,所述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恒定部分的第二靶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恒定部分包括与第二cl区缔合的第二ch1区,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基本上不与所述第二cl区结合,并且所述第二ch1区基本上不与所述第一cl区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靶结合结构域或所述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结构域,和/或所述第一靶结合部分或所述第二靶结合部分包括或者是抗原结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包括在eu位置n1'处的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包括在eu位置n2'处的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其中n1':n2'位置对与所述n1:n2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和/或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对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对应氨基酸残基不形成共价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3'处的第三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4'处的第四对应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n3':n4'位置对与所述n3:n4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3'处的所述第三对应氨基酸残基和/或在eu位置n4'处的所述第四对应氨基酸残基不带电荷。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5'处的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6'处的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其中所述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其中n5':n6'位置对与所述n1:n2位置对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n5':n6'位置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220:214(对于igg1)或131:214(对于igg2和igg4)、128:118和173:16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n5':n6'位置对是220:214(对于igg1)或131:214(对于igg2和igg4)。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n5':n6'位置对是128:118,并且所述n1:n2位置对是173:160;或者所述n5':n6'位置对是173:160,并且所述n1:n2位置对是128:11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在eu位置220(对于igg1)或131(对于igg2和igg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在eu位置21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在eu位置220(对于igg1)或131(对于igg2和igg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在eu位置214处具有除半胱氨酸之外的氨基酸残基。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5处的第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一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6处的第六氨基酸残基,并且其中n5:n6位置对与所述n5':n6'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和/或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不与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氨基酸残基不形成共价键。

18.根据权利要求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7'处的第七对应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8'处的第八对应氨基酸残基,其中n7':n8'位置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183:176、141:116、126:121和218:122;其中所述第七对应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八对应氨基酸残基带相反电荷,并且其中所述n7':n8'位置对与所述n3:n4位置对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ch1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7处的第七氨基酸残基,并且所述第二cl区进一步包括在eu位置n8处的第八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n7:n8位置对与所述n7':n8'位置对相同,并且其中在eu位置n7'处的所述第七对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8处的所述第八氨基酸残基不带相反电荷或带同种电荷,和/或在eu位置n8'处的所述第八对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7处的所述第七氨基酸残基不带相反电荷或带同种电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7处的所述第七氨基酸残基和/或在eu位置n8处的所述第八氨基酸残基不带电荷。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共价键是二硫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二硫键在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形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氨基酸残基都是半胱氨酸残基,和/或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都是半胱氨酸残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ch1区包括l128c(eu位置n1)的取代,并且所述第一cl区包括f118c(eu位置n2)的取代。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ch1区包括v173c(eu位置n5')的取代,并且所述第二cl区包括对于κ轻链的q160c(eu位置n6')或对于λ轻链的e160c(eu位置n6')取代。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

28.根据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选自由赖氨酸(k)、组氨酸(h)和精氨酸(r)组成的组,和/或所述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选自由天冬氨酸(d)和谷氨酸(e)组成的组。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1处的所述第一氨基酸残基、在eu位置n2处的所述第二氨基酸残基、在eu位置n3处的所述第三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4处的第四氨基酸残基中的至少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通过取代引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所述n3:n4位置对处的所述第三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四氨基酸残基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取代:s183k:s176d、s183k:s176e、s183r:s176d、s183r:s176e、s183h:s176d、s183h:s176e、s183d:s176k、s183d:s176r、s183d:s176h、s183e:s176k、s183e:s176r、s183e:s176h、a141k:f116d、a141k:f116e、a141r:f116d、a141r:f116e、a141h:f116d、a141h:f116e、a141d:f116k、a141d:f116r、a141d:f116h、a141e:f116k、a141e:f116r、a141e:f116h、f126k:s121d、f126k:s121e、f126r:s121d、f126r:s121e、f126h:s121d、f126h:s121e、f126d:s121k、f126d:s121r、f126d:s121h、f126e:s121k、f126e:s121r、f126e:s121h、k218d:d122k、k218d:d122h、k218d:d122r、k218e:d122k、k218e:d122h和k218e:d122r。

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6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eu位置n5'处的所述第五对应氨基酸残基、在eu位置n6'处的所述第六对应氨基酸残基、在eu位置n7'处的所述第七对应氨基酸残基和在eu位置n8'处的所述第八对应氨基酸残基中的至少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通过取代引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在所述n7':n8'位置对处的所述第七对应氨基酸残基和所述第八对应氨基酸残基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取代:s183k:s176d、s183k:s176e、s183r:s176d、s183r:s176e、s183h:s176d、s183h:s176e、s183d:s176k、s183d:s176r、s183d:s176h、s183e:s176k、s183e:s176r、s183e:s176h、a141k:f116d、a141k:f116e、a141r:f116d、a141r:f116e、a141h:f116d、a141h:f116e、a141d:f116k、a141d:f116r、a141d:f116h、a141e:f116k、a141e:f116r、a141e:f116h、f126k:s121d、f126k:s121e、f126r:s121d、f126r:s121e、f126h:s121d、f126h:s121e、f126d:s121k、f126d:s121r、f126d:s121h、f126e:s121k、f126e:s121r、f126e:s121h、k218d:d122k、k218d:d122h、k218d:d122r、k218e:d122k、k218e:d122h和k218e:d122r,并且其中所述n7':n8'位置对与所述n3:n4位置对不同。

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在(n1+n2):(n3+n4)位置处的第一取代组合,和/或所述第二靶结合结构域包括在(n5'+n6'):(n7'+n8')位置处的第二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桢昊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恩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