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4581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可控释复合微球包括包覆有压电聚合物的载药磁性纳米颗粒,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包括负载治疗剂的磁性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压电聚合物作为基体材料,并与磁性纳米颗粒结合使用,使得智能可控释复合微球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效果和压电响应功能,通过磁场驱动磁性纳米颗粒的运动,可以1)加速压电聚合物的溶胀/降解,促进治疗剂的释放;2)挤压压电聚合物,使要点聚合物产生电信号。从而达到按需刺激组织、加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的目的,且药物释放周期可达60天以上,药物控释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特别涉及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磁性纳米颗粒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粒径小和可降解性等特点,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并且具备光热治疗和mri成像能力,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有关磁靶向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探索,通过外部磁场将粒子引导至病变部位,进而诱导药物释放,并具备应用在人类身体的可行性。磁场是自然环境中的基本物理因素之一,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它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此外,磁场信号对细胞、组织和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在细胞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自我更新、迁移、谱系分化和凋亡。关于借助磁信号对细胞命运决定的影响的研究,可将其分为:(1)宏观磁场信号以及(2)磁响应性纳米材料。具体而言,信号输入的磁场频率可调,磁场强度可调,无论信号是否由纳米材料介导,都为细胞命运调控提供了优越而准确的外部触发器。尽管目前磁场影响细胞命运的机制和原因尚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用磁场信号已经成为无创伤、精确控制干细胞行为和反应的重要途径。

2、作为药物控释系统载体的生物材料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能力。其中人工合成的压电聚合物可以通过改变其原材料化学组成、材料结构及表面性质等,来设计其生物应答特性。在骨修复过程中,骨组织对功能需求的动态重建是通过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传统的组织工程支架主要基于绝缘材料,对于信号传导的惰性会扰乱自然信号传导途径、影响动态重建,从而导致修复效果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包括包覆有压电聚合物的载药磁性纳米颗粒,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包括负载治疗剂的磁性纳米颗粒。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与压电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20);如1:5、1:7、1:10、1:13、1:15、1:18。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剂与磁性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200);如1:4、1:5、1:20、3:20、1:50、9:50、1:100、1:150、1:180等。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05mm~3mm。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压电常数d33值为0.85pc/n~1.5pc/n;优选为约1pc/n。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中治疗剂的释放周期为至少60天,如至少为63天。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剂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黏菌素、多黏菌素b、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氟尿嘧啶、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伏立康唑、盐酸小檗碱、庆大霉素、白藜芦醇、维生素d、褪黑素、柚皮苷、利福平、三氯生、洗必泰、骨形态发生蛋白、血小板衍生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白介素、阿仑膦酸钠、鲑鱼降钙素、唑来磷酸钠、伊班膦酸钠、雷尼酸锶、柚皮苷、地塞米松的至少一种。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剂包括用于骨、皮肤组织修复和/或再生的治疗剂。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剂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形态发生蛋白-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阿仑膦酸钠、柚皮甙、白藜芦醇中的至少一种。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包括铁、钴、镍和/或其金属氧化物的至少一种;如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的至少一种。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聚合物包括聚左旋乳酸、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压电可降解聚酯的分子量为2~10万道尔顿。

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含压电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共混液;将共混液加入到含乳化剂的水相中,分散形成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含治疗剂的水溶液后,干燥获得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将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含压电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共混液;将共混液加入到含乳化剂的水相中,分散形成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

16、制备载药微球的方法很多,包括乳化溶剂挥发法、相分离法、乳化溶剂萃取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而乳化溶剂挥发法又进一步可以细分为o/w乳化法、o1/o2乳化法、复乳-液中干燥法等。本申请的载药微球以压电聚合物为包覆磁性纳米颗粒的壳层,因此通过o/w乳化法制备更合适。对于本申请而言,o/w乳化法是将负载有治疗剂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含压电聚合物的有机溶剂形成共混液,随后将共混液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水相中,通过诸如机械搅拌、超声波等分散方式形成o/w型乳剂,随后通过继续分散等方式蒸发乳剂中的有机溶剂使其挥发,磁性纳米颗粒、治疗剂与压电聚合物沉积形成微球。形成的微球可以选择通过离心、洗涤、筛分等本领域常用的方法步骤收集,并进一步可选通过真空干燥和/或冷冻干燥的方式获得微球的干粉。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相中,乳化剂的浓度为0.5mg/ml~5mg/ml。本专利技术中,乳化剂的类型、浓度与形成的乳剂中液滴大小、磁性纳米颗粒和治疗剂与水相的分散程度有关。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甲醇、丙酮等至少一种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有机溶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等性质与形成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有关。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包括非离子型乳化剂;具体地,所述乳化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明胶、聚甲基丙烯酸钠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乳化剂包括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乳化剂并选择特定的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能可控载药复合微球中包封率和载药量。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控制分散频率为150rpm~1000rpm,时间为6h~20h,形成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形成乳剂和蒸发有机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散方法对于微球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采用上述的分散方法可以使获得的智能可控载药复合微球的粒径增加、包封率提高。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对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进行极化处理的步骤。可控释复合微球需经过极化处理才能具备完整的压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有压电聚合物的载药磁性纳米颗粒,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包括负载治疗剂的磁性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与压电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05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中治疗剂的释放周期为至少60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含压电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共混液;将共混液加入到含乳化剂的水相中,分散形成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中,乳化剂的浓度为0.5mg/mL~5m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控制分散频率为150rpm~1000rpm,时间为6h~20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进行极化处理的步骤;和/或,所述极化处理包括1KV/mm~3KV/mm电压极化15min~60min。

9.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

10.一种医疗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和/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有压电聚合物的载药磁性纳米颗粒,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包括负载治疗剂的磁性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磁性纳米颗粒与压电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05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中治疗剂的释放周期为至少60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载药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含压电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共混液;将共混液加入到含乳化剂的水相中,分散形成所述的可控释复合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为康程德林李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