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632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涉及城市低运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钢混组合轨道梁包括若干个轨道梁节段,其中,轨道梁节段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混凝土纵梁;若干段钢横梁,其一端与所述混凝土纵梁的其中一个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土纵梁的其中另一个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纵梁和钢横梁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通过钢横梁连接两侧的混凝土纵梁,比现有的常规混凝土箱梁的顶面设置钢导轨的自重较小,便于施工,比现有的钢导轨梁增加了混凝土结构,从而提高轨道梁的整体的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


技术介绍

1、导轨式胶轮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具有线路适应性强、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工程投资少等特点,近年被大量地规划进了中小城市交通干线、大中城市交通支线,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层次。

2、导轨式胶轮系统一般采用高架线或部分地面线的方式进行敷设,目前国内在建及已建的导轨式胶轮系统高架桥在采用的梁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钢导轨梁,钢导轨梁虽然质量轻,但是钢导轨梁有整体刚度小、变形大、行车舒适性差、噪音相对较大、造价高、焊接变形控制难度大、后期维护工作量大等特点;第二种是在常规混凝土箱梁的顶面设置钢导轨,但是混凝土箱梁上设钢导轨梁的方案结构自重大、吊装难度大、施工便利性差、梁顶单独设置钢导轨梁成本高、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轨道梁的整体的刚度。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包括若干个轨道梁节段,其中,轨道梁节段包括:

3、两个相对设置的混凝土纵梁;

4、若干段钢横梁,其一端与所述混凝土纵梁的其中一个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土纵梁的其中另一个连接。

5、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钢横梁包括钢横梁后拼段和钢横梁预埋段,钢横梁预埋段设置于钢横梁后拼段的至少一端。

6、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钢横梁后拼段的一端通过钢横梁预埋段与一侧混凝土纵梁连接,钢横梁后拼段的另一端直接与另一侧混凝土纵梁连接;

7、或,钢横梁后拼段的两端均通过钢横梁预埋段与两侧混凝土纵梁连接。

8、在上述技术基础上,钢横梁后拼段和钢横梁预埋段通过拼接板和螺栓连接。

9、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混凝土纵梁上纵向通长设置有耐磨组件。

10、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耐磨组件包括走行轮接触件、导向轮接触件和防侧翻杆接触件,走行轮接触件设置于混凝土纵梁的顶面,导向轮接触件设置于混凝土纵梁的侧面,防侧翻杆接触件设置于两侧混凝土纵梁之间的空间。

11、在上述技术基础上,相邻的两段所述钢横梁之间纵向通长设置有疏散通道。

12、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疏散通道通过螺栓组件与钢横梁的顶面连接。

13、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钢横梁上设置有弱电电缆槽和/或强电电缆槽。

14、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的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其包括:

15、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

16、车身;

17、车辆走行轮,其设置于车身的底部,且位于混凝土纵梁的顶部;

18、车辆导向轮,其设置于车身的底部,且位于混凝土纵梁的侧面;

19、车辆防侧翻杆,其设置于车身的底部,且位于两侧的混凝土纵梁之间。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21、本专利技术由若干个轨道梁节段拼接而成,每一个轨道梁节段包括两个混凝土纵梁,两个混凝土纵梁相对设置于桥墩上,两个混凝土纵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段钢横梁,每个钢横梁的两端均与两侧的混凝土纵梁连接。与现有的轨道梁相比,该轨道梁为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纵梁和钢横梁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通过钢横梁连接两侧的混凝土纵梁,比现有的常规混凝土箱梁的顶面设置钢导轨的自重较小,便于施工,比现有的钢导轨梁增加了混凝土结构,从而提高轨道梁的整体的刚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轨道梁节段,其中,轨道梁节段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包括钢横梁后拼段(2)和钢横梁预埋段(11),钢横梁预埋段(11)设置于钢横梁后拼段(2)的至少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后拼段(2)的一端通过钢横梁预埋段(11)与一侧混凝土纵梁(1)连接,钢横梁后拼段(2)的另一端直接与另一侧混凝土纵梁(1)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钢横梁后拼段(2)和钢横梁预埋段(11)通过拼接板(9)和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纵梁(1)上纵向通长设置有耐磨组件(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组件(3)包括走行轮接触件(301)、导向轮接触件(302)和防侧翻杆接触件(303),走行轮接触件(301)设置于混凝土纵梁(1)的顶面,导向轮接触件(302)设置于混凝土纵梁(1)的侧面,防侧翻杆接触件(303)设置于两侧混凝土纵梁(1)之间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所述钢横梁之间纵向通长设置有疏散通道(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散通道(13)通过螺栓组件(14)与钢横梁的顶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上设置有弱电电缆槽(15)和/或强电电缆槽(16)。

10.一种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轨道梁节段,其中,轨道梁节段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包括钢横梁后拼段(2)和钢横梁预埋段(11),钢横梁预埋段(11)设置于钢横梁后拼段(2)的至少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后拼段(2)的一端通过钢横梁预埋段(11)与一侧混凝土纵梁(1)连接,钢横梁后拼段(2)的另一端直接与另一侧混凝土纵梁(1)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钢横梁后拼段(2)和钢横梁预埋段(11)通过拼接板(9)和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轨式胶轮系统的钢混组合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纵梁(1)上纵向通长设置有耐磨组件(3)。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王碧波曹春明高宝峰罗祎黄燕宏周银东邹东李苏邓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