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模块及模块化拼装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87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拼装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模块及模块化拼装家具,包括:外壳、变向装置、推进装置和转接模块,外壳开有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连通,第一孔靠近孔口处设有螺母槽;所述变向装置包括输入件、输出件,输入件、输出件分别设于第二孔、第一孔内,水平转动输入件带动输出件竖直转动;所述推进装置设在第一孔,包括螺栓、螺母,所述螺母设于螺母槽内,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和光滑部,螺纹部与螺母螺纹连接,光滑部与输出件轴向滑动连接,光滑部设卡簧槽,卡簧槽内设卡簧,卡簧和螺母间设弹簧;所述转接模块设在外壳外部,在螺栓推进后与螺栓螺纹连接。本技术安装省时省力,连接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拼装家具,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模块及模块化拼装家具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框架箱、支架或其他支撑结构大多是采用插接、焊接、胶粘、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转接头和连接管的连接,而螺纹连接因其连接牢固、安装和拆卸方便受到青睐,现有的框架箱、支架或其他支撑结构采用的螺纹连接大多是直接在连接管的连接端进行攻丝或套丝,而在转接头的连接端进行相应的套丝或攻丝,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沿连接管轴线旋转整根连接管或转接头来实现连接管和转接头的连接。然而,目前的这种连方式,由于需要沿连接管轴线旋转整根连接管或转接头,安装时较为费力,尤其在连接直径较大、长度较长、质量较重的连接管时,费时费力;而对于结构复杂的支架,常常需要将多个支架结构拼装在一起,沿连接管轴线旋转整个支架结构显然不合适。

2、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安装费时费力,难以应用于大尺寸、大质量的连接管和结构复杂的支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接模块,包括:外壳、变向装置、推进装置和转接模块,所述外壳开有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孔靠近孔口处设有螺母槽;所述变向装置包括输入件、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输出件分别设于第二孔、第一孔内,所述输入件与输出件连接,且水平转动输入件带动输出件竖直转动;所述推进装置设在第一孔,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螺栓、螺母,所述螺母设于螺母槽内,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和光滑部,所述螺纹部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光滑部与输出件径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光滑部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槽内设卡簧,所述卡簧和螺母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螺栓上;所述转接模块设置在外壳外部,包括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在螺栓推进后与螺栓螺纹连接。

2、其中,所述连接模块安装在连接管内。

3、进一步的,所述输入件为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输入端设有定位槽;所述输出件为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输出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定位槽为一字型或十字型,使用时在定位槽放置合适的螺丝刀,通过旋转螺丝刀使主动锥齿轮作水平向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作竖直向旋转。

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件和输出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实现90°转向的转向传动轴。

5、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形状为正六棱柱,所述连接部为柱体形状,所述连接部在远离从动锥齿轮一端开设有正六边形盲孔,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正六边形盲孔内,沿正六边形盲孔轴向滑动;或所述连接头形状为正四棱柱,所述连接部为柱体形状,所述连接部在远离从动锥齿轮一端开设有正方形盲孔,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正方形盲孔内,沿正方形盲孔轴向滑动;或所述连接头为柱体形状,所述连接头端面开设有正六边形盲孔,所述连接部形状为正六棱柱,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正六边形盲孔内,沿正六边形盲孔轴向滑动;或所述连接头为柱体形状,所述连接头端面开设有正方形盲孔,所述连接部形状为正四棱柱,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正方形盲孔内,沿正方形盲孔轴向滑动。

7、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部和限位足,所述限位部与限位足连接,所述限位部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正对所述输入件的输入端。

8、其中,通过将所述限位部的上表面设置为水平的结构,则该连接模块用于方形连接管;通过将所述限位部设置为上表面带有一定弧度的结构,则该连接模块用于圆形连接管。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设置所述限位足,所述限位孔内开设有橡胶圈槽,所述橡胶圈槽内设置有橡胶圈。在连接模块放入连接管中,然后将所述限位装置插入外壳的限位孔时,橡胶圈与限位装置的限位足过盈配合,牢牢卡住限位装置,此时,限位装置的限位部高出连接模块,刚好卡入连接管开孔处,从而使连接模块和连接管限位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装而成,所述外壳横截面为椭圆形。与所述外壳相对应,连接管内部截面也为椭圆形,将连接模块装入连接管内时,更方便将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二孔对准连接管上的开孔,而不需要通过转动连接模块来对准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设有帽檐,所述第一孔内靠近输出件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住螺栓的帽檐。通过设置限位凸起抵住螺栓的帽檐来限制螺栓的推进距离,能避免螺栓的连接头从输出件的连接部脱出,从而防止推进装置失效。

12、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模块包括多通接头和保护壳,所述多通接头设有与螺栓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多通接头设置在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形状与连接模块相适应。所述转接模块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且在螺栓的螺纹部与螺母脱离时替代螺母的作用,使螺栓得以继续推进。

13、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螺纹部的端面设有保险槽,所述保险槽为六角盲孔或四角盲孔。通过在保险槽内放置对应形状的螺丝刀,旋转螺丝刀使螺栓从转接模块中退出,从而拆卸连接模块。

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连接模块的模块化拼装家具。

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通过在推进装置之前设置两个锥齿轮,将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的旋转运动,从而使螺栓在水平方向沿轴线作螺旋运动,而不用转动整根连接管即可达到紧固的目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沿轴线旋转整根连接管才能实现连接固定,本技术能使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可以应用于大尺寸、大质量的连接管和结构复杂的支架。

17、2、通过设置卡簧槽,在卡簧槽内设卡簧,在螺母和卡簧之间设弹簧,使得螺栓螺旋式前进时,由于卡簧固定在螺栓上,所以卡簧随螺栓一同推进并压缩弹簧,螺栓的螺纹部脱离螺母时,转接模块使螺栓继续前进,螺栓的光滑部穿过螺母,而弹簧发生反弹,带动螺栓及与螺栓连接的转接模块向输出件一端运动,一方面使螺栓的螺纹部始终与螺母的螺纹贴合,便于拆卸,另一方面能使转接模块与连接模块贴合更紧密,应用在拼装家具中,使拼装家具更平整美观,避免缝隙卡住毛发、丝线,伤害人和宠物的毛发、损坏纺织品。

1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变向装置、推进装置和转接模块,所述外壳开有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孔靠近孔口处设有螺母槽;所述变向装置包括输入件、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输出件分别设于第二孔、第一孔内,所述输入件与输出件连接,且水平转动输入件带动输出件竖直转动;所述推进装置设在第一孔,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螺栓、螺母,所述螺母设于螺母槽内,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和光滑部,所述螺纹部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光滑部与输出件径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光滑部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槽内设卡簧,所述卡簧和螺母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螺栓上;所述转接模块设置在外壳外部,包括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在螺栓推进后与螺栓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件为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输入端设有定位槽;所述输出件为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输出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部和限位足,所述限位部与限位足连接,所述限位部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正对所述输入件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设置所述限位足,所述限位孔内开设有橡胶圈槽,所述橡胶圈槽内设置有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装而成,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设有帽檐,所述第一孔内靠近输出件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住螺栓的帽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螺纹部的端面设有保险槽,所述保险槽为六角盲孔或四角盲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多通接头和保护壳,所述多通接头设有与螺栓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多通接头设置在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形状与连接模块相适应。

10.一种模块化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变向装置、推进装置和转接模块,所述外壳开有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孔靠近孔口处设有螺母槽;所述变向装置包括输入件、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输出件分别设于第二孔、第一孔内,所述输入件与输出件连接,且水平转动输入件带动输出件竖直转动;所述推进装置设在第一孔,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螺栓、螺母,所述螺母设于螺母槽内,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和光滑部,所述螺纹部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光滑部与输出件径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光滑部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槽内设卡簧,所述卡簧和螺母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螺栓上;所述转接模块设置在外壳外部,包括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在螺栓推进后与螺栓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件为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输入端设有定位槽;所述输出件为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输出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光滑部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模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彭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搭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