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进爱专利>正文

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74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包括乏汽处理组件、吸入式进风组件、换热组件、自然通风冷却塔、风力发电机组,乏汽处理组件与汽轮机排汽端口连通,用于接收汽轮机排汽并以循环的冷却水来冷却凝结汽轮机排汽,换热组件固定设置于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处,且换热组件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连通乏汽处理组件,用于将乏汽处理组件中的热量输送至自然通风冷却塔内,吸入式进风组件设置于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侧,用于吸入自然通风冷却塔外部的冷空气,风力发电机组设置于吸入式进风组件内,通过冷空气驱动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将热能、风能结合实现电能的转化,提高乏汽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装置的,尤其是涉及热力风轮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火力发电技术:火力发电是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汽化并生成高温蒸汽,高温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推动转子旋转做功,蒸汽焓值逐级降低,最终由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出口排出成为乏汽;乏汽通过水冷或风冷的方式冷凝为凝结水继续送入锅炉加热为高温蒸汽,由此完成一个循环。

2、火力发电技术由于采用的是朗肯循环,不能继续做功发电的乏汽需冷却凝结,这一过程将很大一部分低品质能量散失到了自然环境中;此部分能量虽然压力、温度较低不能继续发电,但其所含总能量巨大,一般汽轮机发电后排出的乏汽其焓值为汽轮机入口高温新蒸汽焓值的一半以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在汽轮发电机组中只有40%-45%左右转化为电能,燃料燃烧的总能量有50%以上被乏汽(汽轮机排汽)携带散失到自然环境中不能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受限于具体的区域实际情况,只有靠近人口集中区域或附近存在有低温热源需求的工矿企业的火力发电厂才能够实现乏汽的综合利用,绝大多数火力发电厂仍需要将乏汽所携带的热量散失到自然环境中以实现乏汽冷凝为凝结水再循环使用的目的,资源浪费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是提供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具有将热能、风能结合实现电能的转化,提高乏汽资源的利用率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包括乏汽处理组件、吸入式进风组件、换热组件、自然通风冷却塔、风力发电机组,所述乏汽处理组件与汽轮机排汽端口连通,用于接收汽轮机排汽并以循环的冷却水来冷却凝结汽轮机排汽,所述换热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处,且所述换热组件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连通所述乏汽处理组件,用于将所述乏汽处理组件中的热量输送至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内,所述吸入式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侧的进风口处换热组件外侧,用于汇集通入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部冷空气,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设置于所述吸入式进风组件内,通过冷空气驱动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所述换热组件将所述乏汽处理组件中的热量输送至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内,使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内的进塔冷空气升温,在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塔筒内上升产生自然通风冷却塔内、外大气压强差,使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外部的冷空气汇集通入所述自然冷却塔内,从而形成进塔空气流,驱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持续进行发电。

3、优选地,所述乏汽处理组件包括乏汽输入通道、凝汽器、凝结水输出通道,所述凝汽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乏汽输入通道、凝结水输出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乏汽输入通道连接所述汽轮机的排汽端口,通过所述乏汽输入通道将所述汽轮机产生的乏汽输入至所述凝汽器内进行凝结处理。

4、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循环水泵,所述换热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处,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输出端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输出端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输入端连通设置,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上,驱动闭合回路中的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

5、优选地,所述吸入式进风组件包括风道吸风口结构、风道出风口结构、密封风罩,所述密封风罩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外侧,且所述密封风罩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外侧密封配合,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连通设置,且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之间形成有集风通道,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与所述密封风罩之间连通设置。

6、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设置于所述集风通道内。

7、优选地,所述密封风罩包括顶板、侧板以及隔板,所述顶板的外缘与所述侧板的顶部密封配合,所述顶板的内侧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侧板内部,且所述隔板的一侧与侧板密封配合,其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密封配合,将所述侧板分割为至少一个输风通道,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与所述输风通道之间连通设置。

8、优选地,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包括连接端、第一引流板、扩张连接端,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引流板首尾连接形成两端贯穿的第一封闭结构,且连接端、扩张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的两端,所述连接端的设置尺寸小于所述扩张连接端的设置尺寸,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集风通道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扩张连接端与所述输风通道连通设置。

9、优选地,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吸风口结构、第二引流板、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所述第二引流板首尾连接形成两端贯穿的第二封闭结构,所述第一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封闭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一风道吸风口结构的设置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的设置尺寸,所述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集风通道连通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包括钢砼双曲线冷却塔、钢砼直筒式塔、钢结构双曲线冷却塔、钢结构直筒式塔中任意一种。

11、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设置方式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串式风力发电机、并列式风力发电机、水平并列式风力发电机、串式风力发电机、塔式风力发电机中任意一项或其结合。

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乏汽处理组件、吸入式进风组件、换热组件、自然通风冷却塔以及风力发电机组,通过乏汽处理组件以及换热组件将乏汽热量输送至自然通风冷却塔内,使自然通风冷却塔内的冷空气受热上升,促使吸入式进风组件将自然通风冷却塔外部的冷空气吸入到自然通风冷却塔中,在吸入式进风组件中形成空气流,驱动风力发电机组将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提升对乏汽资源的利用率。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道吸风口结构、集风通道以及风道出风口结构,能够实现对自然通风冷却塔外部的空气进行汇集加速,形成进塔空气流,从而提升对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的驱动力,以使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提升,所转化的电能更多,相应的乏汽热量的转化率也会更大。

15、3、本专利技术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充分利用低温热源与冷空气存在温度差的特性,将热源的热量转化为空气的动能,利用空气的动能发电,该装置解决了低温热能无法利用的问题,开创了低温热源能量转化、发电新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处理组件、吸入式进风组件、换热组件、自然通风冷却塔、风力发电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处理组件包括乏汽输入通道、凝汽器、凝结水输出通道,所述凝汽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乏汽输入通道、凝结水输出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乏汽输入通道连接所述汽轮机的排汽端口,通过所述乏汽输入通道将所述汽轮机产生的乏汽输入至所述凝汽器内进行凝结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循环水泵,所述换热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处,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输出端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输出端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输入端连通设置,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上,驱动闭合回路中的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式进风组件包括风道吸风口结构、风道出风口结构、密封风罩,所述密封风罩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外侧,且所述密封风罩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外侧密封配合,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连通设置,且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之间形成有集风通道,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与所述密封风罩之间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设置于所述集风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风罩包括顶板、侧板以及隔板,所述顶板的外缘与所述侧板的顶部密封配合,所述顶板的内侧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侧板内部,且所述隔板的一侧与侧板密封配合,其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密封配合,将所述侧板分割为至少一个输风通道,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与所述输风通道之间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包括连接端、第一引流板、扩张连接端,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引流板首尾连接形成两端贯穿的第一封闭结构,且连接端、扩张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的两端,所述连接端的设置尺寸小于所述扩张连接端的设置尺寸,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集风通道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扩张连接端与所述输风通道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吸风口结构、第二引流板、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所述第二引流板首尾连接形成两端贯穿的第二封闭结构,所述第一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封闭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一风道吸风口结构的设置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的设置尺寸,所述第二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集风通道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包括钢砼双曲线冷却塔、钢砼直筒式塔、钢结构双曲线冷却塔、钢结构直筒式塔中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设置方式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串式风力发电机、并列式风力发电机、水平并列式风力发电机、串式风力发电机、塔式风力发电机中任意一项或其结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处理组件、吸入式进风组件、换热组件、自然通风冷却塔、风力发电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处理组件包括乏汽输入通道、凝汽器、凝结水输出通道,所述凝汽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乏汽输入通道、凝结水输出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乏汽输入通道连接所述汽轮机的排汽端口,通过所述乏汽输入通道将所述汽轮机产生的乏汽输入至所述凝汽器内进行凝结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循环水泵,所述换热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处,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输出端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输入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输出端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输入端连通设置,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上,驱动闭合回路中的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式进风组件包括风道吸风口结构、风道出风口结构、密封风罩,所述密封风罩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外侧,且所述密封风罩与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外侧密封配合,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连通设置,且所述风道吸风口结构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之间形成有集风通道,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与所述密封风罩之间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设置于所述集风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风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风罩包括顶板、侧板以及隔板,所述顶板的外缘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进爱蒋承佐蒋承运
申请(专利权)人:蒋进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