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制造技术_技高网

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85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涉及混凝土领域,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细骨料60‑90份;轻质粗骨料180‑220份;水泥140‑160份;水30‑40份;减水剂3‑5份;改性竹纤维0.7‑1.2份;所述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制备成混合水溶液,得到改性液;S2、将竹纤维加入改性液中,在23‑28℃条件下搅拌1‑4h,过滤并收集固体物质,洗涤后干燥,得到包膜竹纤维;S3、将包膜竹纤维与硅烷偶联剂水溶液混合,在45‑55℃条件下搅拌2‑4h,过滤并收集固体物质,洗涤后干燥,得到改性竹纤维。本申请具有提高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保温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技术介绍

1、混凝土一般由水泥作为凝胶材料将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拌和制得的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工程建设当中。

2、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混凝土尤其是轻质混凝土的使用量大大增加,轻质混凝土一般将石子等密度高的粗骨料替换成陶粒、发泡材料等低密度的粗骨料,并且根据混凝土所需的抗震、保温等性能可选择不同的轻质粗骨料,以制得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3、但是,由于轻质粗骨料的密度与常用的砂石等细骨料以及水泥等其他组分的密度相差大,在轻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导致制得的轻质混凝土的强度低从而难以满足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轻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导致轻质混凝土强度低从而难以满足性能需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

4、细骨料60-90份;

5、轻质粗骨料180-220份;

6、水泥140-160份;

7、水30-40份;

8、减水剂3-5份;

9、改性竹纤维0.7-1.2份;

10、所述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1、s1、将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制备成混合水溶液,得到改性液;

12、s2、将竹纤维加入改性液中,在23-28℃条件下搅拌1-4h,过滤并收集固体物质,洗涤后干燥,得到包膜竹纤维;

13、s3、将包膜竹纤维与硅烷偶联剂水溶液混合,在45-55℃条件下搅拌2-4h,过滤并收集固体物质,洗涤后干燥,得到改性竹纤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作为凝胶材料将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粘结,并使用减水剂减少拌和水的用量,并且一方面,改性竹纤维在轻质混凝土中乱向分布对轻质混凝土有增强作用,另一方面,经过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改性竹纤维在轻质混凝土中更容易分散,形成纤维网阻碍轻质粗骨料的上浮,尽可能避免了轻质混凝土发生离析,使得轻质粗骨料分布均匀,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的散热通道,降低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和硅烷偶联剂共同作用下还提高了轻质粗骨料与改性竹纤维的连接效果,并且提高了改性竹纤维与其他组分的连接强度。综合作用下,提高了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保温性能。

15、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为1:0.8-1.2。

16、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为1:0.9-1.1。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在竹纤维表面反应成膜,并且通过控制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控制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在竹纤维表面的分布面积以及厚度,提高了竹纤维在混凝土内的分散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5-30mm。

19、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长度为20mm。

20、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2-0.3mm。

21、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25mm。

22、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长径比为75-100。

23、优选地,竹纤维的长径比为80。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用竹纤维、调整竹纤维的长径比以及结合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和硅烷偶联剂对竹纤维共同改性,降低了竹纤维在混凝土内的团聚程度,使得改性竹纤维分散形成网状阻碍轻质粗骨料的离析,并且通过竹纤维的长度和直径调整,提高了改性竹纤维在轻质混凝土内的增强效果,提高了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保温性能。

25、可选的,所述轻质粗骨料选自陶粒和eps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

26、可选的,所述轻质粗骨料包括重量比为20-40:1的陶粒和eps颗粒。

27、可选的,所述陶粒的粒径为5-10mm。

28、可选的,所述eps颗粒的粒径为1-8mm。

29、优选地,所述eps颗粒的粒径为3-5mm。

30、可选的,所述减水剂选自聚羧酸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脂肪族系减水剂和木质素环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陶粒的粒径和eps颗粒的粒径,使得eps颗粒对陶粒的间隙进行填充,进一步降低了轻质混凝土中的散热通道的产生,另外陶粒、eps颗粒以及改性竹纤维的尺寸相互适配,大大提高了改性竹纤维形成的纤维网阻碍陶粒和eps颗粒上浮的效果,综合作用下,提高了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保温性能。

3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3、1.水泥作为凝胶材料将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粘结,并使用减水剂减少拌和水的用量,并且一方面,改性竹纤维在轻质混凝土中乱向分布对轻质混凝土有增强作用,另一方面,经过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改性竹纤维在轻质混凝土中更容易分散,形成纤维网阻碍轻质粗骨料的上浮,尽可能避免了轻质混凝土发生离析,使得轻质粗骨料分布均匀,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的散热通道,降低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和硅烷偶联剂共同作用下还提高了轻质粗骨料与改性竹纤维的连接效果,并且提高了改性竹纤维与其他组分的连接强度。综合作用下,提高了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保温性能;

34、2.通过选用竹纤维、调整竹纤维的长径比以及结合对苯二酚、三乙烯四胺和硅烷偶联剂对竹纤维共同改性,降低了竹纤维在混凝土内的团聚程度,使得改性竹纤维分散形成网状阻碍轻质粗骨料的离析,并且通过竹纤维的长度和直径调整,提高了改性竹纤维在轻质混凝土内的增强效果;

35、3.通过控制陶粒的粒径和eps颗粒的粒径,使得eps颗粒对陶粒的间隙进行填充,进一步降低了轻质混凝土中的散热通道的产生,另外陶粒、eps颗粒以及改性竹纤维的尺寸相互适配,大大提高了改性竹纤维形成的纤维网阻碍陶粒和eps颗粒上浮的效果,综合作用下,提高了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保温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为1: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5-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2-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长径比为75-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粗骨料选自陶粒和EPS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粗骨料包括重量比为20-40:1的陶粒和EPS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的粒径为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EPS颗粒的粒径为1-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选自聚羧酸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脂肪族系减水剂和木质素环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苯二酚和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为1: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5-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2-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竹纤维的长径比为75-100。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