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04662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0
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正极补锂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层,其中,内核包括富锂材料;包覆在内核的外表面,包覆层包括介孔微球和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介孔微球和碳材料共同包覆富锂材料的内核,可以得到具有电解液稳定性、抑制产气的正极补锂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电池的化成过程中,负极与电解液反应,在电极上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它包含各种各样的锂盐,sei膜抑制负极与电解液的进一步反应,对锂离子是良导体,对于电子是绝缘体,这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sei膜也有不利的一面,sei膜的形成过程要消耗锂离子,这些锂离子本来储存在正极材料,消耗10%左右的锂离子,意味着正极材料的容量被sei形成过程降低了10%的容量。为了降低容量的损失,行业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补锂技术,补锂技术按大类分为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

2、现有正极补锂材料具有较高的产气率,而所产生的气体容易与电解液发生有害反应,从而导致电池损坏。现有技术中为了抑制产气,大多会在富锂材料表面设置包覆层,但是包覆层对产气的抑制依旧不够理想,并且设置包覆层还会导致材料的电导率下降,从而大大影响锂离子的脱出自由程,因此会牺牲掉富锂材料的部分优势。所以如何在抑制产气的同时确保正极补锂材料的电导率成为了关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微球内具有孔道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碳材料填充于所述孔道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内核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所述介孔微球,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所述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微球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所述介孔微球之间具有孔隙,所述碳材料填充在所述孔隙中。>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微球内具有孔道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碳材料填充于所述孔道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内核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所述介孔微球,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所述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微球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所述介孔微球之间具有孔隙,所述碳材料填充在所述孔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还包括封装材料,所述封装材料结合在所述介孔微球和/或所述碳材料的外表面,所述封装材料包括氟胺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封装材料在所述正极补锂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0.1%~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微球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所述介孔微球之间具有孔隙,所述封装材料填充在所述孔隙中。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婷万远鑫裴现一男孔令涌王盈莹林律欢钟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