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06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属于预应力梁施工技术领域,施工准备工作,在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孔道内预设一根通长钢丝绳,并在预留孔道入口侧安装钢绞线锚固机构,在预留孔道出口侧安装限位板,根据预留孔道长度在钢绞线从活动办延伸出的对应长度处预设标记;通过钢绞线锚固机构将多跟钢绞线同步拉动至限位板处配合,将钢绞线上的标记调整至同一平面;切割预留管道外靠近锚固板侧的钢绞线,并安装活动板,对钢绞线两侧的活动板进行张拉至预设伸长值;张拉完毕后进行预留孔道内灌浆,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预留孔道内的多根钢绞线整束穿管,避免单根钢绞线分别穿管时造成预留孔道内壁以及对钢绞线的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应力梁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发展,对建筑功能的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物的高度与跨度是实现建筑物功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体积预应力梁利用高强度钢绞线和高强混凝土共同作用,可以减小梁的截面尺寸,减轻自重,增大梁的承载能力,广泛应用于存在大跨度架空空间区域的建筑物的施工中。

2、在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而传统张拉时采用人工逐根将钢绞线送入波纹管内,导致多跟钢绞线在依次送入过程中,后续钢绞线的送入容易对已送入的钢绞线和波纹管造成摩擦,且浪费人力。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逐根将钢绞线送入波纹管内,导致多跟钢绞线在依次送入过程中,后续钢绞线的送入容易对已送入的钢绞线和波纹管造成摩擦,且浪费人力的问题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设有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空腔,所述夹持片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空腔内的限位柱,所述夹持片通过限位柱能够沿第二通孔径向方向限位滑动,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限位柱螺纹连接,转动所述螺杆能够使限位柱滑动,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与多个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外外圆周壁套设有第一齿环,所述连接部内转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设有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空腔,所述夹持片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空腔内的限位柱,所述夹持片通过限位柱能够沿第二通孔径向方向限位滑动,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限位柱螺纹连接,转动所述螺杆能够使限位柱滑动,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与多个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外外圆周壁套设有第一齿环,所述连接部内转动安装有多个与沿同一圆周设置的第一齿环均啮合的第二齿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高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二齿环弧度一直的弧形限位孔,所述第二齿环上安装有能够延伸出弧形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宇昕聂浩然张路强李光生马敏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