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总成多数布置于后副车架,需要由前低温散热器连接中通道水管至驱动电机进行热交换散热。目前,纯电动车车型中,纯电动汽车底盘下表面平整无传统燃油车的中通道,故中通道水管通常布置于底盘下车体和电池包之间预留的间隙中,由于底盘下车体和电池包之间需要预留足够的间隙以供中通道水管通过,一般间隙预留30mm,中通道水管占用的额外空间比较大,尤其占用额外的竖向尺寸,不利于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
2、因此,亟需对现有新能源汽车用的中通道水管布置安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望能够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进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旨在能够提升整车上方的人机头部空间和电池包下方的离地间隙,进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及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安装框架(1),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1)内设有以供中通道水管(2)通过的水管安装腔,所述中通道水管(2)安装于水管安装腔内;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1)包括对应设置于车身横向两侧的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所述横梁Ⅰ(101)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Ⅰ(101a),所述横梁Ⅱ(102)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Ⅱ(102a);所述中通道水管(2)的进水管(201)和出水管(202)对应的分设于水管安装腔Ⅰ(101a)和水管安装腔Ⅱ(102a)内。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安装框架(1),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1)内设有以供中通道水管(2)通过的水管安装腔,所述中通道水管(2)安装于水管安装腔内;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1)包括对应设置于车身横向两侧的横梁ⅰ(101)和横梁ⅱ(102),所述横梁ⅰ(101)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ⅰ(101a),所述横梁ⅱ(102)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的水管安装腔ⅱ(102a);所述中通道水管(2)的进水管(201)和出水管(202)对应的分设于水管安装腔ⅰ(101a)和水管安装腔ⅱ(102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上外套设置有柔性套ⅰ(201a),所述出水管(202)上外套设置有柔性套ⅱ(20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ⅰ(201a)和柔性套ⅱ(202a)均为橡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中通道水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彬,鲜奇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