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239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7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喷淋臂及泵水机构,箱体底部安装有下沉式的加热件,加热件处形成有低于箱体内底壁的蓄水槽,泵水机构设于箱体中且泵壳底部开有对应蓄水槽布置的吸水口、顶部开有与喷淋臂相连通的出水口。本技术在解决箱体底部因不平整而存在余水问题时,与使箱体底部平整这一常规思路相反,设置了下沉式的加热件并形成蓄水槽,在水洗之前可以向蓄水槽中少量进水并加热,对餐具进行蒸汽预洗,在水洗时,大量进水并利用加热件对洗涤水加热,在洗涤完毕后可通过加热件的加热将余水变为蒸汽对餐具进行杀菌及干燥,同时实现无余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洗碗机,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餐具、果蔬的清洗机


技术介绍

1、对于容积较大的洗碗机来说,为了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会设置上下排布的至少两组喷淋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分别输送到各喷淋臂中进行上下喷淋,冲洗餐具后回落的水聚集到洗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各喷淋臂中,完成一个水流循环。

2、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201211216094.7《用于清洗机的水流系统及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水泵的泵壳中设置了能对水进行分流的导叶,分流后的一路水经泵壳顶部的第一出水口输出、另一路水经泵壳侧部的第二出水口输出,导叶本身不运动,在导叶的分流作用下,消除了两路出水的干涉问题,降低了水流能量损失,使两路出水均可保持较高的扬程及较大的水流量;且整个水流系统的运行仅依靠一个离心叶轮即可完成,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由于泵壳是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底部,各连接结构处存在高度差,导致清洗完毕后,箱体底部存在一定的余水无法排净,长时间存放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

3、因此,对于上述清洗机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无余水且为蒸汽提供加热空间进而提高清洗效果的清洗机。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喷淋臂及泵水机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回水区域,所述喷淋臂设于回水区域之上,所述泵水机构用于将水自回水区域泵至喷淋臂中,箱体底部安装有下沉式的加热件,该加热件处形成有低于箱体内底壁的蓄水槽,所述泵水机构设于回水区域中且泵壳底部开有对应蓄水槽布置的吸水口、顶部开有与喷淋臂相连通的出水口。

4、优选地,所述泵壳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且支撑在蓄水槽外围的支撑边,该支撑边上开有回水口。

5、作为改进,所述泵壳包括能上下扣合从而围合出泵腔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能上下浮动地约束在下壳体之上,所述支撑边位于下壳体的底部边缘处,所述上壳体的边缘设置有能随其重力下沉后将回水口封住、在水力上浮后将回水口打开的围边。采用上述结构,可在蒸汽预洗、蒸汽杀菌及干燥阶段,将回水口封住,而在动力机构不运行状态下自动驱使蒸汽自下而上经喷淋臂向洗涤腔中输送;而在水洗状态下自动将回水口打开而不影响回水效率;同时,由于上壳体的浮动是依靠水压实现,因此,上壳体还可以根据水压大小上下浮动而自动调整泵腔体积,进而使水流输出平稳,消除因水流流速不平稳而导致的喷淋臂晃动、卡滞问题。

6、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水平部分及自第一水平部分边缘向下延伸的支撑边,所述吸水口开设于第一水平部分的中央部位,所述上壳体包括有对应第一水平部分布置的环状的第二水平部分,所述的围边自第二水平部分的外边缘处向下延伸且对应支撑边外围布置,所述第二水平部分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筒体,该筒体顶部逐渐沿径向向中间聚拢形成所述的出水口,所述筒体与第一水平部分的上表面共同围合出所述的泵腔。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相对浮动。

7、为了便于将喷淋臂与泵水机构连接,所述出水口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出水套,该出水套与所述喷淋臂底部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相应的,所述第二水平部分上开有供限位柱穿过的限位口,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设置有能在上壳体上浮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部。限位柱对上壳体的限位距离与回水口的高度基本一致,以确保回水口的开合顺畅。

9、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部分的上表面在其外边缘处下凹形成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嵌置有能在上壳体下沉后与上壳体的内表面接触密封的密封圈。

10、在本技术中,所述泵水机构包括空间导叶、叶轮及所述的泵壳,所述空间导叶包括盖板及导流片,所述盖板横向设于所述泵壳中部且将泵壳内腔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腔体、下腔体,所述出水口与上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流片为多个且竖向布置在盖板的下表面,多个导流片覆盖盖板的周向区域且沿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导流片自盖板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相邻两所述导流片之间约束出导流流道,所述导流片顶部所对应的盖板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导流流道与上腔体相连通的缺口;所述叶轮能转动地设于所述下腔体中,所述叶轮的底部开有对应吸水口布置的入口、侧部开有对应缺口布置的出口。本技术在泵壳中设置了用于将轴向进水经周向引导加压再轴向输出的空间导叶与叶轮,以满足水压要求,在该基础上,将喷淋臂设置在泵壳之上而不需要与叶轮配合,提高了进入喷淋臂的水流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同时,由于叶轮不再与喷淋臂的进水口处对应配合,使喷淋臂进水口处水压稳定,避免了气体吸入及泄水问题。

11、优选地,所述吸水口开设于泵壳的底壁上,所述吸水口外围的泵壳底壁沿径向自外而内、自上而下延伸形成第一导流曲面,所述吸水口位于该第一导流曲面的最低端处从而形成下探式吸水口。所述叶轮为离心叶轮。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吸水效率,并对进入吸水口的水进行整流、导流,降低能量损失。

12、优选地,所述导流片的外端贴近泵壳内周壁布置、外端靠近叶轮边缘布置,相邻布置的两导流片中,第一个导流片的外端部分与第二个导流片的内端布置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所述的导流流道,所述盖板在对应第一个导流片外端至第二导流片外端范围内缺失形成所述的缺口。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缺口与导水流道的出水端合理衔接,降低能量损失。

13、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开设于泵壳顶壁的中央部位,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螺旋延伸、用于将经缺口输送来的水流向出水口处聚拢的汇流叶片。该结构可对进入上腔体的水流进行整流、导流,避免水流紊乱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

14、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延伸的导流锥,且该导流锥的尖端对应所述出水口布置,所述的汇流叶片为多个且在盖板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汇流叶片的底部边缘位于导流锥的上表面上。该结构可对进入上腔体的水流进行整流、导流,避免水流紊乱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

15、优选地,所述泵壳之下设置有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箱体外底部且动力输出轴向上延伸穿过加热件、吸水口与叶轮相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将泵壳的吸水间隙设置的很低,以避免气体吸水,同时也能进一步缩短回水行程,提高泵水效率。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解决箱体底部因不平整而存在余水问题时,与使箱体底部平整这一常规思路相反,设置了下沉式的加热件并形成蓄水槽,在水洗之前可以向蓄水槽中少量进水并加热,对餐具进行蒸汽预洗,在水洗时,大量进水并利用加热件对洗涤水加热,能提高加热效率,在洗涤完毕后可通过加热件的加热将余水变为蒸汽对餐具进行杀菌及干燥,同时实现无余水,清洗及干燥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01)、喷淋臂(02)及泵水机构,所述箱体(01)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回水区域(011),所述喷淋臂(02)设于回水区域(011)之上,所述泵水机构用于将水自回水区域(011)泵至喷淋臂(0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01)底部安装有下沉式的加热件(4),该加热件(4)处形成有低于箱体(01)内底壁的蓄水槽(41),所述泵水机构设于回水区域中且泵壳(1)底部开有对应蓄水槽(41)布置的吸水口(11)、顶部开有与喷淋臂(02)相连通的出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且支撑在蓄水槽(41)外围的支撑边(13),该支撑边(13)上开有回水口(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包括能上下扣合从而围合出泵腔(10)的上壳体(14)与下壳体(15),所述上壳体(14)能上下浮动地约束在下壳体(15)之上,所述支撑边(13)位于下壳体(15)的底部边缘处,所述上壳体(14)的边缘设置有能随其重力下沉后将回水口(131)封住、在水力上浮后将回水口(131)打开的围边(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5)包括第一水平部分(151)及自第一水平部分(151)边缘向下延伸的支撑边(13),所述吸水口(11)开设于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中央部位,所述上壳体(14)包括有对应第一水平部分(151)布置的环状的第二水平部分(142),所述的围边(141)自第二水平部分(142)的外边缘处向下延伸且对应支撑边(13)外围布置,所述第二水平部分(142)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筒体(143),该筒体(143)顶部逐渐沿径向向中间聚拢形成所述的出水口(12),所述筒体(143)与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上表面共同围合出所述的泵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2)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出水套(121),该出水套(121)与所述喷淋臂(02)底部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152),相应的,所述第二水平部分(142)上开有供限位柱(152)穿过的限位口(1421),所述限位柱(152)的顶部设置有能在上壳体(14)上浮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52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上表面在其外边缘处下凹形成容置槽(1522),该容置槽(1522)中嵌置有能在上壳体(14)下沉后与上壳体(14)的内表面接触密封的密封圈(6)。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机构包括空间导叶(A)、叶轮(3)及所述的泵壳(1),所述空间导叶(A)包括盖板(2)及导流片(21),所述盖板(2)横向设于所述泵壳(1)中部且将泵壳(1)内腔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腔体(101)、下腔体(102),所述出水口(12)与上腔体(101)相连通,所述导流片(21)为多个且竖向布置在盖板(2)的下表面,多个导流片(21)覆盖盖板(2)的周向区域且沿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导流片(21)自盖板(2)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相邻两所述导流片(21)之间约束出导流流道(23),所述导流片(21)顶部所对应的盖板(2)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导流流道(23)与上腔体(101)相连通的缺口(24);所述叶轮(3)能转动地设于所述下腔体(102)中,所述叶轮(3)的底部开有对应吸水口(11)布置的入口(31)、侧部开有对应缺口(24)布置的出口(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口(11)开设于泵壳(1)的底壁上,所述吸水口(11)外围的泵壳(1)底壁沿径向自外而内、自上而下延伸形成第一导流曲面(111),所述吸水口(11)位于该第一导流曲面(111)的最低端处从而形成下探式吸水口(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21)的外端贴近泵壳(1)内周壁布置、外端靠近叶轮(3)边缘布置,相邻布置的两导流片(21)中,第一个导流片(21)的外端部分与第二个导流片(21)的内端布置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所述的导流流道(23),所述盖板(2)在对应第一个导流片(21)外端至第二导流片(21)外端范围内缺失形成所述的缺口(24)。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2)开设于泵壳(1)顶壁的中央部位,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01)、喷淋臂(02)及泵水机构,所述箱体(01)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回水区域(011),所述喷淋臂(02)设于回水区域(011)之上,所述泵水机构用于将水自回水区域(011)泵至喷淋臂(0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01)底部安装有下沉式的加热件(4),该加热件(4)处形成有低于箱体(01)内底壁的蓄水槽(41),所述泵水机构设于回水区域中且泵壳(1)底部开有对应蓄水槽(41)布置的吸水口(11)、顶部开有与喷淋臂(02)相连通的出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且支撑在蓄水槽(41)外围的支撑边(13),该支撑边(13)上开有回水口(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包括能上下扣合从而围合出泵腔(10)的上壳体(14)与下壳体(15),所述上壳体(14)能上下浮动地约束在下壳体(15)之上,所述支撑边(13)位于下壳体(15)的底部边缘处,所述上壳体(14)的边缘设置有能随其重力下沉后将回水口(131)封住、在水力上浮后将回水口(131)打开的围边(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5)包括第一水平部分(151)及自第一水平部分(151)边缘向下延伸的支撑边(13),所述吸水口(11)开设于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中央部位,所述上壳体(14)包括有对应第一水平部分(151)布置的环状的第二水平部分(142),所述的围边(141)自第二水平部分(142)的外边缘处向下延伸且对应支撑边(13)外围布置,所述第二水平部分(142)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筒体(143),该筒体(143)顶部逐渐沿径向向中间聚拢形成所述的出水口(12),所述筒体(143)与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上表面共同围合出所述的泵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2)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出水套(121),该出水套(121)与所述喷淋臂(02)底部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152),相应的,所述第二水平部分(142)上开有供限位柱(152)穿过的限位口(1421),所述限位柱(152)的顶部设置有能在上壳体(14)上浮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52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分(151)的上表面在其外边缘处下凹形成容置槽(1522),该容置槽(1522)中嵌置有能在上壳体(14)下沉后与上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磊郑峰刁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