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混合驱动氨基一体化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82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并联式混合驱动氨基一体化热泵机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由氨燃料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双动力源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热泵机组。动力源部分采用并联式混合动力结构,发动机与电机与离合器相连,通过动力并联与电机电控联合驱动,实现了混合动力热泵的稳定高效运行;针对混合动力驱动的热泵机组,提出氨基一体化设计。依据所提出并联式混合动力构型的的动力源,结合热泵运行工质需求,发动机采用零碳氨燃料发动机,并以氨为工质进行热力循环,划分为热泵循环模块、零碳混合驱动模块、余热循环模块;针对热泵机组供热和供冷功能需求以及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了多模式、多场景、多源能量耦合管理策略,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热泵,具体地说是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1、传统供冷、供热方式的能源利用效率低、热泵工质对环境有污染。目前,通过低碳燃料的应用以解决碳排放问题,其中氨燃料发动机作为零碳燃料中的主流燃料,在低碳替代燃料开发过程中,氨燃料作为低碳替代燃料之一,具有高抗爆性、无碳燃烧等优势,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燃点高、热值低、火焰传播速度慢等问题,导致氨燃料发动机存在体积效率低,燃烧效果差等问题,限制了氨发动机推广和发展。但是,氨燃料同时具有储能效率高、且高汽化潜热的特点,在作为发动机燃料以及热力学工质角度有一定技术基础。同时,混合动力技术有助于解决能源问题与技术不成熟之间的矛盾,混合动力驱动方式兼有传统发动机驱动热泵机组和纯电力驱动热泵机组的优点,可以使热泵机组压缩机始终在高效率区间工作,从发动机角度,可以极大提升燃油经济性;从电驱动热泵机组角度,可以大幅的减少改装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高效供热、冷的同时兼顾热泵动力源的排放性能,实现多场景下多种能量高效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并联式混合驱动氨基一体化热泵机组,其特征是:包括氨燃料零碳发动机(1)、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蓄电池组(5)、齿轮箱(3)、热泵机组负载(4)、散热器(13)、吸收器(21)、中间换热器(19)、发生器(26)、电动压缩机(25)、冷凝器(24),氨燃料零碳发动机(1)和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2)和第二离合器(9)连接齿轮箱(3),齿轮箱(3)连接热泵机组负载(4),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蓄电池组(5)和外接充电装置(10)通过电力变换装置连接,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包括DC/DC直流变换器(6)、DC/AC逆变器(7)、AC/DC整流器(11),永磁同步可逆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并联式混合驱动氨基一体化热泵机组,其特征是:包括氨燃料零碳发动机(1)、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蓄电池组(5)、齿轮箱(3)、热泵机组负载(4)、散热器(13)、吸收器(21)、中间换热器(19)、发生器(26)、电动压缩机(25)、冷凝器(24),氨燃料零碳发动机(1)和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2)和第二离合器(9)连接齿轮箱(3),齿轮箱(3)连接热泵机组负载(4),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蓄电池组(5)和外接充电装置(10)通过电力变换装置连接,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包括dc/dc直流变换器(6)、dc/ac逆变器(7)、ac/dc整流器(11),永磁同步可逆电机(8)连接dc/ac逆变器(7),外接充电装置(10)连接ac/dc整流器(11),dc/ac逆变器(7)与ac/dc整流器(11)并联,之后通过dc/dc直流变换器(6)连接蓄电池组(5);热泵机组压缩机(4)通过工质管路依次连接散热器(13)、节流阀(14)、二回路换热器(15),通过电磁换向阀(12)改变氨工质流向,电磁换向阀(12)安装在散热器(13)和二回路换热器(15)之间;二回路工质采用安全工质,通过二回路换热器(15)进行换热并连接到用户,并通过第一开关阀(16)、第二开关阀(17)选择发动机余热的流向,第一开关阀(16)设置在二回路换热器(15)与氨燃料零碳发动机(1)之间,第二开关阀(17)设置在二回路换热器(15)和氨燃料零碳发动机(1)的通路与用户和发生器(26)的通路之间;电动压缩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云毛运涛礼博李美斯魏云鹏邹鑫松郑浩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