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耐高温油墨制造技术_技高网

耐高温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65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耐高温油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组分:硅树脂10‑3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15‑25份、云母粉2‑8份、钛白粉3‑1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7份、无水乙醇10‑15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6份、纳米SiO210‑15份、滑石粉1.5‑4份、玻璃粉2‑6份、壳聚糖7‑12份、附着力促进剂0.7‑2.5份、抗静电剂1.0‑2.0份、消光剂5‑10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5‑1.0份和耐高温助剂1.5‑3份。其在确保耐高温性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与附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尤其是涉及耐高温油墨


技术介绍

1、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2、现有的技术中,用于印刷的油墨,附着力不强,颜料容易脱落,适用的材料有限。并且各种小家电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其加热部件的保护和装饰突显出重要性,它们的使用温度通常达到300℃,瞬间温度可达500℃,甚至更高。在超过300℃后,现有的印刷油墨基本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色、起皱或起泡的现象,而且现有的印刷油墨并不耐磨,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互相碰撞摩擦容易掉色。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既耐高温又耐摩擦的油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耐高温油墨,其在确保耐高温性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与附着性。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耐高温油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组分:硅树脂10-3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15-25份、云母粉2-8份、钛白粉3-1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7份、无水乙醇10-15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6份、纳米s i o210-15份、滑石粉1.5-4份、玻璃粉2-6份、壳聚糖7-12份、附着力促进剂0.7-2.5份、抗静电剂1.0-2.0份、消光剂5-10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5-1.0份和耐高温助剂1.5-3份。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硅树脂2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20份、云母粉5份、钛白粉9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无水乙醇12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4份、纳米sio212份、滑石粉3份、玻璃粉4份、壳聚糖10份、附着力促进剂1.5份、抗静电剂1.5份、消光剂7.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和耐高温助剂2.2份。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抗静电剂是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30%-45%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7%-10%的氨基乙醇、10%-15%的乙酸、5%-10%的异丙醇和8%-12%的水。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聚硅氧烷、聚醚-硅氧烷共聚物、高碳醇中的至少一种。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耐高温助剂为聚四氟乙烯蜡、聚苯醚、聚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壳聚糖加入三乙胺与二氯乙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20h,然后降温至-8℃至-10℃,搅拌60min,加入10-十一烯酰氯,搅拌120min,然后升温至室温后反应4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在75℃下搅拌反应10h得到所述改性壳聚糖。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中有机硅预聚体的质量分数为53%,所述钛白粉中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为85%。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石粉的细度为4000目,所述云母粉的细度为500目,所述纳米si o2的粒径为10-30nm,所述玻璃粉的细度为1000目。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所述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所述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的质量比为3:2:1。

12、根据上述的耐高温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树脂、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云母粉、钛白粉、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无水乙醇、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纳米s i o2、滑石粉、玻璃粉、壳聚糖及各种填料及颜料加入砂磨机中,以1500r/min的转速高速分散搅拌45min;再加入适量附着力促进剂、抗静电剂、消光剂、消泡剂、流平剂和耐高温助剂,搅拌均匀,经400目筛过滤即可。

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油墨,其显著的提升了油墨的耐高温性、耐磨性、附着性,并且还改善了传统表印油墨易变色、渗色和黄变等问题,适用于喷印技术,在产品上附着力好、印迹清楚。并且以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所述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所述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为主料,并控制了三者的比例,使得三者发挥协同作用,赋予油墨优异的耐高温性、耐磨性与附着性。而添加滑石粉、云母粉的油墨涂层表面良好,耐热性显著提高,这是因为云母粉、滑石粉的加入对涂层能起到补强作用;同时,两者均为硅酸盐填料,它们表面带有少量羟基,在研磨过程中及高温下能与硅树脂中的官能团产生缩合反应,起到增强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组分:硅树脂10-3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15-25份、云母粉2-8份、钛白粉3-1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7份、无水乙醇10-15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6份、纳米SiO210-15份、滑石粉1.5-4份、玻璃粉2-6份、壳聚糖7-12份、附着力促进剂0.7-2.5份、抗静电剂1.0-2.0份、消光剂5-10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5-1.0份和耐高温助剂1.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硅树脂2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20份、云母粉5份、钛白粉9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无水乙醇12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4份、纳米SiO212份、滑石粉3份、玻璃粉4份、壳聚糖10份、附着力促进剂1.5份、抗静电剂1.5份、消光剂7.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和耐高温助剂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是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30%-45%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7%-10%的氨基乙醇、10%-15%的乙酸、5%-10%的异丙醇和8%-12%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聚硅氧烷、聚醚-硅氧烷共聚物、高碳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助剂为聚四氟乙烯蜡、聚苯醚、聚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为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壳聚糖加入三乙胺与二氯乙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20h,然后降温至-8℃至-10℃,搅拌60min,加入10-十一烯酰氯,搅拌120min,然后升温至室温后反应4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在75℃下搅拌反应10h得到所述改性壳聚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中有机硅预聚体的质量分数为53%,所述钛白粉中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为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的细度为4000目,所述云母粉的细度为500目,所述纳米SiO2的粒径为10-30nm,所述玻璃粉的细度为10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所述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所述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的质量比为3:2: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树脂、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云母粉、钛白粉、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无水乙醇、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纳米SiO2、滑石粉、玻璃粉、壳聚糖及各种填料及颜料加入砂磨机中,以1500r/min的转速高速分散搅拌45min;再加入适量附着力促进剂、抗静电剂、消光剂、消泡剂、流平剂和耐高温助剂,搅拌均匀,经400目筛过滤即可。

...

【技术特征摘要】

1.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组分:硅树脂10-3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15-25份、云母粉2-8份、钛白粉3-1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7份、无水乙醇10-15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6份、纳米sio210-15份、滑石粉1.5-4份、玻璃粉2-6份、壳聚糖7-12份、附着力促进剂0.7-2.5份、抗静电剂1.0-2.0份、消光剂5-10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5-1.0份和耐高温助剂1.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硅树脂20份、聚酯改性甲基苯基硅树脂20份、云母粉5份、钛白粉9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无水乙醇12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4份、纳米sio212份、滑石粉3份、玻璃粉4份、壳聚糖10份、附着力促进剂1.5份、抗静电剂1.5份、消光剂7.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和耐高温助剂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是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30%-45%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7%-10%的氨基乙醇、10%-15%的乙酸、5%-10%的异丙醇和8%-12%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聚硅氧烷、聚醚-硅氧烷共聚物、高碳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助剂为聚四氟乙烯蜡、聚苯醚、聚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会伦彭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悦上海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