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35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1
本技术提供了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属于锚杆支护结构领域,其包括:隧道;锚杆支护组件;所述锚杆支护组件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壁的竖直钻孔和多个水平钻孔,所述竖直钻孔和多个水平钻孔内均安装有锚杆,所述隧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锚杆与弧形支撑板外壁相抵,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弧形支撑板内壁的两个短杆,两个所述短杆相对的一面均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外壁为矩形的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本技术设置垂直和水平的锚杆以及配合弧形支撑板可以对隧道更加稳定的支撑,不易出现锚杆失效引发隧道坍塌的情况,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锚杆支护结构,尤其涉及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层状围岩隧道开挖后的锚杆支护多沿隧道轮廓线径向布置,而且在隧道横断面上左右对称布置。然而,若锚杆均径向布置,则会导致部分锚杆与岩体层面平行或交角太小,锚固效果较差,锚杆的组合拱作用效果不好;另外由于陡倾层状围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隧道开挖后往往在岩层顺倾的一侧容易发生顺层滑移破坏,而岩层反倾的一侧稳定性较好,左右对称布置的锚杆结构不适应该类隧道围岩的破坏机制,这种均一化的锚杆结构不仅经济性不好,甚至可能导致锚杆失效引发隧道坍塌。因此,有必要针对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地质特征和破坏机制,开发针对性更强的锚杆支护结构,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包括:

3、隧道;

4、锚杆支护组件;所述锚杆支护组件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壁的竖直钻孔和多个水平钻孔,所述竖直钻孔和多个水平钻孔内均安装有锚杆,所述隧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锚杆与弧形支撑板外壁相抵,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

5、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钻孔位于隧道的上端中部。

6、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水平钻孔在隧道的两侧对称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撑板通过多个铆钉固定在隧道的内壁。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弧形支撑板内壁的两个短杆,两个所述短杆相对的一面均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外壁为矩形的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通过把手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设置垂直和水平的锚杆以及配合弧形支撑板可以对隧道更加稳定的支撑,不易出现锚杆失效引发隧道坍塌的情况,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倾小交角层状围岩隧道的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聪楠陈俊桥袁佳王志广罗劼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起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