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52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织袜机,包括针筒,针筒的外圆周布置有若干织针,整体的中部外围设有选针器;针筒的上方外围有中钢圈,各种零部件沿针筒布置在中钢圈上;中钢圈上布置有左棱角与橡筋剪刀,选针器中包括与橡筋编织配合使用的第一选针器,左棱角与橡筋剪刀分别布置在橡筋剪刀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选针器的最高点与左棱角的中心点相位差不超过35<supgt;0</supgt;;第一选针器的最高点与橡筋剪刀的最低点相位差不超过40<supgt;0</supgt;。本技术缩小了橡筋剪刀、左棱角与第一选针器之间的相位角,从而橡筋剪刀的位置更靠近针筒口,即同时缩短了橡筋剪刀与圆心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剪断后的橡筋纱更短,不会露出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针织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织袜机


技术介绍

1、织袜机是常用的针织机械,用于将纱线编织为袜子,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筒状的针筒,针筒外圆周面上布置有若干织针,通过织针的运动将纱线编织成线圈,直至成为完整的袜子。针筒的上方外围有中钢圈,各种零部件沿针筒布置在中钢圈上,在需要的时候与织针或纱线配合,作用于纱线上,作出各种编织动作。同时,在针筒的中部及下部的外围,也有各种配合织针动作的零部件,例如选针器等。

2、几乎在编织所有袜子的过程中,均需要用到橡筋纱,橡筋纱是一种俗称,一般指裸氨纶或氨纶包覆纱,它因为具有较高的弹性,而用于编织袜子的筒口等处。织袜机上需要设置专门的橡筋剪刀,以在两次编织之间截断橡筋纱。橡筋剪刀设置在针筒上方的中钢圈上。

3、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橡筋纱的线头会露出袜面,体现在最终产品上,即袜子表面有多余的线头。申请人研究发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橡筋剪刀的位置距筒口较远,从而遗留了较长的线头。然而,单纯地将橡筋剪刀靠近筒口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橡筋剪刀只能设置在橡筋纱经过的路径上,或该路径附近,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对中钢圈等整体布置作出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袜机,能降低橡筋纱的线头长度。

2、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织袜机,包括针筒,针筒的外圆周布置有若干织针,整体的中部外围设有选针器;针筒的上方外围有中钢圈,零部件沿针筒布置在中钢圈上;其特征在于:中钢圈上布置有左棱角与橡筋剪刀,选针器中包括与橡筋编织配合使用的第一选针器,左棱角与橡筋剪刀分别布置在橡筋剪刀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选针器的最高点与左棱角的中心点相位差不超过35°;第一选针器的最高点与橡筋剪刀的最低点相位差不超过40°。

3、由于袜机中,各零部件都是环绕圆形的针筒布置的,因此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可用它们的相位角或相位差来表示。如两个位置的相位差为30°,则意味着这两个位置与圆心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为30°。这种表达方法不受针筒半径的影响,且在不同高度上排列的部件,均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示。

4、本技术缩小了橡筋剪刀、左棱角与第一选针器之间的相位角,从而可以,也必须将橡筋剪刀的位置更靠近针筒口,即同时缩短了橡筋剪刀与圆心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剪断后的橡筋纱更短,不会露出袜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袜机,包括针筒,针筒的外圆周布置有若干织针,整体的中部外围设有选针器;针筒的上方外围有中钢圈,零部件沿针筒布置在中钢圈上;其特征在于:中钢圈上布置有左棱角与橡筋剪刀,选针器中包括与橡筋编织配合使用的第一选针器,左棱角与橡筋剪刀分别布置在橡筋剪刀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选针器的最高点与左棱角的中心点相位差不超过35°;第一选针器的最高点与橡筋剪刀的最低点相位差不超过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袜机,包括针筒,针筒的外圆周布置有若干织针,整体的中部外围设有选针器;针筒的上方外围有中钢圈,零部件沿针筒布置在中钢圈上;其特征在于:中钢圈上布置有左棱角与橡筋剪刀,选针器中包括与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伟焕赵小涛黄傅丽方忠理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焕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