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61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墨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的供墨部分;位于外壳处的进气部分;以及构造成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可动构件。墨盒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连接至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一端和连接至可动构件的第二端。而且,弹性构件构造成进行扩展和收缩,以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墨盒。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构造成用来在与打印机一起使用 时分配墨水的墨盒。
技术介绍
已知的记录设备例如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喷墨记录头和安装部分,已知的墨盒安装 至该安装部分。在已知的墨盒安装至安装部分时,已知的记录设备构造成从多个喷嘴中分 配墨水,以在纸张上记录图像。已知的墨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已知的记录设备。已知的墨盒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 水腔室、壁和位于该壁处的供墨部分。在操作中,供墨部分从墨水腔室内部向已知的记录设 备供墨。该已知的墨盒还包括进气部分,该进气部分位于该壁处,并且构造成将空气从大气 中吸入到墨水腔室中。该已知的墨盒还包括盖子,该盖子包围设有供墨部分和进气部分的壁,并且保护 供墨部分和进气部分。例如在US 2006/0203051A1中描述了这种已知的墨盒。在将墨盒安 装至记录设备之前,首先需要拆除该盖子。而且,在从记录设备拆除其中剩余有墨水的墨盒 并且用户打算将来再次使用该墨盒时,用户通常将使用盖子再次盖住该墨盒。然而,如果用 户不能设置该盖子,例如,如果用户在用户将墨盒安装至记录设备之后错放该盖子或者丢 弃该盖子,则用户将不能再次盖住墨盒。因此,如果在墨盒意外掉落到表面上时供墨部分或 进气部分接触该表面,则墨盒可能受损,或者墨盒可能将墨水滴到表面或用户上。另一种已知墨盒构造成安装至已知记录设备的容纳腔室,并且容纳腔室包括构造 成被打开和关闭的门。在将这种已知的墨盒安装至容纳腔室并且该门被关闭之后,该门构 造成闩锁在墨盒上,以在用户将门打开时从容纳腔室中拆除该墨盒,这增大了可从容纳腔 室拆除墨盒的方便性。例如在US 2007/0070140A1中描述了这种已知的墨盒。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点的墨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墨盒 可以包括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可运动地连接至墨盒外壳,并且构造成在墨盒没有安装至 记录设备时保护供墨部分或进气部分或两者。因此,如果墨盒接触表面,供墨部分或进气部 分或两者不会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优点在于,可动构件可以允许将墨盒容易地从记 录设备中拆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墨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对的后 表面,其中该外壳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墨水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墨水腔室构造成存储墨 水。墨盒还包括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的供墨部分,其中该供墨部分构造成从墨水腔室内部向墨水腔室外部分配墨水;以及位于外壳处的进气部分,其中该进气部分构造成将空气吸 入到墨水腔室中。而且,墨盒包括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构造成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 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具有连接至外壳的前 表面的第一端和连接至可动构件的第二端。具体地说,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构造成进行 扩展和收缩,以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采用墨盒的这种结构,如果墨盒接触表面,供墨部分不会损坏。而且,墨盒可容易 地从记录设备中拆除。进气部分还可以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采用这种结构,如果墨盒接触表面,进气部 分也不会损坏。外壳的前表面可以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至少一个弹性构件 可以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沿着彼此相同 的方向扩展和收缩,并且第一弹性构件可以位于与该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二端相比更靠近第 一端的位置,并且第二弹性构件可以位于与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一端相比更靠近第二端的位 置。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可以稳定并且均勻地推压可动构件。该外壳可以包括右侧面和与右侧面相对的左侧面。可动构件可以包括面对外壳的 前表面的前壁、覆盖外壳的右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右侧壁、以及覆盖外壳的左侧面的至少 一部分的左侧壁。采用这种结构,在可动构件的右侧壁和左侧壁在外壳的右侧面和左侧面 上滑动时,可动构件可以容易地相对于外壳运动。外壳还可以另外包括顶面和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可动构件还可以另外包括覆盖外 壳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顶壁和覆盖外壳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壁。在可动构件处于第 一位置时,供墨部分位于由可动构件的前壁、右侧壁、左侧壁、顶壁和底壁限定的内部空间 内。采用这种结构,供墨部分不会将墨水滴到表面或墨盒的用户上。该墨盒还可以包括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的透光部分、以及位于透光部分内用于检 测墨水腔室中的墨水量的信号阻挡构件。采用这种结构,如果墨盒接触表面,透光部分也不 会损坏。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其它目的、特征和 优点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由此满足的需求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现在 参照结合附图给出的以下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的横剖模型图。图2(a)和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墨盒的透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分别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图2(c)和2(d)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墨盒的透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分别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图3 (a)和3 (b)分别为图2 (a)和2 (b)的墨盒的侧视图。图3(c)和3(d)分别为图2(c)和2(d)的墨盒的侧视图。图4(a)和4(b)为图2(a)和2 (b)的墨盒主体的前表面透视图和后表面透视图。图5为图4 (a)和4 (b)的主体的侧视图。图6为沿着图4(a)的VI-VI线剖开的横剖视图。图7为图4(a)和4(b)的主体的局部放大前表面横剖视图。图8为沿着图2(a)的VIII-VIII线剖开的横剖视图。图9为沿着图2(b)的IX-IX线剖开的横剖视图。图10(a)和10(b)分别为图4(a)和4(b)的主体的上部和下部的放大横剖视图。图11 (a)和11 (b)分别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动构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的盒安装部分的垂直横剖视图。图13为安装至图12的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图14为安装至图12的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其中记录设备的锁紧杆处 于打开位置中。图15为安装至图12的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其中记录设备的锁紧杆处 于关闭位置中。图1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的主控制器的方框图。图17 (a)和17 (b)分别为在将第一墨盒安装至盒安装部分时从记录设备的第一光 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示例性时序图。图17 (c)和17 (d)分别为在将第二墨盒安装至盒安装部分时从记录设备的第一光 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示例性时序图。图1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由记录设备的主控制器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图1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包围在包装构件中的图2(a)和2 (b) 的墨盒的包装布置的透视图。图2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安装至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图21为从图20的盒安装部分弹出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照图1-21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及其特征和技术优点,对于在各个 附图中的相同的相应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250。该记录设备250包括馈纸装 置252、输送装置253、记录单元254和盒安装部分276。馈纸盘257设在记录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前表面和与该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其中该外壳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墨水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墨水腔室构造成存储墨水;供墨部分,该供墨部分位于该外壳的前表面处,其中该供墨部分构造成从该墨水腔室的内部向该墨水腔室的外部分配墨水;进气部分,该进气部分位于该外壳处,其中该进气部分构造成将空气吸入到该墨水腔室中;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构造成相对于该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具有与该外壳的前表面连接的第一端和与该可动构件连接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构造成进行扩展和收缩,以使该可动构件相对于外壳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信吾菅原宏人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