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检测电路和便携式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18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9
一种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检测电路和便携式储能电源,充电检测电路包括充电锁定电路、充电反馈电路和充电监测电路。充电监测电路用于当便携式储能电源接入充电电源时向充电反馈电路发送电源连接电信号;充电反馈电路用于响应电源连接电信号向便携式储能电源的BMS控制器和充电锁定电路发送电源接入电信号;充电锁定电路用于响应电源接入电信号向BMS控制器发送充电锁定电信号;当BMS控制器即接收到电源接入电信号又接收到充电锁定电信号时开始向便携式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充电。通过蓄能电池负极与负载负极间的电压差来监测充电电源的接入,不但可以实现对便携式储能电源充电电源接入的判断,且其判断响应更快、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移动蓄能电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检测电路和便携式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很多户外设备需要用到移动便携式储能电源来进行供电。充电检测是便携式储能电源必要有的基本能功能,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软件检测的方式来判断的,需要增加充电电压的检测,需要增加高精度运放和采样电阻等,通过采样充电电压和电流的方式来判断,软件判断的时间慢,检测的电路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简单的硬件电路实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电源接入检测。

2、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检测电路,包括蓄能电池连接端、充电监测连接端、充电反馈连接端、充电锁定连接端、充电锁定电路、充电反馈电路和充电监测电路;

3、所述蓄能电池连接端用于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4、所述充电监测连接端用于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负载负极电连接,当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接入充电电源时,所述蓄能电池负极的电压值高于所述负载负极的电压值;

5、所述充电反馈连接端用于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bms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接入充电电源时,向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bms控制器发送电源接入电信号,以用于所述bms控制器判断所述充电电源的接入;

6、所述充电锁定连接端用于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bms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bms控制器发送充电锁定电信号;

7、所述充电锁定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充电锁定连接端连接,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充电反馈连接端连接,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三连接端用于与一预设的第一电压源连接;

8、所述充电反馈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充电反馈连接端连接,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连接,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三连接端用于与一预设的第二电压源连接;

9、所述充电监测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充电监测连接端连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蓄能电池连接端;

10、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用于当所述充电监测连接端的电压值大于所述蓄能电池连接端的电压值时向所述充电反馈电路发送电源连接电信号;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电源连接电信号通过所述充电反馈连接端向所述bms控制器和所述充电锁定电路发送所述电源接入电信号;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电源接入电信号,并通过所述充电锁定连接端向所述bms控制器发送所述充电锁定电信号;

11、当所述bms控制器即接收到所述电源接入电信号又接收到所述充电锁定电信号时,开始向所述蓄能电池充电。

12、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锁定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0、第二电阻r11、第三电阻r12、第四电阻r13和第一三极管q10;所述第一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

13、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锁定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0;所述第一电容c10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值为3.3v。

14、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监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15和第二三极管q11;所述第五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15、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锁定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16、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反馈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16、第八电阻r17和第三三极管q12;所述第七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

1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12为npn三极管。

18、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电压值为11.4v。

19、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

20、一实施例中,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第二电容c11和第三电容c12,所述第二电容c11和第三电容c12串联,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负极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正极连接。

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简单的充电检测电路就可以实现对便携式储能电源充电电源接入的判断,响应速度快、判断准确、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电池连接端、充电监测连接端、充电反馈连接端、充电锁定连接端、充电锁定电路、充电反馈电路和充电监测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0、第二电阻R11、第三电阻R12、第四电阻R13和第一三极管Q10;所述第一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0;所述第一电容C10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值为3.3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15和第二三极管Q11;所述第五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16、第八电阻R17和第三三极管Q12;所述第七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充电反馈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三极管Q12为NPN三极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电压值为11.4V。

9.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第二电容C11和第三电容C12,所述第二电容C11和第三电容C12串联,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负极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正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电池连接端、充电监测连接端、充电反馈连接端、充电锁定连接端、充电锁定电路、充电反馈电路和充电监测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0、第二电阻r11、第三电阻r12、第四电阻r13和第一三极管q10;所述第一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0;所述第一电容c10一端与所述充电锁定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值为3.3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15和第二三极管q11;所述第五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琦张起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古瑞瓦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