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36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0
本技术涉及点镀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选镀模具和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压料杆轴和两个圆环,所述压料杆轴设于底板上,两个所述圆环均套于压料杆轴上,每个圆环侧面均设有压料杆,每个所述圆环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圆环与压料杆轴的紧固件,在使用该小型点镀治具时,将两个压料杆之间的间距调节至与料带宽度相同的距离,之后将两个压料杆在压料杆轴的位置调节至料带在加工时相同的高度上,之后使得料带穿过两个压料杆之间,这样就使得更换不同宽度的料带后,导料轮不需要更换,同时仍可以使不同宽度的料带紧贴在选镀模具上的选镀轮侧面开设的选镀槽中间,保证了选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点镀治具,尤其涉及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晶圆生产出芯片后,芯片需要通过端子与外界通信,端子的生产过程为:将完整的料带通过选镀装置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的料带再进行切割,切割成所需要的端子形状,最后安装于晶圆制成的芯片上。

2、目前市场上料带的电镀方式普遍采用卧式电镀,在卧式电镀中,料带需要绕过选镀模具一侧的导料轮,并绕于选镀模具侧面,之后绕过选镀模具另一侧的导料轮,选镀模具的侧面设有电镀轮,电镀轮上设有电镀孔,电镀孔便于供电镀液通过以对料带与选镀模具贴合的一面进行电镀。其中导料轮侧面设有用于供料带通过的凹槽,但是由于需要加工的料带的尺寸不同,在加工宽度较小的料带时,料带可能在凹槽内晃动,影响加工精度;加工宽度较大的料带时,料带又可能无法进入凹槽,这导致加工不同宽度的料带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导料轮,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不同宽度的料带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导料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晶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导料组件(6)、压料组件(2)和选镀模具(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料机构(11),所述压料机构(11)包括压料杆轴(112)和两个圆环(113),所述压料杆轴(112)设于底板(1)上,两个所述圆环(113)均套于压料杆轴(112)上,每个圆环(113)侧面均设有压料杆(114),每个所述圆环(113)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圆环(113)与压料杆轴(112)的紧固件(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组件(6)包括第一导料轮(61)、第二导料轮(62)、第三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导料组件(6)、压料组件(2)和选镀模具(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料机构(11),所述压料机构(11)包括压料杆轴(112)和两个圆环(113),所述压料杆轴(112)设于底板(1)上,两个所述圆环(113)均套于压料杆轴(112)上,每个圆环(113)侧面均设有压料杆(114),每个所述圆环(113)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圆环(113)与压料杆轴(112)的紧固件(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组件(6)包括第一导料轮(61)、第二导料轮(62)、第三导料轮(63)和第四导料轮(64),所述第一导料轮(61)、第二导料轮(62)、第三导料轮(63)和第四导料轮(64)的侧面均设有可供料带(8)通过的导料槽,所述第一导料轮(61)和第二导料轮(62)位于选镀模具(10)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料轮(63)和第四导料轮(64)位于选镀模具(10)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15)为紧固螺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料杆(114)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减摩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杆(114)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投影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杆轴(112)侧面设有刻度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圆用端子的小型点镀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镀模具(10)包括模具主轴(101)和选镀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佩佩糜天闻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一鼎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