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及上料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68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3
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及上料机,涉及新能源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调节座、水平设置的安装架,和竖直设置在安装架下端的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调节座通过穿设于第一通孔中的第一紧固件设置在第一调节板上,调节座背离第一调节板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调节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紧固件设置在调节座上;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呈条状且沿左右方向排布,第二通孔的长度小于第一通孔的长度;第二调节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夹持件,安装架下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夹持件左右并排的第二夹持件;本技术结构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提高了对夹爪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制造设备,公开了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及上料机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电池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导致它大量释放热能,常规散热方式一般为水冷散热,为了确保导热片与散热片按照既定位置进行焊接,水冷板的生产制造中会用到焊接治具,机械手需要夹取工件放置到焊接治具上进行装配,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工艺需求的改变,焊接的设定位置也有所不同,工件与工件之间的间距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就需要对上料的多个夹爪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现有的多个夹爪之间的间距调节装置一般都会增设额外的驱动机构,但是这种方式提高了整个设备的控制要求,也不利于企业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及上料机,该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及上料机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水平设置的安装架,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下端的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调节座背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紧固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呈条状且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夹持件,所述安装架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左右并排的第二夹持件。

4、本技术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平行并排;所述第二通孔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平行并排。

5、本技术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调节座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所述调节座的缺口。

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料机,该上料机包括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移动的xyz轴平移机构,以及用于运送料盘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架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上端水平设置有多个延伸部,多个所述延伸部均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与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均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水平设置且低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表面;所述上料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升降台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装配到位时,两个所述升降台与多个所述延伸部相近端之间的间隙形成容置空间,料盘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7、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架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壁上,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子上。

8、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其中,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伸入料盘中防止料盘偏移。

9、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其中,所述旋转机构竖直设置,所述xyz轴平移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旋转机构上下移动的z轴平移组件、驱动所述z轴平移组件前后移动的y轴平移组件,以及驱动所述y轴平移组件左右移动的x轴平移组件;所述x轴平移组件、y轴平移组件和z轴平移组件均为直线模组。

10、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其中,所述旋转机构为电机,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输送机构为倍速链。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前后均设置有带通孔的调节板,需要调节夹爪单元之间的间距时,只需拧松通孔内的螺丝,就能让调节座沿通孔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夹爪改变位置,两调节板上的通孔长度不一致,可实现更长行程的调节,调节完毕后拧紧螺丝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提高了对夹爪的控制精度以及现场调试的灵活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调节座、水平设置的安装架,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下端的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调节座背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紧固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呈条状且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夹持件,所述安装架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左右并排的第二夹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平行并排;所述第二通孔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平行并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调节座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所述调节座的缺口。

4.一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该上料机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上料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移动的XYZ轴平移机构,以及用于运送料盘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架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上端水平设置有多个延伸部,多个所述延伸部均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与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均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水平设置且低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表面;所述上料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升降台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装配到位时,两个所述升降台与多个所述延伸部相近端之间的间隙形成容置空间,料盘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架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壁上,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伸入料盘中防止料盘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竖直设置,所述XYZ轴平移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旋转机构上下移动的Z轴平移组件、驱动所述Z轴平移组件前后移动的Y轴平移组件,以及驱动所述Y轴平移组件左右移动的X轴平移组件;所述X轴平移组件、Y轴平移组件和Z轴平移组件均为直线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为电机,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输送机构为倍速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调节座、水平设置的安装架,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下端的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调节座背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紧固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呈条状且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夹持件,所述安装架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左右并排的第二夹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平行并排;所述第二通孔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平行并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调节座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所述调节座的缺口。

4.一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该上料机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夹爪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上料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移动的xyz轴平移机构,以及用于运送料盘的输送机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初陈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双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