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911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超细转炉渣和硅灰配合使用,在氢氧化钠、液体水玻璃和氯化钠作为碱激发剂的情况下,促进水化产物硅酸钙的形成,从而形成胶凝材料,同时配合PE纤维的使用,从而提高凝胶材料的抗渗性,并且通过在配方中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还保证了获得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使用时的重金属的溶出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转炉渣即转炉钢渣,是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来源于铁水与废钢中所含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加入的造渣剂(如石灰石、萤石、硅石)、氧化剂、脱硫产物和被侵蚀的炉衬材料等,属于一种工业废弃物。

2、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转炉炼钢与其他工业废弃物进行复配,利用激发剂进行激发获得胶凝材料从而制备混凝土掺合料,来替代水泥。但是试验中发现将其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用于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时,在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并严格控制重金属溶出量的同时,其可以实现替代水泥的用量最高仅为30wt%左右。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在严格控制重金属溶出量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水泥替代量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用于混凝土时,不但具有重金属溶出量低的优点,而且代替水泥的用量可以高达60wt%。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超细转炉渣50~90份、硅灰10~15份、氢氧化钠5~8份、液体水玻璃8~15份、氯化钠1~3份、pe纤维3~8份、表面活性剂0.1~0.5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5份;

4、所述超细转炉渣的比表面积>400m2/kg,平均粒径<20μm,d50<20μm,d90<35μm。

5、优选地,所述超细转炉渣中fe2o3含量≤1wt%。

6、优选地,所述液体水玻璃的模数为1.5~1.8。

7、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硬脂酸钠。

8、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9、优选地,所述硅灰的粒径为0.1~1.0μm。

10、优选地,所述pe纤维的规格为:长度为10~30mm,直径为15~35μm,长径比为650~750,强度为2500~3500mpa。

11、优选地,所述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替代混凝土中所需水泥用量的10~60wt%。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3、按所需重量份数,将超细转炉渣、硅灰、氢氧化钠、液体水玻璃、氯化钠、pe纤维、表面活性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得到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

14、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超细转炉渣和硅灰混合,得到混合物料a;

16、(2)将氢氧化钠、液体水玻璃、氯化钠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料b;

17、(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料b加入到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a中,然后加入pe纤维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得到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

18、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制备不分先后顺序。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超细转炉渣50~90份、硅灰10~15份、氢氧化钠5~8份、液体水玻璃8~15份、氯化钠1~3份、pe纤维3~8份、表面活性剂0.1~0.5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5份;所述超细转炉渣的比表面积>400m2/kg,平均粒径<20μm,d50<20μm,d90<35μm。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超细转炉渣和硅灰配合使用,在氢氧化钠、液体水玻璃和氯化钠作为碱激发剂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水化产物硅酸钙的形成,从而形成胶凝材料,同时配合pe纤维的使用,从而提高凝胶材料的抗渗性,并通过在配方中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还降低了获得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使用时的重金属的溶出量。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时,不但具有重金属溶出量低的优点,而且替代水泥的用量最高可达60wt%。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超细转炉渣50~90份、硅灰10~15份、氢氧化钠5~8份、液体水玻璃8~15份、氯化钠1~3份、PE纤维3~8份、表面活性剂0.1~0.5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转炉渣中Fe2O3含量≤1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水玻璃的模数为1.5~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硬脂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的粒径为0.1~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E纤维的规格为:长度为10~30mm,直径为15~35μm,长径比为650~750,强度为2500~350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替代混凝土中所需水泥用量的10~60wt%。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超细转炉渣50~90份、硅灰10~15份、氢氧化钠5~8份、液体水玻璃8~15份、氯化钠1~3份、pe纤维3~8份、表面活性剂0.1~0.5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转炉渣中fe2o3含量≤1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水玻璃的模数为1.5~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硬脂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培孙梦夏何永亮王明俊杨幸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赛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