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轿车防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机构及带折叠功能的防雨车衣。
技术介绍
1、很多老旧小区建立时并未设置地下停车场或者足够的车位,因此很多人选择将车停在路边,汽车不可避免的要遭受雨水和阳光的侵蚀。
2、在下雨过后,传统车衣往往容易堆积雨水,使用车辆前对车衣进行收纳时,需要先将堆积的雨水抖落排出,这一步骤容易被雨水弄脏使用者的衣物,且车衣使用、收纳耗时耗力,操作较为不便,占用使用者的时间,收纳后也占用过多的后备箱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传统车衣容易堆积雨水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机构,其目的在于:对落到车衣上的雨水进行导流。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根l型支撑杆;导流组件,包括防护件和塑形件,所述防护件的各角分别与l型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塑形件对称布置在防护件上,所述防护件上设置有若干呈褶皱形的导流槽。
5、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l型支撑杆包括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端部固定连接形成90°夹角。
6、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
7、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若干遮盖件,所述遮盖件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导流槽。
8、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槽设置在防护件上背离车身一侧,所述导流槽与车身走向平行。
9、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盖件上朝向车身一侧设置有第一折叠缝,所述第一折叠缝与车身走向平行。
10、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塑形件包括若干根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设置在第一折叠缝内。
11、作为本技术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与车身前后挡风玻璃的走向相平行。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塑形件支撑起车衣,防止雨水在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处堆积雨水,遮盖件连接形成的凹槽,可以对雨水进行导流。
13、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折叠功能的防雨车衣,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车衣不方便快速收纳、收纳后占用过多空间的问题。
14、作为本技术所述带折叠功能的防雨车衣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导流机构,还包括,磁性机构,包括若干磁性件,所述磁性件套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内部。
15、作为本技术所述带折叠功能的防雨车衣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盖件均匀设置有第二折叠缝,所述第二折叠缝垂直车身走向方向。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车衣可以沿着横向和竖向设置的折叠缝进行折叠,塑形件方便使用者对车衣进行抓取,让车衣可以快速展开和收纳,磁性件可以将收纳后的车衣形状固定不易散开,减少车衣占用的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杆(101)包括第一延伸杆(101a)和第二延伸杆(101b),所述第一延伸杆(101a)和第二延伸杆(101b)端部固定连接形成9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杆(101)开口向内呈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01)包括若干遮盖件(201a),所述遮盖件(201a)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导流槽(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M)设置在防护件(201)上背离车身一侧,所述导流槽(M)与车身走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201a)上朝向车身一侧设置有第一折叠缝(L1),所述第一折叠缝(L1)与车身走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3、5、6任一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件(202)包括若干根第一骨架(202a)和第二骨架(202b),所述第一骨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202a)和第二骨架(202b)与车身前后挡风玻璃的走向相平行。
9.一种带折叠功能的防雨车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导流机构,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折叠功能的防雨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201a)均匀设置有第二折叠缝(L2),所述第二折叠缝(L2)垂直车身走向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杆(101)包括第一延伸杆(101a)和第二延伸杆(101b),所述第一延伸杆(101a)和第二延伸杆(101b)端部固定连接形成9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杆(101)开口向内呈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01)包括若干遮盖件(201a),所述遮盖件(201a)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导流槽(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m)设置在防护件(201)上背离车身一侧,所述导流槽(m)与车身走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鹏彬,李嫄,黄钟光,罗文亿,谢朝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