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52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镶嵌管以及转动连接有蜗杆,镶嵌管内设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一端伸出镶嵌管并与蜗杆传动联接,所述蜗杆上套接有正时轮;所述壳体的一侧和镶嵌管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进排气开口,所述旋转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与旋转管的进气端连通,排气口与旋转管的排气端连通,当所述旋转管旋转时,进气口和排气口交替与进排气开口重合。采用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正时轮、蜗杆驱动旋转管旋转,使进气口和排气口交替与进排气开口重合开起和关闭气门,适合于单缸、双缸及三缸及以上的发动机使用;磨损和故障率低;能适应更高的发动机转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直列三缸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系统,是通过正时链轮轴带动两支凸轮轴旋转,一支凸轮轴负责进气,另一支凸轮轴负责排气。负责进气的凸轮轴旋转至凸起部位挤压顶杯打开进气门阀,从而进气;通过弹簧回弹带动进气门阀关闭。负责排气的凸轮轴旋转至凸起部位挤压顶杯打开排气门阀,从而排气;通过弹簧回弹带动排气门阀关闭。

2、以上进排气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3、1、由于需要通过凸轮机构等部件控制进气、排气门阀进行往复运动,组成部件较多,易磨损,故障率高。

4、2、采用强力弹簧来关闭气门,打开气门时压缩弹簧消耗了发动机自身的扭矩。

5、3、气门阀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开起关闭,不仅震动大、噪音大,而且,高速工作时气门弹簧反应跟不上,容易造成气门阀与活塞碰撞(冲缸),局限了发动机更高的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降低故障率;2、如何减小进排气系统自身消耗发动机的动力;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镶嵌管(2)以及转动连接有蜗杆(4),镶嵌管(2)内设有旋转管(3),所述旋转管(3)的一端伸出镶嵌管(2)并与蜗杆(4)传动联接,所述蜗杆(4)上套接有正时轮(5);所述壳体(1)的一侧和镶嵌管(2)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进排气开口(6),所述旋转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7)和排气口(8),进气口(7)与旋转管(3)的进气端连通,排气口(8)与旋转管(3)的排气端连通,当所述旋转管(3)旋转时,进气口(7)和排气口(8)交替与进排气开口(6)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管件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镶嵌管(2)以及转动连接有蜗杆(4),镶嵌管(2)内设有旋转管(3),所述旋转管(3)的一端伸出镶嵌管(2)并与蜗杆(4)传动联接,所述蜗杆(4)上套接有正时轮(5);所述壳体(1)的一侧和镶嵌管(2)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进排气开口(6),所述旋转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7)和排气口(8),进气口(7)与旋转管(3)的进气端连通,排气口(8)与旋转管(3)的排气端连通,当所述旋转管(3)旋转时,进气口(7)和排气口(8)交替与进排气开口(6)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管(2)及旋转管(3)均设有相同数量的1~6根,每根镶嵌管(2)对应套设于一根旋转管(3)上,每根旋转管(3)的一端与蜗杆(4)的一个部位传动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管(2)及旋转管(3)均设有三根,三根旋转管(3)中每两根彼此相对旋转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管件旋转式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上设有多个螺旋部(9),每根旋转管(3)的一端与蜗杆(4)的一个对应的螺旋部(9)传动联接,每相邻两个螺旋部(9)之间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祺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祺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