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及复合房屋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及复合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92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包括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内包括种植区和居住区,种植区对应采光面布置;居住区沿着阳光转换方向布置在种植区的一侧;种植区内设有多层布置的升降种植槽,升降种植槽与驱动部传动连接且可依据种植植物生长高度自动调节其层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房屋结构,结合生活、休闲和农作物种植一体,创造出了新的居住模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之空中造地,改善居住条件;合理的运用了土地的空间,更加节能环保在解决住房的同时又解决了吃粮吃菜和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空间布局,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1、

2、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传统的住房和工业厂房直接在土地上建成,而我们日常生活需要的蔬菜、粮食等农作物是在远离住房和工业厂房的农业用地上进行种植和收获的,这就占用的大量的土地资源。

3、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人提出了一种将住房和种植结合起来的房屋布局结构,如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4531589 u,授权公告日2015.08.05)中公开了一种居住与种植结合的房屋布局结构,其从北至南分别是由立体种植室、走廊、厨卫室、卧室和阳光立体种植室组成,阳光立体种植室的南方外墙为第一玻璃墙、阳光立体种植室与卧室之间的隔墙为第二玻璃墙,卧室与厨卫室之间的隔墙为第三玻璃墙,走廊与立体种植以门连通,走廊、厨卫室、卧室和阳光立体种植室依次以门连通,立体种植室使用led照明使植物生长,将养老、绿色种植和适当的劳动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居住和养老模式。

4、其实将单间房屋进行布局调整,实现种植与居住一体的养老居住模式,只适合农村建筑面积较小的养老房使用,不适合大部门年轻人居住。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土地资源占用率大,受城市人口增加的影响,农业用地减少的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减少资源浪费、节能环保的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及复合房屋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及一种复合房屋结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包括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内包括种植区和居住区,种植区对应采光面布置;居住区沿着阳光转换方向布置在种植区的一侧;种植区内设有多层布置的升降种植槽,升降种植槽与驱动部传动连接且可依据种植植物生长高度自动调节其层间距。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房屋建造时,在结构框架内划分为种植区和居住区,使其结合生活、休闲和农作物种植一体,创造出了新的居住模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运用了土地的空间,更加节能环保。

5、优选的,升降种植槽设置为多组,每组升降种植槽包括4~6层托槽且多层托槽之间通过升降组件竖向连通,驱动部驱动升降组件进行升降;其上升总高度为结构框架的顶层高。

6、进一步,托槽槽底均设置有植物高度感应器,且植物高度感应器与驱动部信号传输连接。通过植物高度感应器能够感应对应槽内植物的高度,并将该信息信号传输到驱动部,驱动部通过该信息信号控制两个托槽之间的层间距。

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中,对应种植区的结构框架的阳光侧为升降窗以提供种植区内植物生长所需光照。升降窗采用双玻璃大窗,上下自动开启,满足农作物种植生长过程中的光照需求。

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中,居住区水平方向通过隔层分为下层生活区和上层生活区,且均与所述种植区连通。

9、下层生活区设置有游泳池、第一客厅、休闲区、餐厅、厨房、第一卫生间和第二卫生间区域;其中,种植区与第一客厅通过自动门连通。下层生活区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休闲,第一客厅与种植区通过自动门连通,方便住户进入种植区以观察和照料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中,上层生活区内设置有第一可变卧室、第二可变卧室、第三卫生间、第二客厅、小阳台和第四卫生间区域。第二生活区可为住户休憩场所,小阳台能够满足住户涮洗和晾晒的需求。

11、进一步,第一可变卧室可一间变为两间,第二可变卧室可一间变为三间,两间变为六间,三间变为九间。可变卧室可以满足人员较多情况下住宿休憩的需求,可以适合多人居住,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复合房屋结构,包括上述公开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中,结构框架向上叠建有多层且每层均布置有两个结构框架,可呈一户为上下两层,同层为对应两户结构设置;

13、两个结构框架的墙体外侧可设有楼梯,且两个结构框架之间为楼道,所述楼道处设有电梯;

14、其中,每户的游泳池均设在楼道内,且对应的上下两层设置的两个游泳池分别对应归于两户。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运用土地的空间,更加节能环保。

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在建造时,合理利用房屋布局,利用双层住宅的空间优势,集农作物种植、休息和休闲一体,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种植的农作物也能够为房屋居住的人提供新鲜的空气,更好的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住户种植的农作物食用更加放心安全,且可以为住户创收。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房屋结构,可多层或高层设置,也可设置为一梯两户楼房,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运用土地的空间,更加节能环保,在解决住房的同时又解决了吃粮吃菜和土地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框架(1),所述结构框架(1)内包括种植区(13)和居住区,所述种植区(13)对应采光面布置;所述居住区沿着阳光转换方向布置在所述种植区(13)的一侧;所述种植区(13)内设有多层布置的升降种植槽(14),所述升降种植槽(14)与驱动部传动连接且可依据种植植物生长高度自动调节其层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种植槽(14)槽底均设置有植物高度感应器,且所述植物高度感应器与所述驱动部信号传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种植区(13)的所述结构框架(1)的阳光侧为升降窗(5)以提供所述种植区(13)内植物生长所需光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区水平方向通过隔层分为下层生活区(11)和上层生活区(12),且均与所述种植区(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生活区(11)设置有第一客厅(112)、休闲区(113)、餐厅(114)、厨房(115)、第一卫生间(111)和第二卫生间(117)区域;所述种植区(13)与所述第一客厅(112)通过自动门(11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生活区(12)设置有小阳台(121)、第一可变卧室(122)、第二可变卧室(123)、第三卫生间(124)和第二客厅(125)区域。

7.一种复合房屋结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1)向上叠建有多层且每层布置有两个所述结构框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框架(1),所述结构框架(1)内包括种植区(13)和居住区,所述种植区(13)对应采光面布置;所述居住区沿着阳光转换方向布置在所述种植区(13)的一侧;所述种植区(13)内设有多层布置的升降种植槽(14),所述升降种植槽(14)与驱动部传动连接且可依据种植植物生长高度自动调节其层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种植槽(14)槽底均设置有植物高度感应器,且所述植物高度感应器与所述驱动部信号传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种植区(13)的所述结构框架(1)的阳光侧为升降窗(5)以提供所述种植区(13)内植物生长所需光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和种植结合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田禾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